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第一次學習目標
by 林煜迪 2012-08-02 20:46:08, 回應(0), 人氣(1162)

新聞發佈會中記者提問技巧簡析

       提問是新聞採訪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記者採訪成敗與否的重要因素,也是新聞記者獲取新聞事實並開掘新聞價值的一種重要途徑。美國新聞學者傑克?海敦在《怎樣當好新聞記者》一書中說:大約90%的新聞是部分或全部地在訪問——也就是以向人提問題爲基礎的。由此可見提問在新聞採訪中的重要程度。而與一般性 的採訪提問相比,新聞發佈會具有時間短、機會有限和現場提問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記者個人而言,精彩的提問是對其思想與業務水平、政治立場、社會活動能力的綜合檢驗;對於記者背後的媒體而言,高質量的提問能清晰地表達該媒體的立場和觀點,並爲媒體獲取有價值的獨家新聞,從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公信力。

    一、突出重點,會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新聞發佈會是一個在規定時間內對記者提出的重大問題進行集中回答的特殊場合。在這種特殊場合記者就不應該再提出一些有資料可尋的問題,翻閱資料是他們的課下作業,不應該再拿到這裏讓發言人解答。對於發言人已經回答過的問題,即使不是在此次發佈會上做的回答,記者都不應該把它拿出來再 次進行提問。這就提醒記者在會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避免在會上提出重復的問題。

    二、把握主題,提問要有針對性
      聞發佈會的策劃流程是先選定主題,再根據主題來確定新聞發言人。因此,記者應全面瞭解此次發佈會的主題和新聞發言人,再來準備問題並進行提問。此處的針對性是指記者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針對合適的物件提出問題。    “針對合適的物件提出問題是指記者應針對此場發佈會的發言人提出問題,而不應該將所提的問題交給在座的其他人來回答。

    三、問題具體準確化,提問開門見山,不拖泥帶水 
 
新聞發佈會是記者獲得重大新聞的理想渠道,也是新聞競爭的重要場所。它一般是在規定的地點、時間進行的。因此,在事前對各項事務都會有周密的安排,而且參加的記者人數衆多,新聞發言人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記者的衆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允許記者像平時的人物採訪一樣,與被採訪者平心靜氣地坐下娓娓而 談。因此,記者在新聞發佈會之前應將想要提問的問題設計得儘量準確、具體化,

    四、講究禮節,提問前對發言人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讚揚
        記者進行新聞採訪的目的是能夠獲得盡可能多的新聞素材。在新聞發佈會這種既正規又隆重的場合,採訪記者集廣大受衆、所在媒體和個人於一身,他的採訪行爲是大衆傳播與人際傳播的有機結合。然而就個人而言,新聞發佈會上記者與發言人之間的現場對話,筆者認爲更多的是一種人際傳播。在這種短暫的人際傳播中,記者 如何給新聞發言人以好的印象進而獲得更多的新聞素材顯得尤爲重要。

      印象是認知主體在腦中産生的對認知客體的形象。能否形成好的印象不但取決於認知主體,同時也決定於認知客體。具體到新聞發佈會上,認知主體——新聞發言人通常被稱爲制度人,因爲他代表著一種新聞發佈機制,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任何一個發言人,首先是一個自然人、普通人,也具有普通人的心理特徵。而作 爲認知客體的記者完全可以運用語言這一要素,對發言人給予一定的肯定和讚揚來提升自己的人際印象,想必對提問的效果會有一定的幫助。  但要注意的是,記者對發言人的肯定和讚揚應該是適度的,有時過度的讚揚會引起發言人的反感。

    五、注重實踐,培養記者的臨場發揮與應變能力

    新聞發佈會是一場開放的、有衆多記者參加的發佈會,每一位元記者在會前都會做好案頭工作,充分準備好會上將要提問的問題。這就難免會出現有關同一事件的問題重復提問,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記者認爲發言人對於自己想要得到的資訊還沒有給予具體、清晰的回答。要想挖掘深度的新聞資訊,卻又不能重復提問 時,記者該怎麽辦呢?這種情況就充分考驗了記者的臨場發揮和應變能力。

    新聞發佈會上記者的臨場發揮,實際上是其平時經驗積累的結果,也是其業務素養的表現。而記者如果沒有一點兒應變能力,不能迅速及時地調節自己的狀態,不僅會傷害到自己的身心,也會給採訪工作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記者在新聞工作中應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這種能力。

                                        

附文

六大提問技巧

1. 一次只問一個問題, 密免問題中又夾雜子問題。

2. 問題中間,停頓10 sec.

