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2011-06-08) 西洋音樂史(一) 第37-39講
by 張春月 2011-06-09 03:09:21, 回應(0), 人氣(1816)
第38講
威尼斯多合唱教會音樂的發展Cori spezzati 多合唱團樂曲 ,16世紀開始四聲部以上的合唱曲 ,越來越多,聲部多的時候往往它所強調的,把多聲部分成若干組,把不同的組在若大的教堂,放在教堂不同的位置上,對唱的現象,這不是什麼新鮮的發明,在教堂音樂中對唱的方式至古至今皆有,但到了16世紀由於越來越崇尚合唱更多聲部的表達 ,開始發展出合唱團,兩個.三個.四個.多到七.八個.不同的合唱團.在不同的位置,以對唱的方式來唱.
   本身如是雙合唱團,他其實組織上並不複雜,只是一種對唱的效果,在威尼斯st.mark 教堂十分流行,有些人覺得在 st,mark 教堂有五個大圓頂,所製造的崇拜位置空間,特別適合這樣的表達.
    在歐洲其他教堂有這樣空間效果的,覺對比比皆是,在所謂多合唱團的風格,不是原至於 st,mark 教堂,但在 st, mark 教堂特別受到注目,特別受到歡迎.而重要的作曲家在 st,mark 教堂所寫的樂曲也特別的有名.
   多合唱團現象威尼斯在教會音樂上,一向較前衛,很早就把樂器帶到 st,mark 教堂,在 傳統上頂多是管風琴,但在 st, mark 教堂很早就會使用各種不同的樂器,管樂.弦樂.包括木製的小號, [長的像長長的木柱子],它的吹嘴是小喇叭,[小喇叭的聲音],伸縮號.弦樂器.小提琴.和音管使用.
    在威尼斯從16世紀起為了主要教會節慶,可以有二.三十個不同的樂器,器樂家加入 ,教堂節慶崇拜中在 Counter - Reformation 之後在舊教普世教會中,音樂中強調更直接的,強烈的.戲劇化的.來打動所有參與崇拜的會眾.
   而最能夠代表這樣使用大型的樂團.合唱團.有多個不同的組合,來形成極為豐富音響,效果,極好的作曲家,是 Giovanni  Gabrieli 風琴師[Andrea 的姪子],兩位風琴師在職責裏要寫作樂曲,崇拜的樂曲,教堂樂師長代表著舊的風格,複調的傳統.在同時新的須求,器樂的加入,比較豐富多交替的音樂,是擋不住的風潮.
   Giovanni  Gabrieli為多種合唱團所寫的經文歌,往往多會使用器樂伴奏,用管風琴彈奏,通奏低音.他會為不同類型的樂器.樂器分類.一個樂曲中,有各種不同的聲部份,器樂也好,加上管風琴,繁複樂器的樂曲.
   在崇拜時所使用的大型的經文歌,Giovanni  Gabrieli 他自己出版中,把這樂曲稱 grand concerto協議,大協奏,由若干不同合唱團最後達成協議,在不同的小組,把音樂的氣鳴,演奏氣鳴,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組,若干不同合奏團,讓比此以對唱的方式後,達成協議.大型的grand  concerto 利用 st,mark 教堂空間有放著兩座大型的風琴台,各可以放小型的演奏 force 合唱團在各個不同的位子,來演奏.演唱,製造極有趣的音響效果.
   Giovanni  gabrieli  任職前期,主要以編轉自己叔叔的作品為職志,16世紀末.17世紀初期他分別出版了兩巨冊的 sacrae  sympn在oniac 神聖交響1615年早期不同演奏的force交響在一起,神聖交響,他的意思在教堂崇拜時所使用的音樂,他不只是聲樂而已他還包含純器樂的形式,器樂的演奏可以理解在 st mark 教堂從事教堂的崇拜之中有些時候來從事教堂的崇拜,商業的城市之中,多大節慶的須要,以及相應音樂的內容.
   In  Eoclesiis 在教堂中讚美主~
總譜14個,不同聲部.木小號.加上伸縮號.比較大聲的純管樂 ,四個獨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以及合唱團.四聲部合唱團,以及整個通奏  ,低音在下面,所以嚴格講起來有15個聲部,實際演出的force 可達到數十人,在威尼斯教堂,形塑了早期教堂音樂中豐富音樂的開端.
   以上是 Giovanni  Gabrieli 所寫的經文歌,是一個很典型的威尼斯發展出來的,帶有樂器團.合唱團.獨唱團.分組以後,在空間中,所形成的一種教會特殊音樂,這首曲子 Gioanni  Gabrieli 稱為grand  concerto ,大協奏,這樣很豐盛的音樂效果至然讓所有在場會眾印象深刻,這樣的風格在16世紀末,一直到17世紀初期可算在義大利地區或往北,日耳曼地區都十分流行.
   這種戲劇化的,帶有強烈對比性的,帶有器樂伴奏的所謂的教會音樂,開始豐盛起來.
