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陳佑瑄(2011-11-20) 西洋音樂史(二) 第33講
by 陳佑瑄 2011-11-20 23:54:25, 回應(0), 人氣(1170)
 西洋音樂史〈二〉姓名:陳佑瑄 學號:92110689
 65Finale
    的確Don Giovanni雖然遭受天譴進入了地獄,但是大家記得的、似乎不是他如何在地獄的痛苦,而是他在人世中那種為愛、為女色,不斷瀟灑出擊的那種種的情景,那麼也不難理解,Don Giovanni在整個音樂史上,或者是社會史上的一些地位,一直讓我們在世間回想著,當然我們稍微的來看一下,Mozart對於Don Giovanni所下的一些功夫,以及他自己對於所謂古典美學的一個看法,那麼我們首先要提到的是、Mozart他第一個重要的歌劇寫作過程的時候,他跟他父親的一個書信,這個書信呢事實上已經成為今天在關於所謂的古典美學,關於Mozart的音樂的一個很重要的引言,就是在1781年9月26日,他對他父親的信寫著,當然這個寫信的背景,就是在寫他的《後宮誘拐》。《後宮誘拐》這齣德文的歌謠劇之中呢,所講到的一些事件,那時候特別談到音樂和音樂所舖陳的情感,各種不同激情的一個關聯的時候,Mozart談到的就是因為情感不管是否激烈,永遠不可用令人厭惡的方式來表現,注意到這一點,這是在1781年Mozart對於所謂的音樂,尤其是古典美學的一個觀念,所以音樂即使在最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個場面,最恐怖的甚至我們最......最可怖的這個場面之中,也永遠不可引起耳朵的反感,仍應當悅耳換句話說要始終成為音樂,這個是在1781年這個所謂的、Mozart的古典美學,對音樂的一種觀念,那樣取悅於耳朵的、這樣音樂的一個思維,那麼當然我們在上一節談到第二幕,Don Giovanni在終曲的時候,當石像出現Don Giovanni影響著石像的時候,在那樣的音樂之後呢,Mozart幾乎違背了,他自己所設下的一個古典美學,於此在這裏呢他的音樂顯現出來的,不再是那種取悅於耳朵的美,而更接近的可能是那種......,所以讓人覺得很敬畏崇高,令人深思的一個音樂特質,我們似乎在這裏呢,Mozart以及像之前我們談到的、Haydn所謂的狂飆時期,音樂似乎帶到另一個層次,他的目的似乎不只是美,而是一個更所謂超越的一個世界,超越人原有感官的世界、這樣一個目的,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下一個世紀,所擁抱的一個所謂的美學觀念,藝術尤其是音樂,它是帶來平常一般人所沒有辦法感官到的、這樣的一個超人的世界、超越的世界,那麼這一切都指向了、所謂的浪漫主義的一個思維,當然我們還要回憶一下在上一節,我們談到當石像要求Don Giovanni悔改的時候,整個音樂顯現出來,我們在序曲時候的一些動機,那麼對整個歌劇來講,這是一個所謂......的樂段,也就是一個再現的樂段,那麼就符合了我們的奏鳴曲式兩段體,所謂的再現回到了D大調,回到了主要的調性,即便呢在第二幕有經過許許多多其他的調性,甚至不相干的調性,但是到了終曲的時候,進入到悔改而回到了我們的D調,尤其是d小調這樣的一個調性,除了在調性回到d小調之外,在動機上在旋律特質上,回到了我們在之前所引用過的這些動機,全部回到了d小調,那麼當Don Giovanni還在很『彭風』很神勇的、很驕傲的、很勇敢的拒絕悔改,而且要求、當著這個石像的要求說:我應了你的邀請來到你的晚宴,那麼你也應該接受我的邀請,那麼Don Giovanni於是乎呢就決定接受他的邀請,把手伸給他而這一伸下去,大家注意到整個音樂的改變,從原來極為驕傲自信的Don Giovanni,這個時候變成痛苦,而近乎崩潰的整個音樂過程,總而言之然後在最後Don Giovanni被帶到了地獄,而從地獄的這個石像的一個要求這個所謂的懺悔、悔改的這個過程之後呢,整個音樂變成合唱的、似乎來自於地獄、來自於煉獄的這個合唱聲,那麼Don Giovanni呢,覺得自己心中有火在湧出來,最後呢他被推下到地獄去,像這樣的一種音樂呢,總而言之從來未曾在任何的所謂的......喜歌劇之中呢出現,那麼當然最後的一個解決呢,在D大調的和弦上面,當然這樣的D大調,絕對沒有任何的喜悅感或者是安慰感,倒有點像古代所謂的......,也就是一個小調的作品,但是到最後結束的時候呢,卻用大調的和弦來結束的那種效果是一樣的,當然在這種整個結束之後,我們看到有一個六重唱,當然這個六重唱,也有一些很有趣的一個現象。
 66 反高潮
