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位置: 吳俊逸 > Patent
企業專利管理及布局
by 吳俊逸 2015-06-23 13:11:04, 回應(0), 人氣(1054)

資料來源: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publish-384.htm

先從台灣目前的專利困境來看,台灣在專利方面有許多指數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包括(1) 研究人員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2) 單位人口數的專利申請量、及 (3)美國專利申請量等。然而,在這種「領先全球」的情況下,得到的結果卻是專利入超金額已超過50億美金,甚至正邁向百億美元中。

從以上數據看來,台灣企業重研發、積極申請專利、也擁有許多(美國)專利,但為什麼無法成功的讓專利變為資產,進而從中獲利?相信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專利布局及經營所致。

進一步分析了台灣專利環境在現實中的優點及劣勢,在劣勢的部分,相信台灣很多在中小企業專利或智權部門服務的員工,都應該有深切的共鳴:

(1) 投資者過度追逐短期利益,迫使許多公司的經營管理層無法思考公司的長期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專利投資便成為公司的一種負債。由於專利需要長期投資,因此在面臨財政壓力的情況下,專利的優先程度永遠是排在最後的。

(2) 面對歐美日大廠,台灣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企業,資源與人才相對匱乏;專利投資因此成為很大的負擔。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便會影響到台灣廠商在專利布局上的考量。像台灣廠商申請專利普遍只涵蓋美、中、台三地,而歐美日大廠則會把歐洲、印度等地也會覆蓋。

(3) 由於專利的「價值」沒有標準,加上對此領域認識不深,因此台灣金融機構對於專利資產放貸相當保守,使得台灣的專利缺乏資產流通的途徑,不易變現。從另一個角度看,也使得企業經營者覺得專利是負債而不是資產。

什麼專利才是「好的專利」?這是一個每個研發人員、智權從業人員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一般人對專利的3大迷思:

(1) 好的專利=了不起的技術? 
基本上,技術層次高自然可以取得影響力較大的專利,但因為專利是技利與法律層面結合的產出物,因此,「好的專利=了不起的技術」這個觀念不全然是對的。

(2) 這個專利概念那麼簡單,一定會無效的嘛 (或是「幹嗎要申請」?)
假設一個專利概念隨便找找就一堆前案,或是很早就有人這麼做,就不需要申請專利了嗎?其實也不盡然。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這是一項熱門或是不可或缺的技術,有時候反而在企業專利組合上不可缺少,這時候如何改良及迴避就很重要。

(3) 數大就是美?只要申請得夠多,自然就會產出有用的專利? 
這是一個普遍的迷思,但答案是否定的。試想台灣的企業又不是都像台積電或是鴻海般財力雄厚,如果都是一直追求量,對小企業來說會造成很大的財務壓力。

很多台灣企業的老闆可能都質疑過公司的智權部門,認為他們花那麼多錢申請那麼多專利,究竟有沒有用;而且一天到晚給人家告,空有一大堆專利卻發揮不了功用,既不能授權賺錢又沒有防禦能力……

另外,在傳統專利運作制度下,其價值分布是呈金字塔狀的:

  • 最低層有50%的專利價值少於500美元
  • 頂級10%的專利價值超過12萬美元
  • 頂級1%的專利價值超過120萬美元
「不管技術層次高或低,權利項抓得到對手產品的就是好專利」

主動式三維度專利布局法

為了有效掌握技術、市場及對手狀況,「主動式三維度專利布局法」,三維度分別是:

  • 技術:「技術專利布局」
  • 產品:「產品專利布局」
  • 法規:「法規專利布局」

當這三者各自為政,沒有關聯時,所產出的專利多屬「空包彈」;相反的,當三位一體操作時,產生出來的專利影響力便十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