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全球雲端指數預測 至2019年雲端流量將成長4倍
by 吳俊逸 2015-11-09 09:13:46, 回應(0), 人氣(1037)
個人雲端儲存、公有雲服務、更密集的私有雲工作負載量和萬物互聯
將成為全球雲端產業快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2015年11月6日,台灣訊】思科發佈最新思科全球雲端指數(Cisco® Global Cloud Index, 2014-2019),預測至2019年,全球雲端流量將增長超過4倍,從目前2.1 ZB增加到8.6 ZB,同時全球數據中心流量預計將增長至3倍,從3.4 ZB增加到10.4 ZB。目前有許多加速雲端流量成長和驅動雲端服務轉型的因素,包括行動裝置普及化以帶動個人雲端需求、快速普及的企業公有雲服務、以及持續提升的私有雲虛擬化程度,導致雲端工作負載的密度持續升高。另外,機器對機器(M2M)的連結成長也可能推動未來雲端流量。

思科服務供應行銷副總裁Doug Webster表示:「思科全球雲端指數顯示,雲端應用正從地區性的趨勢轉變成全球主流解決方案,未來5年,全球各地區雲端流量預計將成長30%以上。企業和政府機構正從測試雲端環境的階段,逐漸將關鍵任務的工作負載量移至雲端上。同時,消費者期望可隨時依其需求,獲得所需的內容和服務,這也為雲端營運商創造巨大的商機,讓他們在通訊業生態系統中擔任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除了快速成長的雲端流量,思科預測萬物互聯(IoE)因串聯了人員、流程、資料及事物,將對數據中心和雲端流量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廣泛的萬物互聯應用產出巨量的資料,預估至2019年,將會達到全年507.5 ZB(每月42.3 ZB),比原本預測的2019年數據中心流量(10.4 ZB)多出49倍。目前只有少部分的內容是儲存於數據中心內,但這會隨著應用需求和巨量資料分析使用的演進而有所改變,以分析收集來的資料做出策略決策。

目前位於終端設備上的資料,有73%儲存在PC上,預估至2019年,大部份的儲存資料將轉移至非PC設備上,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M2M模組等,約佔51%。隨著儲存資料量的增加,思科預測消費者對雲端儲存的需求和使用會越來越多。至2019年,有55%家用網路用戶將使用個人雲端儲存,比2014年的42%成長率更為顯著。舉例來說,至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流量將會達到全年201 EB,預計將會超過儲存在其他終端設備上的資料量(全年179 EB),使消費用戶必須透過雲端取得更大的儲存容量。

思科全球雲端指的關鍵摘要與單位計算方式:

全球數據中心和雲端流量
• 雲端流量是數據中心流量的一部分,從雲端服務裡產生,並透過網路存取可擴展的虛擬化雲端數據中心,而數據中心總流量包括存在於數據中心的流量、「數據中心對使用者」及「數據中心對數據中心」的所有流量。
• 至2019年底,全球年度數據中心IP流量將達到10.4 ZB,與2014全年的3.4 ZB相比,有顯著成長。
• 至2019年底,全球年度雲端流量將成長4倍以上,達到8.6 ZB(每月719 EB),比2014全年的2.1 ZB(每月176 EB)相比,有大幅成長,並預計將占2019年數據中心總流量的四分之三以上(83%)。
• 預計SDN和NFV等新技術將精簡數據中心的流量,可望使最高階的數據中心主流量降至全年10.4 ZB以下,低階的數據中心則可望承載超過全年40 ZB的流量。
• 按地區而言,至2019年,北美地區將會產生最高的雲端流量(3.6 ZB),其次是亞太地區(2.3 ZB)和西歐地區(1.5 ZB)。
• 按地區而言,至2019年,北美地區也將會產生最高的數據中心流量(4.5 ZB);其次是亞太地區(2.7 ZB)和西歐地區(1.8 ZB)。

