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位置: 吳俊逸 > Patent
穿戴式裝置在醫療上的新應用
by 吳俊逸 2015-08-03 23:14:40, 回應(0), 人氣(1816)

先看一下,目前世界有什麼趨勢。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出生率低,根據統計近年來世界生育率持續下降,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下降趨勢明顯,歐洲鼓勵生育有一定效果,如俄羅斯、瑞士等國有明顯的提升,於維基百科的全球生育率統計中,東亞國家之生育率更是相當的低(如表一所示)。基本上,倒數前五名都在東亞,分別是新加坡、澳門、中華民國、香港與韓國;顯見未來人口減少幾乎是必然的趨勢。

表一、全球生育率前五低的國家

全球出生率排名

國家

2014年出生率

220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9/Flag_of_South_Korea.svg/22px-Flag_of_South_Korea.svg.png韓國

1.25

221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b/Flag_of_Hong_Kong.svg/22px-Flag_of_Hong_Kong.svg.png香港

1.17

222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2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中華民國 (Taiwan)

1.11

223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3/Flag_of_Macau.svg/22px-Flag_of_Macau.svg.png澳門

0.93

224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8/Flag_of_Singapore.svg/22px-Flag_of_Singapore.svg.png新加坡

0.80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出生率既然低下,醫療技術水平隨著時間發展,顯然是會越來越好,在沒有新出生人口出現的情形下,未來的世界整體可勞動人口的減少與老年人口的增加,似乎便成了不可避免的趨勢。如圖一所示,工作年齡人口數量與比例似乎有相當明顯的走低趨勢,無怪乎市場調查機構會開始認為,未來醫療行業的流行趨勢是「穿戴式裝置加上DIY醫療」了。筆者看來,只要是可以有關於把「人力」的角色替代的產業,未來應該形勢大好,例如:機器人、無人車、穿戴式醫療等等,應該都跟這個趨勢有關。

圖一、我國與主要國家工作年齡人口占比變化 

根據HIS對穿戴式領域的分類,目前穿戴式裝置的應用,主要分為四個領域(如圖二所示):第一部分是健身相關的部分,因應近年來健康觀念的提升,中間似乎有不少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大廠投入,投入廠商如:Nike、adidas等。第二部分是健康照護與醫療相關的部分,也是不少大廠投入,投入廠商如:Abbot、Medtronic等。第三部分是工業與軍事應用相關的部分,投入廠商如:motorola、MicroVision等。第四部份則是娛樂相關的部分,投入廠商如:Sony、Samsung等。

圖二、四大穿戴式應用領域 
 
Source: IHS

而根據另一個市場研究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研究(如圖三所示),也同樣針對同樣的四個領域進行預測,健康照護與醫療相關的部分,其成長幅度果然是四個領域中最大的,顯見穿戴式領域中,有關健康照護與醫療相關的部分會是以後發展的主流戰場。(可參考北美智權報先前文章「智慧手機後另一波科技大戰再起:淺談「穿戴式裝置」

圖三、穿戴式四個終端應用領域趨勢預測 
 
資料來源:www.slideshare.net

觀察以上數據,難怪有86%的醫生會相信:在未來五年內,醫生要管理患者,APP至關重要。如圖四所示,受訪者最常用的四大移動醫療應用程序包括:健康飲食APP(擁護者最多佔23%),飲食/减肥APP(佔18%),運動APP(佔18%),健康信息/教育APP(佔18%)。

圖四、四大移動醫療應用APP所佔比例 
 
資料來源:http://tech.kchmc.com/bdt/201412/4675.html

穿戴式醫療裝置會以什麼樣的型態出現呢?

第一,會有一個裝置收集身體的相關訊息,如:手環、手錶、衣服等等,上面會搭載各式各樣的感測器讀取相關健康訊息,當然也可以搭配其他特定裝置,將身體內部的資訊取出,而無線資訊傳遞方式似乎是一個較佳的選擇,可以傳遞身體訊息資料,卻不影響人的正常作息(請見圖五)。

第二,可能還需要一個平台作為相關資料儲存或中繼的媒介,當然時下流行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似乎是一個當然的候選人,可以運作此類APP,並管理人的健康。

圖五、穿戴式醫療裝置形式 
 
圖片來源:www.slideshare.net

穿戴式裝置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多。最近公開的專利US20150065821(圖六)是2013年Google申請的一項手環發明,剛好與醫療相關,它是利用具磁性的奈米微粒,注射或吞入到人體內,讓這些相當於紅血球千分之1大小的微粒在人體流通時,自動與癌細胞等有害細胞結合,並在流經手腕皮膚下靜脈血管時,將收集來的癌細胞資料,傳送給手環並發光,研究人員將能以不同的燈,來區別患者是否罹癌,以便更快速做出診斷(註1)。

圖六、Google手環專利 
 
圖片來源:USPTO

由圖六這個專利可知,Google大神正打算將穿戴式裝置帶進醫學專業領域,利用手環裝置,內建感應器讓病患即使不在醫院,也能將他們的身體數據回傳給醫生。這樣的產品既使不用在疾病檢測上,也有機會在其他的領域大展身手(例如,血糖測量、肝指數測量、減肥等等)。目前擷取身體健康數據的穿戴裝置,尚存在穩定性與準確性不足之疑慮,相信在Google的加持下,很快就可以有醫療級的水準。

面對未來高齡化的社會產生的醫療需求,相信會有更多專業級的醫療配件陸續問世,將來穿戴式的醫療裝置對病患將會越來越友善,穿戴裝置裝配在身上可能只會像是個裝飾品,不再是那麼笨重甚至累贅,相反的可能讓人「忘了它的存在」;而它所能擷取的資料也將越來越多元,更能提供醫師們做準確的診斷與預測,同時讓未來的生活更加安全。說不定未來真的可以不用出門,在家就可以自己搞定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