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資料分析全球商機龐大 資料視覺化好紅
by 吳俊逸 2015-11-05 14:09:08, 回應(0), 人氣(1827)

Tableau衝第一 估值衝60億美元

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一度被視為跟圓餅圖投影片沒什麼兩樣,但現在卻是個蓬勃發展、自成一格的產業,因為有愈來愈多企業組織認為資料視覺化可將大量資料轉化為可用的資訊。

自從人類數千年前首次發展更複雜的導航設備並開始探索遠方土地時,資料視覺化就已經存在。當時人們把地域資訊與地標等原始資料轉化為容易閱讀的地圖。

不過,今日不用再像古代製圖一樣,用手謄寫細節,而是改用巨型伺服器,來儲存由幾乎所有業務部門與研究所產生的大量資訊。



以一家生產穿戴裝置的公司為例,從數千名使用者使用該公司裝置連結手機與網路所產生的資料,可用來分辨這些使用者的喜好。這些資料全部蒐集起來後,可輸入一個資料視覺化的平台,把基本上無意義的數據轉成有意義的統計數據和模型,例如附有時間曲線圖,呈現出使用者最多的時間點。

即使企業已開始利用資料視覺化的好處,但實際轉化成有用的視覺趨勢分析的資料數量,仍只是冰山一角。

思科公司(Cisco)稍早預測,今年將步入階位元組(zettabyte,ZB)時代,網路產生的資料量達1ZB(10億TB)。

研究機構IDC的報告發現,在這麼龐大的資料中,大約有23%的資料可被分析。然而,僅有3%的全球資料被實際擷取,而其中又僅有0.5%獲得分析,而這0.5%資料中的大多數也沒有進入資料視覺化平台,轉成有用資訊。

已有眼尖的企業看準這個商機。Tableau是一家走在運用資料視覺化曲線最前端的企業,今年初時公司估值已達60億美元,並且已開始設立海外辦公室。

報系資料照

分享

Tableau去年9月新創100個職位為客戶提供服務,這些客戶會要求把他們的資料轉成較易於理解、可分享的圖表與地圖。例如近期的例子是世界盃橄欖球賽(Rugby World Cup),觀察每個參與國的體育資料就絕對是珍寶。

Tableau認為,每個人都有必要變成資料專家,能輕而易舉處理資料。因此,Tableau等公司正開始推出免費版軟體,讓沒有資料科技背景的人能運用自己的試算表或其他資料檔案,進行資料視覺化的應用。

當然,資料視覺化並非全都是要分析大量資料以創造圖表與地圖,有時只是要獲得少量資料,像是在一份報告中能發現什麼重點,然後把這些重點利用藝術形式呈現,令人更容易理解。

例如愛爾蘭公司Think Visual能靠著畫家團隊,將一場研討會中的演說內容以創意方式簡潔摘要。在網站Siliconrepublic.com上可見到該公司的作品,以簡單易懂的卡通形式,呈現英特爾物聯網事業副總裁莫以納(Philip Moynagh)談論物聯網科技的內容。

品牌行銷 看見五大效果

隨著傳統廣告效益遞減,和社群媒體的興起,更多品牌轉向內容行銷,企業扮演起出版者的角色,推出網路新聞編輯室、播客(podcast)和其他形式的品牌內容,以持續在顧客眼前呈現自家的品牌、觀點和價值主張。

然而,即使企業擁抱內容創造者的新角色,大致上卻仍忽略數據新聞(data journalism)的趨勢。這種新興的報導形式運用愈來愈多的數據組與數據分析工具,以視覺化或互動應用的方式,來呈現報導內容。

報系資料照

分享

英國衛報、紐約時報等媒體紛紛大舉投資數據新聞,因為他們察覺「巨量資料」(big data,又稱「大數據」)提供挖掘新角度、並用引人入勝方式說故事的機會。

同樣重要的是,數據導向的新聞報導能產生媒體夢寐以求的吸引力:新穎的資料與資訊圖表(infographics)在推特、臉書等社群平台上廣為流傳,正是因為能以簡潔、吸睛、悅目的方式報導新聞。

資訊圖表已成為企業公關人員對外溝通的常用工具,但真正用原始資料進行資料視覺化的應用實例少之又少。

Pinterest上可見許多企業資訊圖表,但基本上只是美觀的部落格文章,稱不上能述說原創報導的資料視覺化應用。

這很可惜,因為現在企業可得的資訊更勝以往,大可用來作為上等的行銷工具,許多業者卻將這些資訊看作機密,只用於內部決策。

哈佛商業評論指出,若企業運用巨量資料視覺化分析來進行內容行銷,將有以下五大優點:

一、提高企業網站流量

資訊圖表是最可能在社群網站分享的內容型態,因此將資料視覺化,提供讀者實質價值,是企業傳播構想與訊息的絕佳方式,更能提高企業官方網站的流量。

二、提供有價值數據

網路上多數內容令人不敢恭維。不論是想建立個人品牌的部落格文章,或天天更新資訊的企業網站,多數都淪於文字堆砌。若能分享新鮮、正確、相關的數據,可提供讀者真正有價值的內容。

三、建立企業權威

若企業能分享、呈現與分析數據,就可能樹立自家品牌成為某個領域的權威,若數據從未被分享過更好。企業可能因此吸引媒體注意而獲得專訪機會。不過,重點是企業提出的數據分析須能凸顯自身專業技術。

四、促進學習

很多企業已運用數據作為內部決策依據,若能外對釋出部分數據,其他人進而提出自己的圖表與分析,企業可能因此發現從未想過的洞見。

五、增加透明度

消費者愈來愈在乎企業如何蒐集、運用他們的個資,企業可透過數據導向的內容讓消費者了解此事,這種透明度能建立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感。

附件:
1. DV1.JPG (53 KB)
2. DV2.JPG (6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