    Monteverdi 在1610年代寫完 orfeo 之後,更希望能夠向外發展的時候,他為了求職在威尼斯寫下了大型的所謂的晚禱,為了特殊的禮拜,晚禱的大型音樂,將近九十分鐘以上的教會音樂,裏面包含獨唱.所謂多合唱團.帶有管樂.弦樂.的伴奏,而這樣的風格繼續延續.我們今天在 st  mark 教堂16世紀後半期整個威尼斯對歐洲音樂發展這麼大影響,帶來如此眾多風格的改變.
   今天真正有幸的聽到 st  mark 教堂的錄音,並不多,因st  mark 教堂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教堂之一,要能空下嚴肅的安靜的錄音是不容易,一年365天多有遊客的.
   Monteverdi 的晚禱1610年到 st  mark 教堂求職曲,他成功的1613年成為 st  mark 教堂的樂師長,從此以後30年左右的時間在威尼斯發展對威尼斯的教會音樂,對威尼斯世俗音樂,都有長住的影響.與羅馬音樂不同,羅馬教宗所在的地方,做為音樂的神職人員受的限制比較多點,各種世俗音樂避免沾染,這一點在威尼斯看不到此限制.
   威尼斯作曲家為了寫作方向,特殊方向而寫的經文歌較多,教會的慶典有時候是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區域,所形成出來的教會音樂.在17世紀開始對應宗教改革音樂,以及他們相應的藝術.在我們看來過度誇大,炫耀.過度繁盛的場景,比較起來,在Counter-Reformation 之下似乎看不到的顧忌.既便到了17世紀,stile antico 指的原來北方的複調音樂,老風格了,當被指為老風格,某種程度上是已經不適合,現在正流行的,仍然在教會音樂中,仍然常看到複調音樂 ,繼續存在,包含了整個教會的傳統,神聖性,莊嚴性,無論如何這種無伴奏的複調音樂和以上的特質是比較貼近的,當然複調音樂擋不住,持續低音,通奏低音的加入 ,通奏低音並不是很完美的演奏之下,上面是複調音樂,下面是仍然有管風琴豐富你的音響,這一點是很難去抵擋的.除非你有很好的合唱團,否則用樂器伴奏是可能比較合宜的取代,這樣的複調的傳統,其實依然學習作曲上來講,是唯一的法門,一直到十八世紀有名的熱爾曼的作曲家Johann Joseph Fux 為寫作複調對位法 Gradus ad parnassum[steps to parnassus.1725]如何一步步登上作曲的殿堂.把Palestrina 建立起完美的風格,教本化的方式,紀錄下來,當然做為複調音樂永遠在西方的音樂中很重要特質,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仍停留在作曲家的心中,作曲家在寫作時,眾多織體的選項 ,十八.十九世紀以後放在最高潮,最後結束時候,使用複調來豐富音樂織體,以及音樂的深度與內涵.
   複調音樂並沒有立刻消失,仍然存在,新的樂種,新的音樂織體,隨著音樂時代延伸在音樂中.
   隨著有器樂的所謂的教堂音樂的形式,開始我們越來越看到教會音樂中開始有很大的改變,從威尼斯的 Sacred Concerto 所謂的帶有器樂伴奏的經文歌,我們可以在教會音樂之中,普遍的出現,主要多為了所謂的節慶,在大的教堂裏面,我們可以使用許多的獨唱群,合唱團群,許多合唱團,加上樂器的伴奏而這樣的現象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也看到相應作曲家為音樂新的樂器force 音樂表現的 force 開始寫作 .
   並不是所有的教堂多有這麼多的演奏 force 音樂的樂師,因應新的時代音樂的希須求,也會有小型的 Concerto 簡單的可以只是數字,低音伴奏,或加上一.兩個樂器,然後加上獨唱,當然附和單旋律曲調的風格,開始以後我們從世俗的.戲劇進入教堂音樂,漸漸取代了複調音樂.十七世紀前半期,最重要的較小型的獨唱Concorto Lodovico viadana[ca.1560-1627]以及 Alessandro Grandi [1586-1630] 所作的小型的 Concort 神聖協唱曲,重要這類型的作曲家,Grandi 在 st mark 教堂 Monteverdi 樂師長之下,是副樂師長職份,st mark教堂的樂師們有自己的公司, Grandi是領導人,他和樂師長之間有些鬥爭,但並不影響 Grandi寫作風格,受到Monteverdi的影響,他有名的獨唱的經文歌,他應用當時世俗音樂發展出來的recitative 獨唱與aria的風格混合在一起,但內容是教會的經文歌的模式.在十五世紀出期 Dunstable 所寫的三聲部的,喔~妳是多麼美好的~這是用同樣的經文歌,經過二世紀改變以後,在這裡用通奏低音伴奏獨唱歌曲.
   這是教會崇拜歌曲,包含著若干樂段,極為戲劇化的表現.Grannd 所寫的獨唱經文歌, Solo Concoto 獨唱協唱曲,織體是 Monody  , O  Quam pulchra Es 喔~妳是多麼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