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52-54講
by 劉月卿 2011-06-20 02:20:09, 回應(0), 人氣(1101)

筆記講次:52-54

. Europe歐洲 變動世紀 (18世紀初)
對歐洲來說,整個十八世紀是個極為變動的時期,包括啟蒙運動、中產階級的崛起。十七世紀宗教運動之後,更進一步的看到世俗化的過程,到了十八世紀,進而考慮到王權合理性,以及絕對的真理到底是該由誰來決定等這類一連串的啟蒙思想,因此而埋下了種子。直到十八世紀晚期看到它開花結果的情形。十八世紀初期,由於許多新觀念及新階級的出現,所以在這個時候已經有新的音樂風格出現,但是以下要介紹的十八世紀初的作家相較於當時來說仍是屬於較舊的時代,我們會談到他們如何在當時因應這個變動的時期,以及他們如何先光大前一個世紀所醞釀形成的音樂風格。

十八世紀早期音樂的一般的風格特徵為:

1.      延續十七世紀各方面音樂的樂種

2. 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前半期的音樂大師如:Vivaldi, 法國的CouperinRameau及日耳曼地區的J. S. Bach Handel

3. 這些大師們的代表作品代表著之前十七世紀的the continuo era(持續低音)時期的最後一代

在這個變動的世紀,人們開始對音樂的品味有所轉變,在十八世紀中期開始對之前的主音樂作品過於浮誇、炫麗及複雜的表達開始反感,在命名上而產生一種貶抑的觀念。

B. 十八世紀政治

1.      法國仍然有當時在歐洲最大的軍隊,但由於過度的浪費,到了十八世紀初期瀕臨了國家破產的地步。

2.      英國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逐漸的走向日不落帝國的版圖

3.      在羅馬帝國的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主要的音樂中心

4.      日耳曼地區北邊的普魯士王國成為歐洲讓人可畏的軍事強權

5.      波蘭被普魯士、澳大利亞及俄羅斯這些強權所環繞,處在一個被瓜分的狀態

Enlightenment? (啟蒙時期) and Baroque?

C. 十八世紀文化思想:十八世紀起,歐洲開始進入了Enlightenment (啟蒙時期)

1. 由於農業生產方式越來越科學,食物有足夠的供給,使得歐洲避開過去那種時常鬧飢荒的情形。

2. 歐洲人從新大陸帶進了重要的根莖類食物(如馬鈴薯、玉蜀黍等),之後也成為歐洲主要的食物來源。

3. 由於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出現,使中產階級逐漸在力量上越來越重要,也由於工業化影響,歐洲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興起,相較之下大自然被視為是一種很美好的遁逃之所,在某種程度上對美學的傾向開始對大自然有一種理想化的表達。

D. 教育在啟蒙運動上扮演重要角色:

1. 許多新的學校在十八世紀成立

2. 越來越多識字的人,使得一般人的求知已經普及到在1702年時已有每日的報紙在倫敦出現,可看出未來進一步商業化的可能性。

3. 更多的書籍被出版及閱讀,包含小說這類的文學也漸漸的展露頭角。

4. Voltaire等知識份子(我們後來稱他們為百科全書派的知識份子),對各種事物都有深入的討論,並且集結出版百科全書,在歐洲社會就將這段時期稱做「啟蒙時期」

E. 中產階級和知識份子的增加也在音樂上造成影響,對大眾的音樂需求越來越大,這也徹底改變了音樂的表達及表達的對象和方式。

義大利音樂

Venice(威尼斯)

1.      十八世紀前半期,音樂的主導延續著十七世紀,以義大利為主導的情形,尤其是在義大利重要的音樂中心(威尼斯、羅馬、拿坡里),仍然是音樂重要風格產生的中心。威尼斯在十八世紀雖然政治上已經大大的衰弱,整個世界已經進入到海權世界,威尼斯原本賴以維生的東方第一站的地位已被打破,但威尼斯成為一個盛大嘉年華場所,對過去美好傳統的緬懷,卻成為歐洲人最佳探索的地方。(Grand Tour-壯旅)。從十八世紀至今,威尼斯一直都是一個觀光勝地,也因此需要更多吸引遊客的地方。在文化藝術方面,威尼斯人發覺他們在音樂上的優勢,可以從原來的教會音樂直接搬到廣場上成為嘉年華的音樂,搬到劇院之中則成為歌劇的音樂,甚至有時會是純器樂的表達。

