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2012-03-03) 現代音樂 第06講 姓名:陳佑瑄 學號:92110689
by 陳佑瑄 2012-03-03 19:46:12, 回應(0), 人氣(1103)
現代音樂 第6講 姓名:陳佑瑄 學號:92110689
3Salome:Opening
4Strauss and Salome
    各位同學好,歡迎各位一起來研究現代音樂,我們在課前所聽到的這段音樂,帶一些挑逗、光怪陸離的感覺,是在世紀初由德奧系統傳統之下的一位重要音樂家Richard Strauss〈1846─1949〉,他所寫的一齣獨幕歌劇,我們叫做Salome,就像畫面上所看到的Salom是舊約聖經裏面的故事,希律王的王妃的女兒,當時希律王將先知施洗約翰下到監裏,那麼Salome就想要親近他,但是卻遭到斥責,因此心中懷恨最後Salome藉由為希律王跳舞所得到的獎賞,而要求希律王把施洗約翰的頭摘下來,這樣子他就因此可以親近這個頭,那麼無論是聖經原本的故事,或者是經過十九世紀末期,愛爾蘭有名的的小作家、也是劇作家Oscar Wilde所改編的戲劇,以及Richard Strauss,根據Oscar Wilde這樣的一個戲劇所改編的歌劇Salome,都是極為強烈而讓人感到那種所謂變態心理的這樣一個作品,與我們之前所談的Mahler,在我們德奧系統中,Mahler把所謂的浪漫主義呈現在某種的一個極端極大化,然後把一切作品呢,都希望能夠含蓋整個世界整個宇宙,Mahler悲劇的離世哲學,甚至宗教這樣的一個表現,另外一種極端主義Richard Strauss以及早期像Schoenberg的作品,我們看到他們轉而向比較細緻的、比較變態的、比較離異的、比較在一般所謂的道德體系中呢,比較不忌諱的一些議題,去走那一方面的極端,的確在西末,我們看到許多這樣的類型,無論在詩人包括我們所說的Oscar Wilde,他的這樣一個戲劇,在某種程度上有這樣的一種追求,反正世界末日來了,還有甚麼好忌諱的呢,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所謂的藝術,無論是文學也好、繪畫也好或者是戲劇歌劇,這樣的一個流派,某種程度也是浪漫主義繼續的延伸,一種極端主義的現象,走向極限而這樣的一個極限呢,我們把他稱為所謂的Decadence頹廢主義,而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能就是Richard Strauss,其他的在世紀初所寫下的歌劇,Richard Strauss跟Mahler,幾乎是同時出生的作家,早期他也寫作跟Liszt都是浪漫時期交響詩的大師,一般所謂的交響詩Symphonic Poems,也就是我們以單一樂章以交響詩樂團來演奏,一個帶有標題性、故事性的交響曲,我們把它稱為交響詩,那麼在世紀末的時候,他開始以寫作歌劇為主,而且由於受到極大的成功,之後呢他幾乎都是寫作歌劇為主,我們之前講到在十九世紀末期,所謂浪漫主義的晚期,把一切無論是管弦樂的一個編制,都以和聲的語言,把半音推向發揮到一個極至,那麼Mahler算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他的手下這種極端,是把一切表現的方式將它極大化,無論是交響樂的編制內容,要含蓋的整個世界,要延續德奧偉大的傳統,那麼在Mahler之後Richard Strauss所做的事情呢,是走到另外一個方向。
5頹廢主義〈Decadence〉
