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2011-05-14) 西洋音樂史(一) 第27講
by 歐玉柱 2011-05-14 14:22:26, 回應(0), 人氣(3387)

27

4.

各位同學好: 歡迎各位一起來研究西洋音樂史,我們在課前所聽到的這首樂曲,是由十六世紀後半期,英國伊麗莎白女皇所統治下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我們之前談到關於在英國國教時期最重要的音樂家Willian Byrd,雖然Willian Byrd本身是Catholic,是普世教會,是舊教的,但是他在這個環境中,他同樣的為英國國教來寫作Anthem,以及為舊教寫作Mass,我們之前談到的。

 

 

Willian Byrd其實也寫了相當程度世俗的樂曲,課前所聽到的這首樂曲Though Amaryllis Dance in Green,雖然Amaryllis是一位牧羊女,她在綠草中舞蹈,從歌詞的內容,大概可以猜想到他原來的意思。

 

比較特殊的第一點,是第一次播放英文,尤其是屬於莎士比亞之後的英文,現代英文的歌曲。是我們在課程中第一次播放,播放的內容很有趣的是一個高音的獨唱加上一個弦樂團,弦樂團使用的是十六世紀很普遍的Viol,古提琴的合奏團,再當時稱之Consort,像這樣的情形叫做Consort song,以Consort合奏團伴奏的樂曲,在十六世紀的英國就已經流行。

 

相對起來英國受到歐洲世俗音樂,尤其是Madrigal牧歌的影響,香教起來較晚,且為輕微,當然,這並不表示英國人不愛音樂,他們其實從皇室到一般人其實在十六世紀人文主義的影響下,事實上形成很重要世俗音樂中產階級熱愛音樂的風潮,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和義大利這種Word-painting對於文字歌詞極劇戲劇化的表達,英國人總是有他們的個人偏好,他們對美好的旋律,簡單清晰的織體的偏好,有時透露出一點點(M。。。。。。),一種善感的表達,是他們願意的。總體而言,極為戲劇化的表達,永遠是留給義大利人來做,英國人受到的影響較晚而且較輕微。

 

他們本土所發展出來的,像剛才我們所聽到的Willian ByrdConsort song,是由獨唱的主旋律,獨唱的聲樂,加上一個Viol 古提琴樂團的型式,倒是在當時表現出來,那麼至於他音樂的整個織體,比較像複調的Motet 經文歌,聽起來是比較

(S。。。。。。) 相對起來,和牧歌比較戲劇化的,甚至有時候是比較輕浮的,比較強烈情感表達的,並不類似。

 

5.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在伊麗莎白女皇的治下,我們看到英國也與其他歐洲大陸其他地區開始有了音樂樂譜的出版,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出版是屬皇家的專利,所以在女皇的授權之下,哪一位音樂家或者音樂出版者擁有音樂出版的專利,Willian Byrd就是第一位受到皇家授權,但他自己對於這樣的特權並沒有很善加利用,他似乎專注在他的作品上比他的音樂事業來的重要。倒是他的下一位音樂出版專利者(Michael。。。),倒是很熱衷的作出版,音樂出版在十六世紀後半期的英國,是風起雲湧的時期,隨著國勢的日益增長,伊麗莎白女皇可以算是英國有史以來最英明的女皇,在她的治理之下,我們看到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雛型,也形成了有強權自然在文化上要能夠有相應的發展。在十六世紀的晚期,像Willian Byrd的十四行詩,聖詩,歌曲集的出版,到1588年才有的出版。

 

在英國同一年1588年,有一個很有趣的曲集出版,叫做Musica Transalpina,就是阿爾卑斯山那一邊的音樂,指的就是義大利牧歌集的出版,這本出版是由Nicholas Yonge出版,且不是用原來義大利文出版,而是把這些牧歌義大利原文翻譯成英文,其中有著很強烈的國族化的意思在裡面,等於說,英國現在英文要是最重要的語言,要強化英文的獨占,主導性的特質,所以將原來是義大利文的牧歌翻譯成英文出版出來。

 

其出版對於英國後來的世俗音樂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最主要的影響是激發了許多英國的作曲家是以英文的方式來寫作Madrigal,從此以後Madrigal 這個字眼,義大利文的世俗歌曲牧歌,以英文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甚至可以稱為English Madrigals 英文的牧歌,這English不只是英國,而是英文的牧歌。某種程度把義大利的牧歌文化帶到英國,乃至於當時英國作曲家開始用英文來寫作,某種程度上類似義大利文牧歌的發展,但是如我先前所講的,英國人對於歌曲與音樂,始終有他特殊的品味偏好,那種過度強烈挖心肝的戲劇性表達,似乎一職無法取悅英國人的品味,他們喜歡比較輕柔的,淡雅的,紳士的,幽默的表達。

 

6.

