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2012-01-02) 西洋音樂史(二) 第51-54講
by 馮倖慈 2012-01-03 00:00:19, 回應(0), 人氣(1081)

西洋音樂史(二)51

3.Bizet:Carmen Overture

4.動盪的開始


我們最後2週要為各位解釋19世紀中期,也就是1848年後的52年左右。歐洲在所謂的浪漫主義下,社會、經濟、政治的動盪之下的最後25年,這也代表著很重要的時代的結束。正如我們不斷的強調,調性音樂在這個時候開始進到比較模糊,大家開始覺得下一步要怎麼走的這個時代,銜接到下學期我們所要介紹的現代音樂。分歧多元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質,大家在畫面上看到的是描寫1848年歐洲各個地區,包括法國,這個背景是在法國一個倒數的革命時代。這個革命表面上是一個民主的革命,但某種程度上也是經濟的革命、民生的革命,也甚至是民族的革命。多元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徵,我們一口氣要跟各位同學介紹,2位基本上是比較對立性的作曲家,一位是義大利的Verdi和日耳曼的Wagner。以及我們要介紹2位也是很分歧的交響樂作曲家,日耳曼的Brahms和俄羅斯的Tchaikovsky。我們最後還要介紹一位比較特殊、比較單一特質的,但是也代表著時代變化,對音樂的社會性越來越濃厚的這樣的一個現象,而這樣的一個現象也直接指向了這樣一個世代,音樂永遠走向「音樂社會路」的這樣的一個反應。我們還要介紹 Bizet以及他唯一的一首歌劇Carmen,對於我們整個西洋音樂史(二)的結束,也就是調性的一個崩潰。

那麼我們看到19世紀後半期,因為工業革命的興起,因為1848年起的革命,產生在政治上的一個革新、改革,以及整個歐洲民族主義的興起以及整個風起雲湧的情形。我門要先從義大利後期的歌劇來介紹,第一位要來介紹19世紀後半期的Vercomdo Alia的傳統,以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Verdi


5.Verdi

Verdi的藝術生涯其實就是接續了前一代bel conto ariaLocini , Banini之後,也就是1850年到1900年整個義大利的音樂史。一生有長達50年的歌劇寫作時間,共寫作了26部歌劇,第一部是在1839年的一齣喜歌劇Oberto和之後的一齣喜歌劇是極為慘痛的教訓,極為慘敗。使得Verdi之厚的歌劇都是以嚴肅歌劇為主的一種現象。一直等到他死前的最後一部歌劇,算一雪前恥的Falstaff是一部喜歌劇。總的來講,Verdi的義大利歌劇寫作,集中在嚴肅歌劇(grand opera)加上義大利所謂bel conto的一個傳統綜合體。Verdi不是一個改革者,與整個義大利歌劇bel conto的一個傳統沒有決裂,不激進試驗一些新理論,在19世紀後半的音樂走向上有相當多比較激進的做法,Verdi從來沒有這樣的一個現象,朝著目標和技巧的洗鍊一步步的演進,終於把義大利歌劇帶來空前絕後,盡善盡美的境界。

Verdi出生在義大利中產階級的一個城市Parma,年輕學生學習時遇見重要貴人Antonio BarezziBusseto他的家鄉附近,也是將來其一生主要居住的地方。Antonio個人資助年輕的Verdi到米蘭,當時歌劇的聖地,來學習歌劇。雖然沒有進入歌劇院,Verdi四處學習,後來還娶了Antonio的女兒。這是Verdi的運氣,遇到貴人還把女兒嫁給他,在哪裡他獲得第一個Commision,為Scarla寫了第一首喜歌劇Oberto,成功後立刻得到3部歌劇的Commision的委任,在這樣的寫作過程,注意到這些都是Opera bufa(喜歌劇)。在短短的26個月當中,Verdi喪失了他的太太和2個小孩,遇到這樣的人生大悲劇,Verdi卻要寫喜劇,之後的喜劇是極為的慘敗,這也造成Verdi日後對她個人或音樂的批評完全不予理會,認為他人生的極大挫敗,是事業也是家庭大悲劇的情形。Verdi之後所有的歌劇,幾乎都是所謂的嚴肅歌劇,他的歌劇被認為是一種表現人性的歌劇,而不是流行的表現睿智的那種喜歌劇。與德國浪漫化的大自然和神話象徵主義為重點的相反,描摹的都是人性、人生的drama,人性的戲劇主要透過簡單、直接得獨唱旋律來表達;與當時法國大歌劇喜歡浩大場面的戰爭狀況,似乎也有相當的距離,依然停留在義大利喜歡旋律的bel conto的傳統中。Verdi的第一個成功就是他寫了一個Nabucco,此時為1848年,整個義大利甚至是整個歐洲一個大革命的時期。利用Nabucco裡面猶太人大合唱喚起義大利所謂民族主義的精神,Verdi與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的串連,到死都是義大利民族主義的一個緊密連結關係。Verdi的歌劇和其它19世紀的歌劇一樣,都帶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性。只要政治正確,就可以成為整個國家民族的民族英雄方式來被愛戴,Verdi一直是在這樣的一個陣容之中。