     同樣的是把華格納Wagner之後所謂的音樂語言,無論是管弦色彩,或者是和聲上半音化的一個機制,頹廢主義在這一方面呢,延續著所謂後Wagner這樣的風格,但是在題材上我們看到Richard Strauss,採用十九世紀末期,等於說是在世紀交替的時候,當時的社會上最有名的一齣戲劇,由Oscar Wilde這位愛爾蘭的劇作家,他以法文戲劇Salome為主題來寫作歌劇,無論是Oscar Wilde的Salome,或者是Richard Strauss的Salome,都有著世紀交替典型的頹廢主義這種風格,特別要注意到的,無論是根據所謂的聖經故事,施洗約翰被希律王所殺的這樣一個內容,但是呢Wilde手下的這個希律王,不但因為他的這個諾言,答應這個Salome只要為他跳舞,他會給他任何的獎賞,於是乎呢基於諾言,只好把這個所謂的先知施洗約翰的頭捐給了Salome,而Salome在那裏一邊唱著這樣一個歌,一邊對著施洗約翰的頭顱做著親吻的動作,令這個希律王看了毛骨悚然,因此殺了Salome,在聖經裏面倒是沒有希律王殺Salome這件事情,這是在Wilde他的手下,他殺了Salome,更強化了這種所謂的病態、變態的心理,那麼在Richard Strauss的手下呢,他延續了這個所謂頹廢主義的這樣一種議題,當然劇中最有名的當屬這個希律王,希望Salome為他跳舞,於是Salome就為他跳了所謂的七紗之舞,也就是Saliome穿著七面、七件的薄紗全部脫下,算是造成了所謂整個戲劇的高潮,所以我們可以想見,即便是在所謂的二十世紀初的歐洲,這仍然是一個驚世駭俗的無論是劇情也好,或者是表演也好都引起很大的爭議,當然越多的爭議越使得Richard Strass的這個Salome的轟動,而成為他至少在商業......上面的一個最大的成功,在這齣歌劇之中Richard Strauss把所謂音樂的半音變化,推進到更進一步甚至超越了Mahler的作品,而這樣的所謂幾乎半音化的表達呢,事實上在當時來講,所有的作曲家都注意到他這樣的一個所謂的進程,那麼Mahler、Schoenberg都特別受到矚目,在這個所謂的世紀初歐洲藝文界最大的創舉,那麼這樣一個所謂不和諧的聲音,幾乎到了一個機制,而它的一個效果無論是激起更多的......,這樣一個所謂情色的而這樣的情慾,或者是我們怎麼樣讓聽眾,去期待最後的一個解決,都對將來作曲家有很深的影響,我們這整齣歌劇有一小時四十分鐘左右,一共只有一幕在我們課程的Playlist之中有整齣歌劇的一個擺放,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聽這齣歌劇,在最後結束高潮的一個地方,我們一起來欣賞Salome讚嘆他終於親到了施洗約翰的嘴,這是只有把他的頭砍下來以後,親到了施洗約翰這麼變態的舉動,這種心理和當時慘白的月光,讓希律王不寒而慄最後把他殺了,當然這裏面也隱含著許多新時代才能夠挑戰的禁忌,女性主義的一個揚起,看到這一齣作品之中的一個蛛絲馬跡,我們就一起來欣賞。
6Ending
7Elektra and Others
    以上是Salome的最後演出的一點片段,Richard Strauss接受了像Wagner音樂,那種連續不斷的一種手法優點寫作,大至上以複調的方式為主,而系統的運用是所謂的主導動機,這類型是Wagner的原則,但是他拒絕了像Wagner去除以歌劇來宣傳哲學,或者宗教思想的一個願望,在Salome這種我們看到他採用像Wilde這樣的獨幕劇,而所謂頹廢派的這樣一個手法,使得原來出自於聖經故事這樣一個內容,變成讓人怵目驚心,那麼音樂以巨大的表現力,捕獲這個戲劇中那種恐怖的情調和氣氛,使得把它提高到藝術戰勝變態的這樣一個高度,繼Salome之後呢,Strauss受到這個所謂的歌劇的一個成功的鼓舞,繼續來寫作歌劇,而他之後的歌劇都是跟這位Hugo von Hofmannsthal,這位日耳曼的劇作家合作,Hofmannsthal跟Strauss這樣的一個合作,就類似像Mozart與Da