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音樂美學第24講
by 黃靖鈞 2013-04-15 23:28:17, 回應(0), 人氣(967)

第24講(黃靖鈞93110041)


交互同步是人與人互動連結的基本方法,若缺少交互同步能力,人無法察覺他人內在的許多訊號,這是自閉症與閱讀障礙症生成的原因。

Musicking運用到大腦所有層次的神經結構,促成彼此互動聯結。如欲治療自閉症,音樂與自閉症之間的關聯是可以探討的。

Wallin's Hypothesis

Wallin的音樂著作「生物音樂學」寫道「音樂的曲調與人類的神經生理物質之間有morphism作用」

morphing係相應動態的同步改變現象,例如,電腦動畫經常使用把人的模樣逐漸改變成另一個人的效果,或是嬰兒頭部隨通過母親產道而伸縮頭圍。

人類腦神經系統會隨著音樂出現類比反應,亦即音樂會演奏者與聽眾神經系統內部狀態會和聲音本身之間呈現相類比情形。玩電腦音樂者亦有同樣情形,將所有高低大小聲音錄下置入試播圖,即可看見許多高低起伏線條。

音樂對人腦的神經系統會造成類比的morphing效果,亦即音樂流等同於人腦造成的神經流。人腦皮質活動檢測,磁性的神經電流會與所聽到的聲音,會與聲音順序有直接關係,即所謂「morphing」或「morphism」的類比效果。

人腦的某些特定區域所記錄的活動模式與音高與音的順序之間,是種完全吻合的狀態。由此可知,這些區域專司音樂,此區域的腦神經具有追蹤音樂序列走向的能力。

Wallin's Hypothesis暗示當兩人一起musicking,會具有相同神經模式,因為人腦神經系統會對音樂產生morphing效果,既然兩人作相同動作,兩人的神經系統應會類似,如第三者也聽,其神經系統運作模式應與其他兩人相似,如全村莊都聽同樣音樂而跳起舞,整個村莊應會具有單一音樂活動的神經模式。

人是各自獨立個體,聲音溝通的可能性係因各自獨立的神經系統皆由相同模子製造出來,因此所有神經系統均能與相同的聲音模式相互調和。

運動系統與聽覺系統可以相互調適,人聽到什麼,均可以運動作出相同的聲音。這並非基因造成的能力。

人天生能對其他人的聲音作同步動作,尤其尚未滿月的嬰兒均可以輕易抓住許多聲音,六個月左右,辨識範圍開始縮小,這些聲音以具有語言特質聲音的辨識力最好。如聲音非來自母語,嬰兒會有充耳不聞的反應。此乃語言學上所謂「為何嬰兒學習語言的能力特別好」的原因。此謂嬰兒會按照其語言環境調整自身發音和聽覺系統。嬰兒能對許多聲音作反應,經歷學習過程,逐漸對母語以外聲音不再反應。主導這種調整聲音的現象,也出現於許多公共場合,不同大腦會將彼此的意象相互連結在一起。

上開現象證明,Wallin's Hypothesis論點未必正確。

雖然音樂比語言更能夠跨越文化藩籬,但始終保有音樂特色,某一文化的音樂對於另一文化,可能是種噪音,無法促成同步效果。多元文化之中,如美國、印度,不同的次團體會藉音樂來區別彼此,此即所謂「次文化」,音樂即文化的區別。庫克關於「音樂行為」即談論此點。

Wallin's Hypothesis可以修正為,對於那些具有共同音樂文化下的個體而言,音樂的流動和神經的生理物質間具有強烈且有系統的相似性,亦即以類比性談之。這些個體的大腦可以產生緊密關聯,在這些個體共同參與音樂時,便形成一群可以感同身受的團體。以南非新國歌「天佑非洲」為例,一群人產生連結作用的效果,一種大家能夠同樣感知的音樂文化,唱歌的過程中,因為音樂而達到相同神經狀態。此即修正Wallin's Hypothesis後所得結論。


Meme:文化基因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談論到Meme,指出社群決定社會文化基因的生存及滅絕,Meme存在於公共情緒表達空間,其存在與否,端視是否符合團體情緒與表達的需求。

Hypothesis:Meme的生存,亦即Meme若能符合某社會團體彼此連結的需求,它就會存在。

某一文化產物如在社群之中無法產生任何連結作用,亦即大家對它缺乏反應,它便無法存在。

遠古時期的一群聰明類人猿一起Musicking時,他們之間開始出現連結,而連結作用正是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之間最主要的區別。透過一起Musicking的社群活動社會化過程,這群apes逐漸演化成原始人類。

上開論點對於「音樂之於人的重要性」、「音樂之於人類感知的世界」起了有趣的關聯。

Musicking的過程中,人類的整個身體可以將個別的神經系統連結成同步化的社會團體,此乃以Meme的觀念討論人類社會如何形成?