6. bel conto Verdi

Verdi的寫作生涯在1851年到1853年是達到人生第一個高峰,在這段時間寫了他最膾炙人口的幾部歌劇,包括『弄臣』(Rigoletto)、『茶花女』(La Traviata)、『吟遊詩人』可說每一部都是歌劇中經典的經典,Verdi承繼了義大利的美聲風格,bel conto的這樣一個傳統heletage。什麼是bel conto的義大利傳統?參考Rossini的歌劇寫作方法,公式化寫作方式,適合生意,所謂歌劇事業的一種商業化發展。長期以來被詬病的是文字和音樂上如何能更融合,可以把戲劇效果盡量呈現出來,往往不是bel conto真正擅長的地方,與前世紀義大利歌劇的形成方式也沒有太大差別。它是recitative, aria, ensemble有極清楚區分的用唱的戲劇,但距離malon drama 音樂劇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用歌劇表現戲劇,往往需要極度簡單化、單純化的一種方式表現,很難在之前的歌劇中找到極有戲劇效果或超過傳統戲劇的內容,Mozart或許是個例外,Verdi雖然繼承了bel conto的傳統,沒有很公式化的處理每個人該怎麼進場,唱recitative,加上一個 aria等這樣的一個出場方式,recitativearia開始越來越沒有辦法清楚區分,這是19世紀後半歌劇越來越被要求戲劇的效果,戲劇的連續性及所謂的戲劇真實性的情形。在Verdi的歌劇中,recitative也好, aria也好,甚至ensemble,所謂的重唱,都被完全沒有接縫的合在一起。可以算是Verdi在管絃樂技法,聲樂的處理方式,可算是超凡的技巧。雖仍可以看出段落,但是裡面的接縫就沒有那麼清楚的分開。最明顯的例子,用『茶花女』(La Traviata)的第一幕,交際花開始造準備一天的Party時,那種獨唱、重唱充分的混合,整個管弦樂團從頭到尾不斷的連續演出,有時候是伴奏的身分,一個伴奏的主旋律,有時候又是扮演鋪陳鋪緊。我們就來欣賞一下。

7. La Traviata : Act I

8. bel conto and Verdi


剛才各位所聽到就是La Traviata的第一幕開始的地方,Verdi很鮮活得把交際花的Party種種社交的對話也好,合唱也好,鮮活表情起來。雖然我們仍可以看的到獨唱的樂段、合唱的樂段、重唱的樂段,但整體是連續不斷往前的一種動作,不只是音樂,戲劇的動作都是不斷地向前,從頭到尾沒有dry recitative,大鍵琴的recitative宣敘調的一種部分,偶爾看到宣敘調的部分,我們看到管絃樂繼續在進行,整個管弦樂團是不斷地在演奏,有時是處在簡單伴奏部分,有時有獨唱在上面演唱,但銜接時我們看到管絃樂團有清楚製造氣氛、烘托氣氛的效果。

8.Parlante

Verdi知道自己整個遺傳,仍承接著義大利的bel conto美聲風格的一種演唱,義大利人喜歡簡單、直接、popular,一聽就很討喜的旋律,在前面La Traviata的開場部分,仍少不了讓人簡單琅琅上口的旋律,一點都不少。原來是宣敘調的地方,可以看到之間有過門的Parlante的銜接,使得人在唱時是比較宣敘調的方式,管弦樂團會加上旋律化的效果,使得整個音樂聽起來仍是極為悅耳。