Pont一但合作了以後,終其一生都繼續合作的非常愉快,那麼他們的下一步延續著這樣一個所謂的頹廢派的變態心理,寫作一個更古老的故事,是來自於希臘的一個劇作戲劇,Elektra改編的故事之中呢,描述Elektra公主,怨恨她母親把她的父王殺害,所以跟她的哥哥一起預謀,最後呢把她的親生母親一起給謀殺了,那麼在這裏面我們看到了更瘋狂的那種恨與復仇,而這一個故事呢,從長大的一個獨幕劇至始至終,都突顯出那種神智錯亂的恨和復仇,那麼Strauss更為了這樣一個構思,音樂中的那種尖銳的、不和諧音和錯亂無章,而在錯亂無章的和聲呢,更是前所未聞的這樣一個效果,但是要注意到這類型的雜亂無章是表面的,事實上下面有很精心設計,這樣一個所謂的後Wagner時代,把這樣一種半音變化推及到極至,但是呢要注意到它往往有時候,會有一些純自然音的一種風格,在段落之中加以陪襯,當然也有許多極為不和諧的、這種多段性的一個段落,所以呢這個時候我們可說和聲的音響,可以說從單純萌芽的一個和絃中解放出來,因此呢Strauss可以說意識了後來二十世紀作曲家的許多重要的一個技巧,但是呢在Elektra之後呢事實呢Salome,Strauss跟......講到了似乎他自己有一點累了,他希望能夠寫一些類似像Mozart時代的這樣一種歌劇,那麼成功的在1909年呢,寫出了 Rosenkavalier〈玫瑰騎士 1909─10〉這個Rosenkavalier呢,是時代一下子轉到了十八世紀的一個宮廷那種類似像Mozart喜歌劇中,這個貴族間所謂的偷情愛情的一個故事,裏面當然也有一些時代的所謂的交錯,時代錯位的一個現象,十八世紀所謂的貴族世界,卻有著十九世紀才開始流行著維也納......這樣一個錯位,這種光怪陸離的效果呢仍然是有,但是在此這個Richard Strauss走向了比較抒情,比較沒有像之前的幾部歌劇一樣的,這樣一個走向極度的半音,極度前衛的表現,這樣的把音樂推到所謂半音極至的一個大期,卻要等到Richard Strauss下面一位重要的作曲家Schoenberg來完成,以上是所謂的世紀末德奧系統之下的兩位重要作曲家的介紹,第一位是Mahler,在他手下我們看到德奧系統的交響曲,從Hard、Mozart、Beethoven以這樣到Brahms在到Mahler成為他最後的一位大師,至於Strauss延續著德奧系統中歌劇Mozart、Wagner乃至於Strauss在歌劇上的一個進程,等於說在世紀末德奧系統下,傳統藝術之中呢,我們看到這種走向浪漫主義,最後終結的一個表達方式。
8Back ot Mahler
     我們課程最後還有一點時間,讓我們把最後一週的一點時間呢,把它放一首Mahler的交響曲,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有很明顯的標題叫作葬禮進行曲,似乎呢代表整個時代的一個巨人的埋葬,似乎也埋葬掉整個所謂的浪漫主義,Mahler他一生的作品,他的第一號交響曲被稱為所謂的巨人,那麼他的第二號交響曲是這個巨人的一個葬禮,我們一起來聽這首極有宗教意味的一首交響曲,第一樂章充滿著這樣一個戲劇的效果,甚至我們認為他可以在教堂中,是一種所謂的教宗典儀的一個方式來進行,全曲一共分為五個樂章,那麼Mahler要求這個聽眾,幾乎是像在參與教宗典儀般的一種心情,在樂章之間甚至要求很長的寧靜冥想時間,代表這樣一個時空的冥想,而所謂的復活在葬禮之後呢,他有可能復活的這樣一種氣氛,我們就來聽他的第一樂章的一個段落,當然因為時間過長,我們連一個樂章都不可能在課程中欣賞完畢,那麼Mahler的一個單一樂章,往往就有半小個時之久,所以就可以看到他冗長的樂曲,編制的極為龐大,在在的表現出來他所謂的Maximalism極大主義,那我們可以在世紀末的時候,享受到這樣的一種風格,我們今天講到這裏。
9Maher Symphony No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