以Meme這個名詞討論臺灣有哪些Meme?哪些Meme為此文化下的人所認同並且有傳承的效果?哪些Meme有危險或已經或可能滅絕?哪些Meme可以繼續生存?臺灣社會的Meme是否豐富多元?或者只仰賴外來的Meme,且不斷地快速被淘汰。這些都會影響到這片土地上的人群間如何生活在一起,如何協調?如何溝通?如何連結?對文化上基因的承傳需要大家多去考慮。

Meme一詞自近年來道金斯開始探討起,音樂的歷史是偉大音樂家的編年史?或是個別人類對於音樂感知的接受的歷史,貝多芬音樂之所以續存,係其音樂仍能夠為這時代的人感知、共鳴及連結,貝多芬造成的Meme係強大的文化基因。

至於文化人究竟如何看待其他有生存危機的文化基因,頗耐人尋味。

對於臺灣的傳統音樂生存發展問題,是否應該使用西洋經典音樂的方法觀之,值得大家思考回應。


班頌的「貝多芬的耳砧」第三章「螢火蟲」

談論動力學與大腦狀態

尼采說,物理學家、哲學家什麼都不懂,除非他們懂得如何學會跳舞。

尼采十九世紀後半期的哲學家,對音樂的感知,是極為重要之一人,認為音樂舞蹈的節奏,是人類認知這世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生物系統最基本的本能是「簡單且重複的節奏」。

夜裡螢火蟲同步閃光,從個別閃光到所有螢火蟲一致閃光。

兩個鐘擺的理論,當兩鐘擺擺盪到一致節奏,消耗的能量是最小的。

手指實驗,擺鎚往下調快,原先可以與擺鎚反向運動之手指,會被迫與擺鎚同步擺動。同步擺動,對所有生物而言,是感知能量交換的重要關鍵。此現象說明,無論是單獨個體或者是一群人製造各種節奏模式,一旦大家一起作某些節奏動作,即變成一個封閉系統,它能夠允許作某些有限條件的節奏模式,而不允許各自作節奏。

交響曲可以改編成一個人彈奏或者由多人多聲部演奏。非洲黑人打擊複節奏打擊樂,各自打鼓卻展現單一旋律。

許多音樂形式,可輕易由一樂手或多樂手共同演奏一首樂曲。

獨立個體可以在大家一起互動節奏的過程中,產生相同的動態現象。如左右手打拍子實驗。

佛朗明哥舞蹈喜以兩舞者交替打交替拍子。

兩個不同運動系統之人,之所以能夠連結彼此的行為,與人能夠感知身體動作及控制肌肉關節,關係密切。兩人之間連結作用產生相同動態,就像同一身體的連結作用,正像「交互同步」或兩人羅漢「自體同步」現象。

動作者的抽象連結機制會作用到心理空間,一人身體與他人連結後會等同他人身體。如雙人舞。

指揮家伯恩斯坦的例子。與對方互為主體現象。

大腦聯結時集體狀態:

兩人一旦產生交互作用後,會形成某種程度依存關係,行為會彼此影響,使得兩人大腦狀態不再是個別狀態的平方比關係。

一群Musicking團體中,集體神經狀態的空間接近於團體中一位典型代表(一般而言是指揮)的神經狀態。每位樂手須主動追蹤與揣摩整個樂曲結構。每種樂器均須有該樂器之完整聲部,才能達到集體同步效果。

音樂結構組織和社會結構組織的關係

樂團或合唱團中扮演的角色與人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相似,社會對人的種種規範限制與音樂演出之中,人類扮演音樂活動的角色相類似,音樂對音樂演奏者的嚴格限制是音樂的特別之處。音樂的角色與社會的角色之間普遍共通點,讓社會音樂型態與結構和社會的整體型態與結構產生關連。

人類所有重要儀式皆需要音樂,音樂與儀式之間有何重要關連,音樂的產生讓大家產生新的狀態、聯結乃至新的社會關係的建構,係人類社會的獨特現象。

社會與Meme的關係,一個社會具有它的有機整體性,是一群人相互聯結作用以後的整體,社會亦可稱為超級大腦,所有Meme都存在這大腦之中。

集體行為及意向

東歐人民會對樂團最好的演出作出同步鼓掌,以示崇敬和熱情。以觀察錄音研究結果,隨機掌聲頻率較同步高兩倍,音量也較大;同步鼓掌音量較小。聽眾因而陷入兩難,兩種表達意向,相互擺盪,無人主導,是自然發生的集體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