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台灣不需要工業4.0,巨型工廠將逐步消失
by 吳俊逸 2016-05-10 00:08:26, 回應(0), 人氣(1481)

資料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464

不少國家在發展工業4.0的當下,曾任鴻海集團的富士康國際控股(FIH)行政總裁、兩岸科技圈大腕程天縱,他說:台灣不需要工業4.0。這是一句實話,還是另有解讀?而什麼又是適合台灣發展的路數?

程天縱,一個台灣人都熟悉的名字,自FIH退休後開啟他的第二人生,變身為替創業者解惑、找資源的當紅創業導師。中國政府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另一方面,在發表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往創新和智慧製造兩頭進攻。但程天縱直言:「創客是小批量生產,工業4.0是大量製造,這兩個口號其實是矛盾的!」同時「我也不認為工業4.0適合台灣。」

先回到工業4.0這件事,在德國於2011年率先於漢諾威展(CeBIT)提出以虛實整合、將製造技術、IT技術結合網際網路為核心理念的工業進化論後,其他國一呼百應,不落人後推出類似的國家級政策,因此台灣有了生產力4.0,中國有了中國製造2025。

為什麼各經濟強權國家都在拚工業4.0,背後代表的其實是話語權的角力,一個領先者希望建立起他人只能追隨的策略。

有一個故事或許大家都聽過,蘋果iPhone率先採用金屬機殼,不僅讓消費者讚嘆工藝之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產業意義,就是蘋果改變了手機材料的生態圈,蘋果的金屬機殼是用大量的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CNC)銑出來的,當iPhone採用了金屬機殼後,也在網站上公布它的製程,但在蘋果公佈之前,他把全球CNC未來三年的產能全訂光,其他手機廠就算想跟進,短期也沒辦法有多餘產能可以供貨,另外,蘋果建立了金屬就是美的標準,塑膠機殼手機立刻顯得沒有質感,這就是產業的領導者希望追隨者都要遵守他的遊戲規格,「只要所有的條件一樣,第一永遠第一、第二永遠第二」程天縱說。

而工業4.0亦是如此。德國希望透過工業4.0,讓相關業者可以追隨,以持續維持其工業強國的優勢,但美國、中國怎可願意點頭。

先了解製造類型

生產方法依照數量、產品類型的差異大略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作坊生產(Job Shop),一個師傅從頭做到尾把產品生出來,現在的創客就是這種概念。當數量增加後,開始轉用批量生產(Batch Process),一個工作站做完後移到下一個工作站繼續加工。數量再增加,就進入第三種—裝配線(Assembly Line)。數量再大,就變成第四種—流水線(Continuous Flow)。每一種都有各自的自動化、連網的方法,不是一個工業4.0全部解決。

去年9月程天縱到奧地利薩爾斯堡參加物聯網論壇,同時參觀了一家生產大型起重機的百年公司,在做最後組裝時,白班只有19位員工執行工作,但這家公司向大家介紹了他們的工業4.0、無人搬運車的投資計畫,程天縱詢問:你們一天要上物料幾次?答案是兩天一次。「你花幾百萬歐元,只為了這些,那就是不實際」。另外,外界較不熟悉的飛機製造,「飛機從開始生產到完成就在原地就沒動過,這怎麼工業4.0?」

原來,滿天喧嘩背後值得深思的是:「不是所有產品、數量都用工業4.0生產,它並非萬能丹,應該要看產品性質及數量來決定」程天縱直言。

台灣為何不適合?

台灣過去以製造聞名,儘管工廠西移中國,但工廠管理、製程品質的know-how一直是台灣的強項,既然工業4.0是要讓生產智慧化,提升效率又能及時掌握品質及庫存,那不正是台灣需要的嗎?程天縱卻有不同觀點。

工業4.0代表什麼呢?,一是我們自己的製造是否要變成工業4.0?二是在工業4.0裡面,我們可以有多少商機? 「從這兩方面來看,都不是台灣的菜!」

他進一步解釋,工業4.0是從最終端的銷售通路、客戶訂單一路連線到工廠製造,但台灣製造現以代工為主,只做製造,互聯網很弱,而且沒有品牌就沒有掌握通路,那是在客戶手上,但在工業4.0的架構中,台灣缺了很多塊,所以不論是鴻海、和碩或廣達等代工廠,要升級到工業4.0沒什麼意義,因為你接觸不到前端的通路。

那生產設備業者至少可以分杯羹吧?「台灣CNC、機械加工確實很不錯,但我們不是工業4.0產業鏈的龍頭,只能依照人家的要求、定義做創新,能做的只是小創新,而非大突破」。

除了台灣,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更是積極推動工業4.0,但創客走的是小批量生產路線,工業4.0是大投資、適合大量製造,因此被程天縱視為是矛盾,不論是新創公司還是大中小企業,「最重要是產品,沒有產品談工業4.0都是假的。」

巨型工廠將消失?

先前台灣陷入紅色供應鏈的低潮,過去的競爭優勢點滴消逝,但他認為,這是擋不住的趨勢,未來可能還會變成「咖啡色供應鏈」,因為當中國人口紅利不再、低廉成本已逝,企業陸續開始轉到印度、印尼設廠,甚至再過20年,遷移到非洲,就換「黑色供應鏈」崛起。既然是不可擋的趨勢,重點就看台灣如何因應。

他大膽預言:「巨型工廠將慢慢瓦解」,「台灣適合的是小型產線」,因為「Everything becomes desktop」。回顧一下歷史,當電腦變成DT就走入了千家萬戶,現在不少3D列印機、雷射切割機也變成desktop(指小型家用的機種),連機器手臂也開始有desktop版,美國Maker圈有人展示小型的CNC,這些發展出來,代表你的生產線可以微型化、模組化、連接化,小型生產線將蓬勃而生,就很適合創客使用,這也是台灣的機會。

其實,認為巨型工廠不再適合台灣的並非程天縱一人,數年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就曾表示,台灣不需要再多一家鴻海或和碩,應該多元化發展,台灣不必樣樣都朝超大規模(Mega-Scale)發展,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要發展成「巨獸」,為什麼不把一個技術、產品做到精緻化,或是發展成具備利基的中小型公司。因此和碩內部多年前就啟動多角化經營,希望減少電子產品的比例。

台灣不能永遠依靠供應鏈優勢

近期IT圈大新聞,莫過於英特爾宣布全球裁撤10%人力,也就是說,1.2萬人將失業,一個個產業巨擘不敵來得又猛又快的新浪潮,儘管英特爾還未到諾基亞、摩托羅拉倒下的悲劇,但仍讓人震撼。

程天縱說得直白,台灣供應鏈不能永遠依靠供應鏈,未來產品跟高科技趨勢會改變供應鏈,能做的就是把握機會,首先,一定要思考下一個大產品(Next Big Product)是什麼,供應鏈要跟著佈局,台灣向來供應鏈有個陋習—只抓大放小,導致風險很高,大客戶一完蛋就死,心態必須改變,支持小創業,不能全押在服務最大客戶上。此外,供應鏈也要想辦法走向產品,比較可惜的是台灣缺少產品火車頭,如果有兩三個火車頭帶動,就不必只能跟著人家走。

儘管從產業大企業退下,程天縱不減其熱情,而是將時間和豐富的知識、經驗轉移到協助創業者跟創客身上,對台灣仍有期許,「工業4.0,我們不必盲目跟隨,台灣要走小型化、更有彈性的desktop生產,物聯網時代的產品有95%沒有被發明出來,應該由眾多的小型生產線加速它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