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2012-04-05) 現代音樂 第19-21講
by 林順英 2012-04-05 10:27:23, 回應(0), 人氣(1331)

20  春之祭

Part One 第一部份

    少女之舞:背景是史前時期的俄羅斯,描繪的是春天來臨,大地復甦,蟲鳴鳥唱,少女們舞蹈。

     欣賞:Intro and 少女之舞

    誘拐之祭:野蠻民族在春天的時候進行搶婚、拐婚來捕捉他們的春天之愛。

欣賞:誘拐之祭

在大地的崇拜與禮讚之後,第二步就是犧牲,是整個芭蕾舞蹈的最高潮,Stravinsky在設計這樣高潮時,不會忘記在音樂上所需要的型式平衡,他巧妙的把它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而彼此之間有清楚的對稱。

 

Part Two 第二部份

    有序奏,及最後最精彩的,整個樂曲達到極大主義的最高潮的犧牲之舞,被

選中的少女要舞蹈,獻祭給春之神,並且舞蹈至死。

    整個樂曲要如何推到一切新奇技巧的最極至呢?在前面已經佈置了各種效果之後,Stravinsky要如何再超越並達到最燦爛的極至?

    序奏是一個寧靜柔和的樂段,陳靜而流暢,並且從中聽到了只有幾個音符的另一個原始風格的曲調,樂隊中突出了長笛以及小提琴上的泛音,和這一樂段結束時三個加了弱音器的圓號,使人想起了DebussyRavel的手法。

    春之祭:最初的聽眾來說曾經是現代化的音樂語言。

    過去時代的東西,一個屬於後期浪漫派的作品,因為它的新奇和驚人的音樂語法是為了表現Diaghilev的芭蕾舞的原始主義而構思的。

    後來的情況證明這種音樂是一個終點。在<春之祭>之後Stravinsky及其周圍的很多作曲家轉向了與此非常不同的作曲思想,不過在以後的年歲裡,從無數的音樂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這種有力的不規則的節奏。

    雖然它是芭蕾音樂,但Stravinsky清楚知道樂曲結構的重要性,即使抽離芭蕾,音樂本身也有置身完備的結構,是可以在演奏會上使用的管絃樂曲,使得<春之祭>上演成功之後,大部份我們聽到的版本都是演奏版而不是舞蹈版,雖然Stravinsky早期的作品大部份是功能性音樂,也就是有結合舞蹈或是其它型式,但演出時即便用純音樂方式來表達,也是合乎音樂欣賞的結構與形式美,不見得需要音樂以外的形式來詮釋。甚至Stravinsky自己曾說<春之祭>是不需要型式的,它是非標題性的,但事實上我們從<春之祭>的產生過程可以明顯的看到,它是由已經存在的故事情節而引發寫作的。

    犧牲之舞:可以說是Stravinsky一系列延續俄羅斯民族主義、原始主義及他對傳統西洋的和聲,應用在俄羅斯風格調式上所寫的極端的表達,在犧牲之舞中達到最高潮。

    快速改變節奏,是對節奏的解放。

    Pina BAUSCH所編的芭蕾舞版本,在1975年上演的舞蹈版中有二個特點,一是被選擇的獻祭少女是舞台上當場選出的,演出的當下眾多女舞者都抱著像原始社會般的恐懼心情,因為其中一位要被選上來獻祭,這種心理素質是特殊的,另一特點是,在整個舞臺上堆滿了土屋來製造原始效果。

欣賞:祖先之祭    對祖先的祭禮

欣賞:犧牲之舞

    <春之祭>的首演在當時形成了大暴動,聽眾認為這種音樂與舞蹈是無法接受的,一反過去兩年的轟動,當轟動到一個地步還要在超越它的話,大概就是暴動了,怎樣的新鮮語言讓當時的觀眾不能理解且覺得被冒犯呢?應該是Stravinsky對節奏的特殊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