2.      各種音樂的表達表現在威尼斯各個不同的場所

a.在街頭、河道、及威尼斯小船GONDOLA

b.家中業餘的音樂愛好者

c.在各種不同慶典時所演奏的大型公眾音樂

d.教會音樂

e.不論經濟狀況好壞,威尼斯最少同時會有6家大型的歌劇院() 的組織,以滿足大眾在娛樂上的需求

Vivaldi (1678–1741)
威尼斯最重要的作曲家,也是義大利十八世紀初期有名的作曲家,他在威尼斯聖馬可教堂附近成立一個收容孤女的慈善機構,且在十七世紀起就開始在這裡掌管音樂的職分,培養這些孤女她們在音樂上的能力,是一個極優秀的小提琴家和教師。到了十八世紀,由他所帶領的孤女院合唱團及合奏團在歐洲是遠近馳名的。在十八世紀,大部份歐洲其他貴族們在成年過程中心裡都會有一個「Grand Tour」,而威尼斯則是他們的「壯旅」一定要去的地方,所以威尼斯當時成為歐洲貴族或是新興中產階級必定遊玩的地方,此種純女性所組成的超級樂團(合唱團)也成為他們必觀賞的一項。
他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作品有opera歌劇、cantatas清唱套曲和各類型的教會音樂,畢竟他是一位神父,他在今日主要被欣賞的作品仍屬他大量的協奏曲,尤其是小提琴的演奏曲。

Vivaldi 生平介紹

出生於威尼斯,且一生大部份時間也都在威尼斯。他有個暱稱叫il prete rosso(紅髮教師),其最主要的職業就是在聖馬可教堂旁的Pio Ospedale della Pietà(與教會合作的慈善機構)培養機構內的孤女音樂才能,以便將來能在教會中侍奉,在威尼斯共有4座這種包含慈善、救助、收養孤兒的機構,在拿坡里也有4座,這成為了歐洲最古老的conservatories(音樂院)前身。Vivaldi在孤女院中所擔任的角色是音樂教師、作曲家、指揮家以及院中樂器的保管者。他寫了許多教會聖樂,其中包含Gloria in D Major是屬管弦樂團加合唱團獨唱的大型聖樂,但他所寫最大量的作品仍屬instrumental(器樂作品),其中以Concertos(器樂的協奏曲)為主。

Concertos

Vivaldi寫了超過五百首這樣的協奏曲,它是屬於樂團加上獨奏樂器()的樂曲,The orchestra (樂團)是大概有20~25人左右的弦樂團,通常有四個聲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曲中仍然會有continuo (持續低音)來做支撐,continuo 最主要的樂器是大鍵琴或管風琴。除了使用純弦樂團之外,偶而也會使用其他樂器,包括木管、長笛、雙簧管、低音管或是法國號等銅管樂器。Vivaldi也使用各種音色上的變化和效果,例如在弦樂上使用pizzicato(斷奏)的效果,或是使用弱音器製造強烈對比的效果。

Soloists(獨唱)

在五百多首的協奏曲中,有350首以上絕大多數是為獨奏樂器而寫的,尤其是小提琴。器樂從過去副調的觀念逐漸進入到如歌劇般的單旋律主調音樂支體中。
Vivaldi
的協奏曲大多屬三樂章的結構,承襲了Torelli(獨奏協奏曲)的模式,三樂章通常是「快、慢、快」的順序,可以從當時義大利的歌劇戲曲中找到真正的源頭。第一樂章通常是快板的,第二樂章通常是慢板的,且在調性上往往會有對比,通常是一個很近的關係調,最後的樂章一樣是快板,要回到最原始的調性,通常會比第一樂章短且輕快。

