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Visa 可分為:
- O-1A:在科學,教育,商業,或競技有非凡能力的傑出人士
- O-1B:在藝術,電影電視行業有非凡能力的傑出人士
- O-2:O-1簽證持有人的隨從及助理人員
- O-3:O-1/O-2簽證持有人的配偶及未滿21歲的子女
O-1傑出人才簽證是一種非移民簽證,獲得者通常是科學,藝術,教育,商業,體育界,電影電視業的傑出人士。有效期為三年,到期後可以申請延期。和H1B一樣的是,O-1也必須由雇主遞交申請,僱員是受益人。
O-1簽證可以隨時申請,獲批生效後就可以馬上開始工作。而H-1B有名額限制、需抽籤申請,且每年從4月1日開始,批准後,需等到當年10月1日生效後才能開始以H-1B身份工作。
O-1簽證在美停留的期限也是三年, 但三年後只要能證明出於工作原因需要繼續停留, 就可以無限次申請延期, 每次延期時長不能超過一年。
O-1和H-1B的配偶及未滿21歲的子女都可以申請隨行簽證赴美,O-1的配偶及未滿21歲的子女申請的是O-3簽證。而H-1持有者的配偶及未滿21歲的子女申請的是H-4簽證。
與H1B不同的是,O-1簽證側重在某領域中具有相對強的研究能力,突出貢獻或較高的知名度,沒有名額限制。
由於我是透過 O-1A 申請通過的,以下將以 O-1A 的申請進一步說明,O-1A申請者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任意三條:
- 獲得國內或國際公認的獎項或獎金
- 是你從事的領域高級專業協會的會員
- 在專業或學術的刊物上發表過作品,或者媒體對你的成就有所報導
- 擔任過所從事行業的裁判或評審 (Peer Reviewer)
- 在所從事的領域有過創造性或特殊的貢獻 (Original Contributions)
- 有學術性的報告或著作 (Scholarly Publications)
- 在著名、聲譽高的組織或機構擔任過重要職務
- 由於優秀的才能和貢獻而獲得高薪 (High Salary)
而我的 O-1A 是透過第4, 5, 6, 8項進行申請的,我是工科博士,業界工作十年後,申請的工作為 Data Scientist,提供專利,期刊,書籍著作等相關資料,搭配以下文件申請。而申請時程從 8月中 Kick off,9月中 Company offer confirmation,10/25 送件 USCIS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 (United State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11/10 Approval,審查的時間不會很久,但資料準備很花時間,時間供大家參考。
接著是最重要的申請文件,推薦函與佐證資料準備,我跟律師準備了兩百多頁的文件,如下,並包含費用 I-129 $460 USD 與 I-907 $2,500 USD:
- I-907 與 I-129 Form
- 個人護照, I-94, J-1
- Company 10-K Form 公司財報
- Employment offer letter
- 個人履歷,畢業證書,成績單,相關證書
- 專利資料 Google Patent
- 推薦函 I:Dependent Recommender (前東家)
- 推薦函 II:Dependent Recommender (指導教授)
- 推薦函 III:Independent Recommender (友人,大學教授)
- 推薦函 IV:Dependent Recommender (博士後主管)
- 推薦函 V:Independent Recommender (友人,大學教授)
- 推薦函 VI:Independent Recommender (友人,期刊編輯)
- 推薦函 VII:Independent Recommender (公司VP)
- Personal Reward
- Journal and Conference Paper
- Google Scholar (Total Citation: 392, Top Citation is 174)
- Paper Review (提供邀請函與感謝函佐證)
- Salary Information
說明一下推薦函,不要一版多用,需要根據每個推薦人說明你跟他之間的關係,主要分為Dependent Recommender與Independent Recommender,差別在於「推薦人是否跟你有合作或其他利益關係,或是同一個時期在同一個單位待過」,如果有的話那就是 Dependent (基本上就是你的指導教授或是你合作過的長官),反之則是Independent (這因人而異,建議找尋領域專家,期刊主編,學校教授等),而最終準備了七封推薦函進行申請。
雖然O 簽證是隨到隨審,但主要根據你過往的經歷與準備資料的快慢而異,上述推薦函是最難掌控時間的,平時的人脈建立是很必要的。然後,剩下的項目都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就看個人造化,但我還是說明幾點:
- Journal Papers
建立自己的Google Scholar很重要,https://scholar.google.com/,Top Citation 最好能超過150 CITED,如果有第二參考源,像是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 可以提供不同的數據作證。
- Peer Review
平時就要幫忙Review Paper (積功德),並且要記得留下紀錄,邀請信,審稿回覆信,感謝信函等。審稿期刊也不要都在同一個,盡可能的多元一點,當然期刊的威望越高,越有助於申請。
- Patents 專利申請 & Books 專書著作 & Awards 得獎事蹟
這部分很像申請教職,如有專利申請,有核准+持續有效的專利有加分。個人著作與得獎事蹟可以提供,跟申請的工作職務/公司產業領域相同佳,但都要有英文的相關資訊,如果只有中文,就需要請公證人協助。
小結:申請O 簽證,雖然是一個選項 (隨到隨審),但平時的基本功需要累積,上述是自己的經驗分享,期望在申請的路上讓各位有更多的資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