3. 學習傾聽,不要誤解對方意思。

4. 後續追問若對方回答後,你馬上問另一個不相關的問題,對方會認為你不重視他的回答,只是想問問     題。若一直追問相同的問題,對方會感覺被問口供。最好可以運用『口語鼓勵』,如:我不是很瞭解這件事情,能不能請你再說多一點?、那之後又發生什麼事?、那個人又出現了嗎?,並以尾音下降方式結束談話。

5. 相問題架構成一套劇情框架,由粗到細,淺到深提問。

6. 記得道謝'下次你再提問時將會獲得更多更細的答案。

 

 

 

 

 

 

 

 

 

 

 

 

 

 

 

 

 

 

 

 

 

新聞採訪中回答的藝術

在採訪中,由於被採訪者常常不滿足於僅僅作為信息提供者,他們希望有更多的交流和溝通,也會提出問題給記者。那麼,記者如何應對這些問題,體現出的就不僅是自身的採訪技巧,而且也是記者的工作方式和新聞業務理念的差別。


採訪對象的問題

一般來說,在新聞採訪過程中記者通常會遇到這樣幾種典型的提問:


1.
詢問來意型你是怎麼找到我的?
  除了專業和記者打交道的如公關、宣傳部門,或重大事件的直接當事人,普通人見到記者的時候,他(她)都會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記者要採訪我?或者記者的目的是什麼?他來這裡是想傷害我、讓我困惑,還是來幫助我?他們提出這些問題是希望得到兩個層面的回答:第一,這種採訪關系是在怎樣建立起來的,是什麼事促使你們建立採訪關系,他(她)本人與你要採訪的內容有什麼關系﹔第二就是怎麼找到他本人,也就是他問題中的”——記者和”——採訪對象本人,是怎麼建立關系的。針對第一層疑問,記者要表明的,就是採訪目的,因什麼事採訪;對於第二層疑問,記者要回答的就是採訪關系建立的非偶然性,給採訪對象一個對該問題談話的理由。

  這些問題是採訪對象在採訪開始前提出的,採訪對象會衡量自己的收獲和向記者透露其尋找的信息所帶來的損失。如果回答不好,那被採訪者就會拒絕或者把懷疑一直保留到採訪結束。而記者則努力向消息來源展示其通過揭露信息將會得到的報償——公開、尊敬、以及棄暗投明的感覺。


2.
試探型: “對於這個問題,你知道多少?
  如果採訪某一方面的專業人士,通常會遇到這樣的提問。他們會問他有足夠的能力嗎?他成熟嗎?值得信賴嗎?或者他會理解或誤引用我的話嗎?在這些問題的背后,被採訪者一方面想知道記者對該問題了解多少,有多高的理解能力和可信度﹔另一方面,他也在尋求雙方共同的話語空間。

  信息互動是需要共同信息空間的,互動雙方擁有的共同信息越多越便於溝通。因此,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記者就沒有必要表現得謙虛,我對這個問題知之甚少,還向您多多請教之類的開場白就顯得不太合適。要知道被採訪者是沒有工夫從基本知識講起的,而且,他也會懷疑記者傳遞信息的可靠性。在面對記者提問的時候,他(她)要麼避而不談自己專業化的理解,隻說出一般化的理解,但這些東西肯定不是記者想從他們那裡得到的。
  因此,面對這樣的疑問,記者要表現出自信,如婉轉地回答:我在這個領域已經做了兩年報道工作了。另外,也可以將自己知道的專業知識簡單說一下,有時候提出幾個你熟悉的專業人士和他們的工作也會很有成效。
  除了專業領域報道,在調查性採訪中,被採訪者的這些問題通常會是回避採訪的借口,那就應該以更策略一點的方式說出你知道的情況。如說出一些你知道,而且被採訪者也可能會知道的情況,使得被採訪者無法回避你提出的問題。