Ritornello如何使用在快板的協奏樂章

仍然由樂團來演出,基本上是同樣的主題,只是交替出現的另一個部分,在歌劇是獨唱者,在中是獨奏者。由ritornello整個樂團演奏類似的主題,然後插入獨奏樂器,又再回到ritornello再插入不同的獨奏樂器,這種樂團和獨奏交替若干次而形成由Vivaldi 發揚光大的ritornello形式,幾乎適用在所有的Vivaldi協奏曲中的快板樂章。Ritornello本身包含了若干個小的旋律單位,將來獨奏者也可以做些其他的變化,達到變中有同,同中有異的效果。Ritornello在一開始會以整體的方式出現,當在樂段之中出現時,往往只是全部的ritornello主題中的片段。此外也要考慮到調性的穩定,ritornello在一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都要以原調來進行,在樂章過程進行當中,可以使用關係調,在獨奏的樂段部分,通常都包含了各種不同小記的呈現,且獨奏的樂段也可以轉調。

Ritornello如何使用在慢板的協奏樂章

Vivaldi可以說是第一位用比較多心思來處理慢板樂章的作曲家,在旋律上我們看到屬於新的時代及新的美學品味,通常是比較長大、更為豐富的歌曲,有點像歌劇aria的效果,有時候在形式上沒有特殊的內在結構,但有時候也會有簡單的ritornello

Vivaldi的協奏曲重要出版

Vivaldi在世時共出版了九個譜集的協奏曲,這些協奏曲往往都有個有趣的題稱,例如:

a.    Opus 3 was titled L’estro armonico (和聲的幻想, 1711).

b.    Opus 8 was titled 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 (和諧與創意的測驗, 1725),其中有四首協奏曲,現在被稱為四季,在每一首提稱四季的前面,都附加了一首十四行詩來營造四季所應有的氣氛,所以這也可以被稱為很典型的標題音樂,作者親自將非音樂的事物做相關聯,加入了這些花俏的事物,就比較容易獲得當時贊助者的興趣。

c.    Opus 3 No 6小提琴協奏曲是建立了Vivaldi聲譽最重要的作品,在十八世紀早期,這首作品的名聲可以傳到北日耳曼地區。Opus 3一共有十二首的協奏曲,內容幾乎是非常呆版的獨奏、二把小提琴、四把小提琴這樣的組合安排。這首Concerto for Violin in A Minor, Opus 3 No. 6第一和第三的快板樂章都是以ritornello的形式。
d.    Concerto Grosso in G minor, Op. 3, No. 2是為兩把小提琴所寫的,所以稱之為Concerto Grosso(超過一把即稱之),這首樂曲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在「快、慢、快」三個樂章之前加入了像倒奏一樣的慢板,在氣氛上非常不同,有此可看出Vivaldi的巧思以及他不拘泥於形式的風格。

Vivaldi帶來的影響

a.    反映18世紀前半 風格的改變

b.    trio sonata一種比較保守的副調方式到solo concerto更前衛的表達方式

c.    奠定了早期交響曲的基石

d.    Ritornello形式上做的各種變化都對當時的作曲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e.    日耳曼地區下一位大師J. S. Bach早期的協奏曲都是以他的作品為模式來改寫

義大利音樂

Naples義大利十八世紀前半期,拿坡里也成為重要的音樂中心,雖然也有像威尼斯conservatories的場所,但這裡主要是以訓練歌者為主,特別是castrati(用來應付歌技的男性演唱人),在十八世紀早期,他成為幾乎所有歌劇不可或缺的一種角色。拿坡里也一直是主要的歌劇中心,並且也形塑了新的喜歌劇的形式。

Rome羅馬地區也是很重要的義大利音樂中心,在十八世紀前半期,仍能看到以義大利為主導的音樂世界,從十六世紀末期到十八世紀初終了,下一個世代將是日耳曼逐漸出頭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