10. Verdi Evolution


19世紀是文學極為昌盛的時代,不論是英國的狄更斯或是法國的大小仲馬,戲劇性、文學性的小說比比皆是。這樣對戲劇的需求一樣可以在歌劇中發現,Verdi不斷追求歌劇戲劇的、劇情的效果,連續性和真實性效果。身為drama test,一個戲劇家,希望能表達更多的戲劇在裡面。不斷利用各種不同類型的Parlante連接宣敘調和Aria之間的鴻溝,使原來呆板、公式化的風格,能夠變得更真實的連續效果,甚至有時本質上是宣敘調,但在管絃樂伴奏上更加強旋律的效果。使原來屬純粹單純劇情表達的時後仍帶有音樂的動力,音樂的吸引力在裡面。例如『弄臣』(Rigoletto)第一幕的第7景中,Rigoletto很受傷的離開原來的partner,遇到謀殺者的一段對話,對話本身是純粹的recitative,但是管絃樂的加入厚型城極為有氣氛的一個段落,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11.Rigolrtto

『那老傢伙竟然詛咒我。』注意到這個伴奏卻是很旋律化的,而不是傳統的recitative的演奏方式,『走開!我們什麼東西都沒有。』弄臣以為謀殺者是一個小偷,謀殺者問弄臣有沒有要殺的人,只要給他一點錢就能代勞。

以上是Rigoletto的一段小小的對話方式,這已超越了過去我們想像得到的recitative,而是帶有很旋律性的管弦樂伴奏加上原來的宣敘調,宣敘調配合管絃樂的情緒也有了很有趣的改變,這都是增加了所謂戲劇的連續性和音樂的連續性。Verdi沒有忘記他是一個義大利的作曲家,作品中的抒情性,那種旋律永遠不會失其直接明晰、討喜的性質,而貼切呼應在角色中,也符合所謂的流行藝術。

12.Lyricism

做為一位義大利作曲家,Verdi永遠不會忘記他需要一個美好的旋律,他的旋律永遠不會失其抒情性以及其明晰討喜的性質,貼切服應角色,也符合所謂的流行藝術。任何一個歌劇,最少要有一兩首可以讓觀眾聽完以後帶回家,走在路上可以哼唱這樣一個直接的詠唱調。這裡面沒有比La donna e mobile更討喜的,Verdi早就預期這樣的一個詠唱調,每個人都會喜歡,而且他必須要把它當做top seeecret,最高機密,因為一旦洩漏這樣的一個旋律出去,可能在首演的時候所有的聽眾也會跟著唱了,這樣的情形讓演唱者在最後一刻才拿到譜來演唱,以保持這樣一個討喜旋律的新鮮感,但是即便如此,在唱第二遍時,觀眾已經風起雲湧要跟著唱了,我們就來聽最雋永也最通俗的『La donna e mobile』(女人是善變的)。

13. La donna e mobile

14.Beethoven

此外,Verdi很推崇日耳曼作曲家Beethoven主題發展(動機發展)的手法,有時後在他的歌劇中,我們看到有些動機從一開始乃至於後續發展,或者主題在各個地方循環出現,已經近乎我們之後會談到的Wagner的主導動機,也就是會有循環出現主題的現象,每次出現都會有或多或少改變的情形,使整個音樂更有跡的相互影響。

15.Mature Verdi

整體講起來Verdi歌劇成熟的特質可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個,是以人性情感與心理的洞悉為劇情主軸,我們都可以看到很深刻的情感刻畫,甚至心理性轉變的動力相當強。

第二個,逐漸減少美聲風格(bel conto)在劇中的分量,相較於前世代的炫技慢慢減少,不會讓你覺得少到沒有旋律沒有劇情。真正要放掉aria的情形,等到Wagner的歌劇才有這樣的現象。

第三個,管絃樂的重要性提高,跟Wagner一樣,管絃樂不在僅僅只是伴奏用,它處處在歌劇每個位置製造氣氛、製造橋段、製造各種不同場景之間的參與。上個世紀,Grute的歌劇中已看到此現象,但是配合19世紀管絃樂法的精煉成熟,在Verdi的歌劇中看到更明顯的表現。

第四個,基於文學著作的好劇本。因文學創作興盛,Verdi當然不放過這些好作品當劇本創作,有名的La Traviata就是小仲馬的同名作品改編,是當時有名的著作,創出不下於小說本身的戲劇張力成熟度的歌劇,在過去來講,除了Mozart外都有這樣的情形。原著與劇本有段差距,會過度誇張簡略,甚至到荒謬的狀態,須接受這樣而讓音樂感動吸引你,到19世紀後半期,Verdi手下有這樣的成就,可並駕齊驅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