這其中最重要的作曲家Thomas Morley,他接續了Willian Byrd,成為十六世紀晚期英國最重要的音樂作曲家兼出版者,他寫了許多的英文的牧歌。

 

特別要注意到的,在義大利世俗音樂的發展到了十六世紀晚期,除了比較嚴肅的,強烈的,戲劇化的,藝術化的牧歌之外,事實上也不乏其他的世俗音樂歌曲的樂種,相對起來就會比較簡單容易,輕快,Homophony,好比說Canzonet,或者是Ballett,顧名思義Canzonet小歌曲,Canzonet舞蹈的歌曲。是原來從義大利原生的一些次要的世俗歌曲的樂種,是比較輕快的。一樣隨著牧歌的英文化也傳到英國來。所以英國人其實與其說他們受到義大利牧歌的影響,不如說同時有受到義大利其他類型的歌曲的種類影響,像CanzonetBallett

 

Thomas Morley很快的去應用了這一些世俗歌曲的風格在他的寫作上。除此之外Thomas Morley很善用的運用他的音樂出版的專利權,因應當時英國社會的大量需要,甚至寫作了一些教本,最有名的教本叫做A Plaine and Easie Introduction to Practicall Musicke,等於對音樂的概論,包括音樂的理論,音樂基本風格都有所描述的教本,……,從這樣的出版可以理解當時英國的大量需要, 一般的士紳,商人幾乎每個人都要被期待的要能夠演唱,或者是演奏樂曲,在茶餘飯後,或是一般社交場合中,幾乎都被期待能夠唱一些分部的歌曲或是演奏合奏的現象。如果某些人完全沒有辦法做這些事情,會被視為家庭教育無可想像的狀態。這是在十六世紀末期英國一個很有趣的風尚。

 

Thomas Morley所出版的音樂概論教本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從最基本的認譜,記譜,到基本的三,四聲部的寫作,都有所介紹。從教本中便可看出當時社會的需要。

 

當然Thomas Morley的寫作更顯現了英國人對於樂曲的偏好,他的歌曲中除了牧歌之外,更膾炙人口的樂曲是,他模仿義大利人的比較輕快的世俗越曲樂種Balletto型式,這整型式跟牧歌並不一樣,它是非常的Strophic,有很多段歌詞,和牧歌的(S……),從頭到尾就是一段歌詞,一段音樂的演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往往每一段都會反覆,極為輕外。更重要的,和它這種舞蹈特徵特別相互輝映的,再每一段結束的時候,會有完全沒有意思的fa-la-la的附歌,這種附歌帶有一點點對位的織體,與主要段落的織體相互輝映,可以說是這類型的歌曲在英國的另外再次的復興,在義大利我們之前並沒有特別介紹,最重要的作曲家寫此樂種的作曲家(Carlo Gesualdo??),那麼在英國最重要的作曲家Thomas Morley,叫做Thomas Morley,好!我們來聽一下Thomas Morley以英文寫作的Balletto,是模仿義大利世俗歌曲的一種型式My bonny lass she smileth,我的愛人啊~ 他正微笑著。

 

7.

Thomas Morley- My Bonny Lass She Smileth (Balletto)

">

 

 

8.

以上就是Thomas MorleyMy bonny lass she smileth我的愛人啊~ 他正微笑,這一首Balletto,可以明顯看到它是以一種疊歌式的,每一段歌詞是兩段,每一段都有反覆,重要的是反覆在每一段的結尾時候,會出現fa-la-la附歌的段落,特別有趣的地方,他還會做一點拍子的轉換,從雙拍子轉到三拍子的段落,也是這類型樂曲常見到的情形。

 

Thomas Morley另外一個很有名的Balletto叫做Now Is the Month of Maying現在是五月的季節,相信各位同學應該不容易在網站找到他相關的歌曲,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多去聆聽。

 

Thomas Morley- Now Is the Month of Maying (Balletto)

"> 

 

在世紀交替的時候1601年,英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出版- The Triumphs of Oriana(Oriana的勝利) ,是紀念伊麗莎白女皇的在位與國勢昌隆,特別用一個女神來隱喻伊麗莎白女皇- Oriana的勝利,是一本譜集,保含了二十五首的牧歌,分別由當時二十三位英國作曲家來寫作,更重要的是在每一首牧歌的結束,都有一句相同的歌詞long live fair Oriana意思就是Oriana要長命百歲,萬歲的意思,Oriana搖指伊麗莎白女皇。

 

這本譜集的出版,某種程度我認為代表整個英國的國勢,以及相應的文化的昌聖,沒有國勢,強烈經濟,政治的力量,音樂是不可能發展的,在伊麗莎白女皇的治下,可以看到很典型豐聖的時期,很難在英國歷史中找到更有文化,熱愛音樂的時期,在當時作曲家的繁茂,出現了也是在英倫中少見的現象。

 

Wikipedia- The Triumphs of Oriana譜集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Triumphs_of_Oriana

 

9.