      首先呢是當Ottavia ,Ottavia、Donna Anna的未婚夫,跟Donna Anna說:喔!現在我們終於大仇已報,你應該到我的懷抱,好好的愛我了吧!妙的是Donna Anna就說了再給我一年時間,讓我的這個悲傷來平復,講到這個悲傷平復的時候呢,似乎不只是講到她在哀悼她父親的死,似乎也哀悼著Don Giovanni的死,這是很微妙的一種感覺,當然她似乎痛苦的看到了Don Giovanni的一個死,對她來講也是一個極大的痛苦,那麼另外一方面呢,而這個Donna Elvira,看到了Don Giovanni死了以後,她決定去修道院,似乎這個世界也沒有別的男人值得她去愛了,這一點是很有趣的,於是她沒有了Don Giovanni的愛呢,她寧可去修道院,那麼至於平民百姓Zerina她就跟masseto,這時候就說:那我們好好的回家吃頓飯,那麼Leporllo說:好、那我要去酒館找一個更好的主人,這是他們的這樣一個對話,一方面照理講大壞蛋死了,大家應該是興高采烈、表面是如此但是你看到他們的對話內容,似乎呢在講的是沒有了Don Giovanni,似乎這世界變得很灰色單調無趣的,那樣子的一種色彩也歷歷在目,那麼為什麼在Don Giovanni死了這樣的一個高潮,這樣推向一個高潮之後呢,再加上了這樣的一個六重唱,有些人認為呢、像這樣的加上這個六重唱,純粹有一種畫蛇添足的情形,是一種反高潮的現象,或者他是一種戲劇上的錯誤,當然我並不否認有這樣的一種感覺,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看到這樣一個內容的話,似乎它裏面有一種很強反諷的一個效果,那麼的確在某種程度上,Don Giovanni在一方面好像受到天譴而皆大歡喜,但另外一方面在整個音樂之中,在整個這齣歌劇之中,以及整個社會觀感來講,他似乎呢暗地的是被崇拜,他的那種為了女色的一種像是野獸般的一種慾望,不敗的這種慾望,以及他堅決的面對自己的決定,不畏一切的那種做為呢,其實某種程度上雖然是反社會,雖然和道德規範,似乎有天經地義的差別,但是Don Giovanni似乎是某種程度的超人,他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人,那麼他是否要接受這樣的一個所謂的道德規範,這裡面呢還有一些所謂的、性別政治的一個問題,在整個Don Giovanni這齣歌劇之中,其實奇怪的不只是Don Giocanni本人而已,這些女人似乎完全無法逃離Don Giovanni的誘惑包括像Zerina,她根本就是另外一種層面的Don Giovanni,只要有人用比較強烈的方式來誘惑她,而她也立刻中標,立刻無法抵擋的這樣一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有一點以男人為中心,這樣的社會中一個性別政治的一個直接反應,那麼當然在Mozart的時代,沒有人會問這個問題,但是我們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就毫無疑問了,Don Giovanni所給予妳們女人這樣的快樂,是否是那種終極的快樂、以及他的無可取代性,那麼當然這樣的問題,如果問出來的話,當然也會讓很多人深思,也許會感到不安,總之在隨著時代的改變,今天在平權的一個思想之下呢,對於『性』的觀感也許有改變,那麼Don Giovanni這樣的議題,也許會有一個新的想法。
 67 Keys
      接下來我們最後來用一個比較具觀的方式來討論這齣歌劇,當然第一個我們還是看到了關係著整個古典時期,作曲家心裏最重要的一個所謂結構性的考量,也就是它的調性,調性在古典時期的歌劇,其實一向都是非常小心,在調性的一個關係上做文章,那麼這整齣歌劇的是D調,我講D調它包含了D大調和d小調,對作曲家來講這是同樣的一個調子,當然一開始我們知道在序曲的時候是小調,但是呢序曲的後來由快板進入大調,那麼在終曲第二幕終曲的時候,我們看到這個......出來,這個石像出來的時候,是d小調最後這個歡樂六重唱呢又改回大調,是一個很清楚的、前後輝映的一個關係,那麼至於在每一幕單獨、每一幕的一個關係呢,我們可以看的出來在第二幕一開始是D大調,那麼然後呢進入A大調、然後進入D大調、F大調、然後降E大調,在整個過程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他依序的、在整個的關係調的脈絡來考量,你也許會問如果沒有這些調性關係,會有怎樣的一個差別,和一般的戲劇不一樣的地方,歌劇是一種音樂的一個進程,音樂的一個動態和戲劇的動態,是吻合在一起的、音樂的一個動態需要靠著所謂調性的一個邏輯,調性的關係來製造,等於說向前推進的一個效果,尤其是在所謂終曲的部份,不論是在第一幕終曲或第二幕終曲,它是一個連續的音樂,那麼更有這樣一個強烈緊密的、這樣一個所謂的音樂調性的關係、進程的一個邏輯在裏面,當然在Mozart的這樣一個所謂長大的終曲,也帶起了後世浪漫時期的作曲家,那種整個歌劇綿延不絕......的......這樣一個觀念,尤其到了浪漫時期的作曲家華格納,那麼音樂的開始、歌劇的開始的第一音之後呢,就沒有任何的休止終止式,那麼整個音樂一直到等於說歌劇的完畢結束,才有真正的完畢,這樣的一個觀念、其實是起自於Mozart。
