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2011-04-03) 西洋音樂史(一) 第9講
by 黃苑玲 2011-04-03 17:05:22, 回應(1), 人氣(3630)

1. . Gloria   聆聽 Guillaume Du Fay 所作複調彌撒的段落

2. Polyphonic Mass  西洋音樂中從早期即有.secrate music教廷音樂(最主要)與世俗音樂佔極重要的地位.教儀音樂於教堂中演唱.中世紀上教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民生活和教會活動息息相關. .教儀音樂於教堂執行『領聖餐』彌撒儀式進行中演奏.彌撒程序進行開始儀式 1. 進堂曲 (Introitus) 2. 致候詞 3. 垂憐曲 (Kyrie) 4.光榮頌 (Gloria) 5.集禱經 (Collect)

儀式進行時均以彌撒單音教儀音樂進行。

通用彌撒的音樂形式在15世紀前1420.即有複調化的發展polyphonic.有一些音樂段落發展可看出作曲風格的些許改變.

例如Machaut 的彌撒作曲就是一個改變風格的例外.

15世紀時.專業音樂家們為了豐富音樂結構.有了運用內在機制將通用彌撒發展成前後協調一致大型作品的想法.Dunstable 和英國作曲家LEONEL POWER1445)曾有如此相同看法.2個部分到5個部分的聯結:

因為在教會禮拜通用彌撒儀式過程中包括五個部分加上讀經Epistle的部分:Kyrie.Gloria.Credo.Santus.Agnus Dei希望前後加以聯結. 發展的動機是音樂家們希望使龐大複雜的音樂形式前後連貫. 只要常規彌撒的全部5大部分都用同一種風格創作,既能產生某種音樂統一感,並使彌撒曲的不同段落之間具有明確而可以聽出的相互音樂關係

3 Plainsong mass and Motto mass

第一種聯結類型即是Plainsong Mass素歌彌撒.將原有彌撒相對應的旋律作為Tena聲部基礎.各個樂章之間可能沒有關聯.

第二種類型式Motto Mass 每個開始樂章都有相同的動機旋律主導.如果有5個樂章就有類似的動機聯結.命名時即以Head-motive 開始發音為命名.例如Ockeghem Missa mi-mi. 

4.Cantus-firmus Mass

第三種.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發展 Cantus-firms masstenor mass)定旋律彌撒:

每一樂章有同樣旋律在同一聲部.Tenor 一致.即可在樂章中產生聯結. 15世紀的一大成就最切實可行的方式是在每段中用同樣的主題素材形式。

Cantus-firms取材有多樣性,例如Chant 聖歌.或從複調世俗歌曲polyhonic secular song 或者有時作曲家會使用同樣的起首動機.

開始是在英國後來在歐洲大陸發展出普遍形式.直到15世紀中期.亦在Cantus-firms 使用.因為世俗歌曲polyhonic secular song常有恆節奏的反複.就像motet 亦有同樣的反複.可令人印象深刻.但在速度上.可能會變慢.以符合作曲家需要.或者是其他聲部的沿用.即稱為cantus imitation mass.

最有名的例子是L'Homme armeThe Armed Man)鐵甲武士.因其主音跳動旋律活潑有助於tena聲部突出及具有Burgundy公爵號召十字軍東征的精神象徵.常被作曲家沿用.依定旋律發展出不同的複調彌撒.彼此較勁.

課程中聆聽L'Homme arme

 

15世紀作曲家嘗試把常規彌撒的複音配樂作為音樂整體發展形式. 希望使龐大複雜的音樂形式前後連貫.常規彌撒的全部五大部分都用同一種風格創作,產生某種音樂統一感,即可使彌撒曲的不同段落之間具有明確而且可以聽出的相互音樂關係

Du Fay曾將自己於Burgundy時期的作品Se la face ay pale複調法文ballade敘事歌(HWM Example 8.6 and NAWM 36a)寫入Cantus-firms. Missa Se la face

定旋律在幾個樂章內或樂章的段落內以不同速度聽到。3次聽到定旋律,因用了比例法,將節拍加長,因此第三次聽到時旋律才易於辨認。終止時(Amen)樂句形成典雅的melisma花腔旋律。周密計算曲調的反覆陳述使Gloria《榮耀經》具有一種特定形式,這種形式由於在定旋律每次進入之前都有二重唱而變得更為引人注目。關聯性和整體性完美的結合在Du Fay的經文歌:《Nuper rosarum flores(百合花開之聖母堂.1436紀念建築重建完成時依當時教皇要求所作.上一段課程8曾講述)這首四聲部恆節奏經文歌中亦可聽到比例規則的變化:經文歌的一個特點是定旋律,即獻堂彌撒中的進行經由兩個的固定聲部相距五度唱出,兩個聲部的進入錯開並且用不同的時值使定旋律在幾個樂章內或樂章的段落內以不同速度聽到,而最後時以Amen)為同時結束。總的節奏比例以及許多細節都與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設計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按照古代專論中所述的「音樂比例」而設計的大教堂的圓頂的比例精確相符。顯示作曲家推崇聖母堂重建係依據古代建築比例完成而發展出新的外貌(歌德式改建為圓頂..一如自己對音樂的期許。