具體而言,10.4 ZB相當於:
• 144兆小時的音樂流量
    o  在2019年,相當於為全球人口*連續傳送約26個月的音樂流量
• 26兆小時的商務視訊會議
   o 在2019年,相當於每天為全球的工作人口召開約21小時的網路會議
• 6.8兆部的線上高解析度(HD)電影
   o  在2019年,相當於每天為全球人口傳送約2.4小時的高解析度電影
• 1.2兆小時的超高解析度(UHD)影音串流
   o  在2019年,相當於每天為全球人口傳送約25分鐘的超高解析度影音
   o  在2019年,相當於每天為每個家庭傳送約1.4小時的超高解析度影音串流(2019年全球將有22億個家庭)

* 預計至2019年,全球人口數將達到76億人(資料來源:聯合國)

消費用戶雲端儲存
• 至2019年,55%(超過20億用戶)的網路消費人口將使用個人雲端儲存,與2014年的42%(11億用戶)相比,有顯著成長。
• 至2019年,每個用戶的雲端儲存流量將每月達到1.6GB,與2014年每月992MB相比,有大幅成長。
• 目前位於終端設備上的資料,有73%儲存在PC上,預估至2019年,大部份的資料將轉移至非PC設備上,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M2M模組等,約佔51%。
• 隨著持續增加的儲存資料量,思科預測消費用戶對雲端儲存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舉例來說,至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流量將達到全年201 EB,預計將超過儲存在其他設備上的資料量(全年179 EB),使消費用戶必須透過雲端獲取更大的儲存容量。

數據中心虛擬化
• 2014年至2019年,數據中心的總工作負載量將增加2倍以上,然而同期的雲端工作負載量則會成長3倍以上。
• 2014年雲端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密度(即每台伺服器的工作負載量)為5.1,至2019年,將增加至8.4;相較之下,2014年傳統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密度為2.0,至2019年,僅成長至3.2。

萬物互聯下產生的資料量
• 至2019年,全球萬物互聯所產生的資料將達到全年507.5 ZB(每月42.3 ZB),與2014全年的134.5 ZB(每月11.2 ZB)相比,有顯著成長。
• 至2019年,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智慧城市,每天可產生1.8億GB的資料。

私有雲與公有雲的成長數據比較
公有雲透過公共網路傳送雲端服務,而私有雲僅為單一組織營運。兩者相比,公有雲工作負載量的成長速度更快。然而,從以5年為單位的預測報告來看,私有雲虛擬化的程度將超越公有雲。隨著現今企業越來越關注與IT專業資源相關的預算運用及更多的靈活運用需求,未來公有雲被採用的比例將增加。全球雲端指數預測:

• 2014至2019年,公有雲工作負載量將達到44%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但私有雲僅達到16%。
• 至2019年,將有56%的雲端工作負載量儲存於公有雲數據中心,相較於2014年的30%,其成長相當顯著。(2014至2019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44%。)
• 至2019年,將有44%的雲端工作負載量儲存於私有雲數據中心,相較於2014年的70%則是大幅降低。(2014至2019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16%)

全球雲端工作負載量
至2019年,無論是在公有雲或私有雲的工作負載量上,軟體即服務(SaaS)將成為最受歡迎且被廣泛採用的服務模式。
• 至2019年,有59%的雲端工作負載量將會是軟體即服務(SaaS),與2014年的45%相比,成長顯著。
• 至2019年,有30%的雲端工作負載量將會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與2014年的42%相比,降低許多。
• 至2019年,有11%的雲端工作負載量將會是平台即服務(PaaS),與2014年的13%相比,則略為下降。

全球雲端就緒情況
為評估雲端就緒情況,思科分析超過150個國家及地區的固網與行動網路,包括上傳/下載速度的平均值、中間值及延遲時間(Latency)。
• 今年有81個國家的行動網路達到單一高階應用就緒標準;相較於去年只有21個國家,有大幅成長。
• 今年有119個國家的固網達到單一高階應用就緒標準;相較去年的109個國家,略微增加。
• 基礎雲端應用需求:下載速度最高達750 kbps、上傳速度最高達250 kbps、延遲時間達160 ms以上。
• 中階雲端應用需求:
下載速度:751-2,500 kbps,上傳速度:251-1,000 kbps,延遲時間:159-100 ms。
• 高階雲端應用需求:
下載速度:高於2,500 kbps,上傳速度:高於1,000 kbps,延遲時間:少於10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