68 Liberty
     另外呢關於這齣歌劇一個小小的插曲,但是我認為某種程度秀出了一點點所謂的中心的價值,也就是Liberty所謂的自由,而這個自由是整個所謂的啟蒙思想的中心,在某種程度上當然這樣的一個歌劇,都會秀給所謂的君主看,當時的究斯二世在他的包廂裏面,感受到這樣一個所謂對於自由的歡呼,當然是一種對於整個啟蒙思想的一個擁抱,那麼所有的人在第一幕結束的時候,我們看到Don Giovanni邀請所有的人都來,所有人都可以來然後高喊著......那種歡呼的感覺,似乎呢也迎合了整個所謂啟蒙時期的思想,對於個人自由的這樣一個解放。
 69恐懼與效果
     除了對於自由的歌頌之外,我們看到這齣歌劇無論是在音樂製造恐佈,以及它種種的效果來講,可以算是之前之後的歌劇呢,都未能望其向背的,那麼Don Giovanni的這齣歌劇呢,我們可以看到在歌劇之中,在音樂之中把這種所謂純粹的、恐懼的這種感覺把它製造出來,那麼當然我們知道以前在1770年代的時候,在Haydn所謂的交響曲中,我們看到所謂的狂飆時期,用音樂製造出來的各種效果,但是呢跟Don Giovanni所製造出來的這種純然的,所謂的恐懼的效果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一種情形,我們看到他在Don Giovanni之中,在第二幕石像出現的時候,他使用三支長號,一起演奏這樣一個減七和弦,當然長號的使用,常常跟冥府地獄有相關聯,而這樣的一個單純的使用,注意到它整個音樂之中,整個歌劇之中唯一使用的時機, 就在這個時候,這和一般我們如果使用一般所謂交響樂配器的時候,我們會考慮到當我們用了某些樂器,他整個音樂呢都會聽到,他在Don Gioavnni這裏完全不是這樣子,那麼使用長號有它的一個絕對的象徵作用,以及它實質的一個效果,而在這時候使用它,我們可以看出來,等於說對這樣一個Don Giovanni的一個天譴,這種訊號的出現,當然引起實質的一個效果,此外大家都現在已經漸漸熟悉,無論是第一幕或者是第二幕,他使用舞台上的樂隊,尤其是第一幕終曲的時候,他使用三個分開來的樂隊,同時使用一個演奏三拍子的小步舞曲,那麼另外一個Orchestra呢,是演奏二拍子所謂的鄉村舞曲,至於另外最後一個樂團呢,就演奏3/8拍快速的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的所謂的日耳曼舞曲German Dancein,當然這樣的German Dancein,跟古老的所謂的巴洛克時期的German Dancein是完全不一樣,它比較接近所謂的......,而當時、時下流行的......的這樣一個效果,當然這樣不同樂團合奏起來,所製造出來的和紛亂感,以及所謂的階級融合的觀念,在這樣一個巧妙的效果,巧妙的三個樂團共同製造出來的一個效果來講,可說是在在的顯現出來這個作曲家,他的......的作曲能力、作曲的一個巧技。
 70 Critics
      當然我們要看到整個無論是立即的所謂的樂評,以及後世種種對於Don Giovanni的一個樂評,Don Giovanni在他的一個首演之後,他所受到歡迎的一種狀況呢,是逐漸、逐漸、逐漸增加的,並沒有立刻的受到直接的好評,我相信理由當然在某種程度上,看到這樣比較......的,比較引人爭議的這樣一個主人翁,多多少少大家對於他的一個所謂的愛戴,可能會稍微隱藏一下,但是他逐漸的越來越受到歡迎,那麼他的一個劇作家Da Ponte,事實在後來回憶的時候,仍然稱Don Givoanni是全世界上最好的歌劇,有名的十九世紀重要的所謂的音樂文學家,E.T.A.Hooffmann這個稱呼呢,Don Giovanni可以算是歌劇中的歌劇,我們之前講到丹麥的哲學家......也講過了,他認為呢Don Giovanni是一個連續性的......