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位置: 吳俊逸 > Patent
如何用智慧保護企業?中外專家開出四解方
by 吳俊逸 2016-04-16 00:53:43, 回應(0), 人氣(844)

「2015年台灣國人申請發明專利件數下滑1萬7282件,年減9.3%,並是連續第三年下滑,」經濟部智慧局局長王美花說,專利其實代表一個國家的創新研發能力,及企業防禦能力,但為什麼國人申請專利持續下滑? 調查發現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因自2014年整體景氣下滑,台灣產業在其他國家設廠,在資源有限及外銷導向下,業者決定不在國內申請專利。」王美花指出,有的企業更表明的說: 「我又不會告台灣自己的廠商,因此不需在台灣申請專利。」也有的企業指出,發明只是小改進,一旦申請專利將曝光發明,造成競爭者學習後成為敵手,可能令企業的獲利減少,因此不申請。


第二個原因是我國的申請專利王鴻海改變專利布局策略,以「專利貨幣化」出發,挑選申請的專利以可成為實質財產為主,申請專利已重質不重量,使得鴻海申請量近年急降,影響整體專利申請數量。

根據智慧局的統計,鴻海精密2015年發明專利僅申請596件,較前年的1081件,大幅減少485件,減幅為45%,申請量已連5年衰退。


為了替台灣企業把脈,工研院與全球智財慧財產專業雜誌IAM (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共同主辦國際智財商業論壇 (IPBC Taiwan),全球超過200名最具智慧財產權專家,首次來台為國內企業量身分析,為台灣企業開出四帖藥方。


工研院技轉中心主任王鵬瑜指出,過去台灣僅被動的將智慧財產當作訴訟的防禦,此次工研院直接以行動協助台灣企業,特別爭取IPBC論壇來台舉行,除了可以創造智權實際合作商機,並提升台灣智財地位,強化台灣企業專利智財的運用及流通,以鼓勵企業積極申請專利。專家學者們共同開出四帖藥方:


第一、工研院王鵬瑜表示,為協助國內企業活化智財專利,工研院推動專利地圖與布局即早掌握投入研發,以發展產業關鍵智財技術商業化,協助企業搶占未來發展先機,建構更完整強大的智財營運環境。


第二、三星電子前智財副總裁金澤申指出,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很少專利該怎麼辦? 他曾擔任韓國中小企業顧問時,一家企業面臨專利訴訟,但既沒有任何專利,也沒有任何資源可以交換下,「你們有什麼? 」業者說: 「我們有好技術。」最後就用技術來交換。他建議資源少的中小企業要找出自己最強的地方來談判。面臨專利訟訴,先檢視自己手中的專利組合,找對方需要的關鍵技術,當做談判籌碼。


第三、IBM亞太地區智慧財產授權部門主管Steve Joroff建議,「從自己的專利找到對方要的專利技術,就可以談交叉授權,或是直接降低權利金,有時權利金降幅是出乎意外的大。」


第四、由Google專利律師Jame Maccoun建議,他認為台灣政府可介入,幫助台灣中小企業打團體戰,一同面對競爭。他舉例,一般商業上有要求被授權方簽下保密協定的慣例,只是一旦被授權方簽下保密協定,未來面對官司時將非常不利。因此他建議,政府可採取對授權方設定某些監督機制,以保護台灣的中小企業。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767#sthash.yeTVygS1.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