而譜集中又以Thomas Weelkes所寫的As Vesta這首牧歌,可以算是在The Triumphs of Oriana(Oriana的勝利)中最有名的牧歌,這首牧歌也代表著眾多英國作曲家中,最受到義大利牧歌影響的一個趨勢,一般來講英國人受到義大利牧歌的影響稍微淡一點,晚一點,其中大概只有Thomas Weelkes可以算是最受到義大利牧歌風格Madrigalism影響,裡面對於每個字特殊的描述,比如在小山丘上,快速的跑下來,falling掉下來,下山……這些特殊的字眼,他很精細的作相應的描述,但是整體而言,英國人那種愛好幽默,比較輕淡的特質,仍然在Thomas Weelkes作品之中還是有看到這樣的傾向。

 

以下我們來聽一下,這首英文的牧歌,來自Triumphs of Oriana(Oriana的勝利)牧歌集之中,最有名的一首叫做As Vesta (As Vesta was from Latmos Hill descending)As Vesta是指女神啊,女神從山丘上下來種種發生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10.

我們先看一下這首Thomas Weelkes- As VestaAs Vesta是一個女神,她從Latmos山丘上下來,descending是下山的意思,特別看到他是用一個下行的音形,來隱喻下山的意思,這樣的手法在義大利文的牧歌中所在多有,而英國人受到這樣的影響,也有類似的表達。六聲部的樂曲,可以看到十六世紀後半期以後,複調樂曲的主流,好!我們就一起來聽一下。

 

Thomas Weelkes- As Vesta (As Vesta was from Latmos Hill descending)

">

 

歌詞

As Vesta was from Latmos Hill descending,
She spied a maiden queen the same ascending,
Attended on by all the shepherds swain,
To whom Diana
s darling came running down amain,
First two by two, then three by three together,
Leaving their goddess all alone, hasted thither;
And mingling with the shepherds of her train,
With mirthful tunes her presences entertain.
Then sang the shepherds and nymphs of Diana
Long live fair Oriana

 

好!以上就是Weelkes所寫的As Vesta was,特別注意到在樂曲的結束,全部在唱long live fair Oriana,為伊麗莎白女皇來道萬歲,歌頌在當時是很普遍的,也是譜集真正的目的,祝賀伊麗莎白女皇。過程之中,不乏看到作曲家種種的巧思,尤其是以六聲部的織體,作各種不同的分組,把歌詞的意思巧妙的表達,這些隨行的女僕,First two by two開始先是兩個兩個走著,就用兩個聲部來唱,then three by three together就用三個聲部來唱,最後Leaving their goddess把女神自己留下來all alone只剩他孤單一個,然後就剩一個聲部,象徵女神孤單一個的手法,諸如此類Word-painting的效果,在這首樂曲中顯現出來。整體而言是描述鄉野牧歌的特質,和義大利人極具情續的表達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以上對於在英國十六世紀的世俗歌曲的發展,我們就講到這裡。

 

11.

課程的最後,我要對這幾節,這一週的課程,十六世紀的世俗歌曲的介紹做一個總結。

 

一、十六世紀的世俗歌曲的最重要的中心以及影響最強烈的,當屬義大利人的Madrigal,以及相應的後續的影響,Madrigal可以算是以及其他地方話來形成世俗歌曲的樂種,對於十五世紀以降人文主義持續的增強,影響音樂的反應。

 

二、那麼至於在樂曲中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在義大利人的牧歌之後,像Willaert這樣的作曲家之後,我們看到越來越朝著戲劇化的表達,導致(影響)在下一個世紀初期,歌劇的發展。

 

三、牧歌隨著曲集的出版,顯現出來社交性的歌唱,高唱不是為了大眾,而是演唱者自己和大家娛樂的時尚,逐漸的到十六世紀結束,風尚也漸漸退燒了,但是,在英國來講,卻一直保留這樣的習俗,一直到至今仍然是如此。

 

以上,對於十六世紀世俗歌曲介紹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