連序的完美,那麼當然此外呢,我們稍微要了解一下,在歌劇和Mozart之間的一個關係,順便再澄清一個小小的插曲,在Mozart進入維也納之後,他的第一部歌劇,其實是一部所謂的德文的歌謠劇,所以這無涉於所謂的傳統的、義大利式的歌劇的一個演出,但是就在他的《後宮誘逃》演出之後的一年,當時的皇帝究斯二世呢就決定把德國歌謠劇、德文的歌謠劇,把他的劇團解散,取而代之的又是所謂的義大利式的喜歌劇的劇團,所以你想要在皇家來舉行歌劇,是必須要寫出義大利式的、義大利文的歌劇,這牽涉到劇作家的寫作問題,以及所有整個義大利歌劇圈子的一個問題,那麼所以呢Mozart在跟他的父親的信件中,我們看到如下的一個抱怨,他講到因為當時宮廷的一位詩人,也就是寫這些歌劇的、劇本的重要人物,就是Da Ponte,然後Mozart就抱怨說:如果Da Ponte與Salieri結盟,我們絕對無法從他那裏得到任何東西,而當時在整個首都的、皇家歌劇的演出,以及寫作基本上、是以義大利作曲家為主的,認為沒有甚麼大不了,這樣一個義大利文的歌劇,然後以義大利的歌劇作曲家為主,自然沒有甚麼問題,但是他們似乎有截打的一種現象,所以有一點排外,尤其是對Mozart,這位可能是將來他們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的時候,某種程度的排外、是有這樣的現象的,當然這樣的一個抱怨,可能某種程度上、就激發了後世、關於Saliri和Mozart的死、有關的一個謠傳,當然大家受到......的這部電影的影響,似乎把Saliri的整個傳奇,變成如影似真的這樣顯現出來,其實呢完全和史實並不符合,我們從後來、Mozart成功獲得Da Ponte的合作,寫下了不朽的三大喜歌劇,包括《費加洛婚禮》,《Don Giovanni》,以及《女人皆是如此》,的這三部喜歌劇,那麼在今天仍然是等於說整個歌劇史上,最重要的合作關係之一,而Saliri跟Mozart有仇的謠傳也就不攻自破了。
71從古典到浪漫
     那麼當然我們要看到的在Don Giovanni之中,所顯現出來的,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是一個所謂的、從古典時期到浪漫時期,一個過度性的作品,當然對於所有的啟蒙思想,甚至是Don Giovanni之中呢,我們可以看到在某種程度,所擁抱的這樣一個啟蒙思想,所碰到的一個共同難題是甚麼?就是關於理性主義的一個成功往往是暫時的,理性主義所......所承諾給我們這樣的一個願景呢,似乎只是暫時的,因為一切的解決之道,它無可避免的,都會被後來的一個種種的不同,所謂其他的因素被取代,那麼當然我們要堅持的、是所謂啟蒙思想它的一個譜世性,它的一個單一的真理,這樣一個堅持到最後、往往都會變成了某種程度的教條主義,或者我們說假道學啊!或者是偽善的這樣一種行為,當然往往也只有教條主義,或者是偽善會把道德的框架,道德在這種所謂的某種程度上的一個教條,框架在一個偉大的藝術品上,那麼包括像Don Giovanni這樣一個偉大的作品,我認為呢Don Giovanni,在某種程度上是所謂的音樂,或者是整個藝術史上浪漫主義的......,它似乎呢一直在十九世紀的藝術家的心靈中呢,或者十九世紀的社會中呢在迴蕩著。至此以後音樂不再只是取悅於耳朵的這樣一個音響,它帶有人類最深沉的情感,以及提昇最崇高的、這樣一個靈性的目的在裏面,當然這也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最擁抱的一種藝術形式。
72Conclusion!!
      以上呢我們用很長的時間介紹Mozart的喜歌劇Don Giovanni,當然這也代表了整個喜歌劇的一個高峰,那麼Mozart在此之後呢,還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齣歌謠劇,是德文的《魔笛》,更代表著某種程度上日耳曼人,在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很重要的一個所謂的......,一種新制的狀態,最後我們要對Mozart介紹的部分,就是關於他的教會音樂,當然至於教會音樂,Mozart往往不認為這是他的最主要作品,但是我們不要忘了Mozart最後的一個作品是《安魂曲》,等於說是為死者而寫的《彌薩曲》,《安魂曲》The Requiem.K.626當然這首曲子並沒有完成Mozart就過逝了,最後的一個版本呢,是由Mozart的好友兼他的學生,Sussmaryt所完成的,我們大致上呢對於Mozart這位作曲家呢,我們就介紹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