最後 Gloria樂譜可看出第一段的獨唱.第二段的二聲部織體.之後tena聲部進入。

回應(1)

1. . Gloria   聆聽 Guillaume Du Fay 所作複調彌撒的段落

2. Polyphonic Mass  西洋音樂中從早期即有.sacred music 聖樂(最主要)與世俗音樂  佔極重要的地位.教儀音樂於教堂中演唱.中世紀上教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民生活和教會活動息息相關. .教儀音樂於教堂執行『領聖餐』彌撒儀式進行中演奏.彌撒程序進行開始儀式 1. 進堂曲(Introitus) 2. 致候詞 3. 垂憐曲 (Kyrie) 4.光榮頌 (Gloria) 5.集禱經 (Collect)

儀式進行時均以彌撒單音教儀音樂進行。

通用彌撒的音樂形式在15世紀前1420.即有複調化的發展polyphonic.有一些音樂段落發展可看出作曲風格的些許改變.

例如Machaut 的彌撒作曲就是一個改變風格的例外.

15世紀時.專業音樂家們為了豐富音樂結構.有了運用內在機制將通用彌撒發展成前後協調一致大型作品的想法.Dunstable 和英國作曲家LEONEL POWER1445)曾有如此相同看法.2個部分到5個部分的聯結:

因為在教會禮拜通用彌撒儀式過程中包括五個部分加上讀經Epistle的部分:Kyrie.Gloria.Credo.Santus.Agnus Dei希望前後加以聯結. 發展的動機是音樂家們希望使龐大複雜的音樂形式前後連貫只要常規彌撒的全部5大部分都用同一種風格創作,既能產生某種音樂統一感,並使彌撒曲的不同段落之間具有明確而可以聽出的相互音樂關係

3 Plainsong mass and Motto mass

第一種聯結類型即是Plainsong Mass素歌彌撒.將原有彌撒相對應的旋律作為Tena聲部基礎.各個樂章之間可能沒有關聯.

第二種類型式Motto Mass 每個開始樂章都有相同的動機旋律主導.如果有5個樂章就有類似的動機聯結.命名時即以Head-motive 開始發音為命名.例如Ockeghem Missa mi-mi. 

4.Cantus-firmus Mass

第三種.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發展 Cantus-firms masstenor mass)定旋律彌撒:

每一樂章有同樣旋律在同一聲部.Tenor 一致.即可在樂章中產生聯結. 15世紀的一大成就最切實可行的方式是在每段中用同樣的主題素材形式。

Cantus-firms取材有多樣性,例如Chant 聖歌.或從複調世俗歌曲polyhonic secular song 或者有時作曲家會使用同樣的起首動機.

開始是在英國後來在歐洲大陸發展出普遍形式.直到15世紀中期.亦在Cantus-firms 使用.因為世俗歌曲polyhonic secular song常有恆節奏的反複.就像motet 亦有同樣的反複.可令人印象深刻.但在速度上.可能會變慢.以符合作曲家需要.或者是其他聲部的沿用.即稱為cantus imitation mass.

最有名的例子是L'Homme armeThe Armed Man)鐵甲武士.因其主音跳動旋律活潑有助於tena聲部突出及具有Burgundy公爵號召十字軍東征的精神象徵.常被作曲家沿用.依定旋律發展出不同的複調彌撒.彼此較勁.

課程中聆聽L'Homme arme

 

15世紀作曲家嘗試把常規彌撒的複音配樂作為音樂整體發展形式希望使龐大複雜的音樂形式前後連貫.常規彌撒的全部五大部分都用同一種風格創作,產生某種音樂統一感,即可使彌撒曲的不同段落之間具有明確而且可以聽出的相互音樂關係


Du Fay曾將自己於Burgundy時期的作品Se la face ay pale複調法文ballade敘事歌(HWM Example 8.6 and NAWM 36a)寫入Cantus-firms. Missa Se la face

定旋律在幾個樂章內或樂章的段落內以不同速度聽到。3次聽到定旋律,因用了比例法,將節拍加長,因此第三次聽到時旋律才易於辨認。終止時(Amen)樂句形成典雅的melisma花腔旋律。周密計算曲調的反覆陳述使Gloria《榮耀經》具有一種特定形式,這種形式由於在定旋律每次進入之前都有二重唱而變得更為引人注目。關聯性和整體性完美的結合


Du Fay的經文歌:《Nuper rosarum flores(百合花開之聖母堂.1436紀念建築重建完成時依當時教皇要求所作.上一段課程8曾講述)這首四聲部恆節奏經文歌中亦可聽到比例規則的變化:經文歌的一個特點是定旋律,即獻堂彌撒中的進行經由兩個的固定聲部相距五度唱出,兩個聲部的進入錯開並且用不同的時值使定旋律在幾個樂章內或樂章的段落內以不同速度聽到,而最後時以Amen)為同時結束。總的節奏比例以及許多細節都與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設計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按照古代專論中所述的「音樂比例」而設計的大教堂的圓頂的比例精確相符。顯示作曲家推崇聖母堂重建係依據古代建築比例完成而發展出新的外貌(歌德式改建為圓頂..一如自己對音樂的期許。

最後 Gloria樂譜可看出第一段的獨唱.第二段的二聲部織體.之後tena聲部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