3.
交流觀點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被採訪者有時候在表明自己認識或者立場的時候,可能就會反問記者的觀點。這通常會讓很多記者感到為難:如果說這不是給我回答的,避而不談,可能就會讓被採訪者失去談話的興趣 ﹔有記者則把自己的觀點、立場和盤托出,希望達到交心的目的,這又在無形中影響了被採訪者。

  

 

卡爾·伯恩斯坦說,好記者是好的傾聽者。但很少有消息來源會與一位不稱職的、只知道利用他人的記者交談。所以,記者在採訪中也有必要就一些採訪對象提出的問題談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記者此時的回答應該盡量客觀、中立,以引導被採訪者表達自己觀點為根本目的。

4.
主動詢問型別人說了些什麼?
  被採訪者便不僅是一個信息提供者,而且還是一個主動的信息尋求者。由於個人掌握信息的有限性,而記者在公眾面前常常扮演著媒介代言人角色,他們經常會向記者那裡尋求信息,即使是在採訪過程中也是如此。有時候,記者保持中立的立場、客觀的態度便顯得尤為重要,不能為討好或取得一方的信任而將不太確切的信息告訴給採訪對象。


5.
自我保護型
   
報導了這些對我會產生什麼影響?被採訪者不能確定自己的話經過報道后會對自身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種疑問的提出會採訪開始前,也會在採訪結束以后。面對這樣的疑問,記者不能因為採訪素材已經得到而忽視被採訪者疑問,或者以一句沒事來敷衍。如果有需要,專業的記者通常會告訴被採訪者他們有四種選擇:真名並可以引用原話﹔使用化名﹔不具名,隻引用事實部分﹔隻做幫助理解事實。同時記者也會表示自己的要求,如我希望還是出真名,和對一些話的直接引用,這樣您的觀點會更明確等。


二、好的記者應該是會問能答

要實現採訪過程中的良性互動,形成良好的談話氛圍,筆者認為在採訪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值得重視。

1
、主動溝通

採訪是基於信息交流的互動,在把握採訪目的基礎上,記者也可以適時地給被採訪者提供一些信息,來實現雙向溝通。以擅長採訪著稱的意大利記者奧莉婭娜·法拉奇在職業生涯中,曾向世界各地領袖們問了其它記者不會問的問題,但她採訪成功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她擁有營造親密關系的天賦,有記者評價她說,她給人一種印象,她會告訴你任何東西,因此,你會感覺到將全部情況告訴她是安全的,或者應該是安全的。

2
、隨機應變

被採訪者的提問是採訪中很重要的信號,暗示出他們的疑問、懷疑或者試探等心理狀態,這通常會形成採訪話題進程的轉折點。這就要求記者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來化解這些溝通中的危機,而不能一直按著自己的採訪提綱走下去。有時候因人的思維方式的差別,記者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提問思路,來適應被採訪者的思維方式。

3
、目標明確

記者在採訪中明確自己的職責。如果被採訪者是好辯論的,在提出有爭議性的問題的時候,哪怕你認為他們的觀點是明顯錯誤的,都應該保留自己的觀點,因為被採訪者是信息的提供者,不是你的說服對象。記者是觀點的記錄者。

4
、培養專業素質

記者在做採訪前要有充分的准備,不管是專業採訪還是調查採訪,對採訪內容和採訪對象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很重要。有了這個前提,採訪才能有一個信息溝通的平台。不然,如果記者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和採訪對象都一無所知,那採訪者便覺得很難與記者取得溝通,會提出更多的問題,而記者便會失去採訪的主動權。

三、兩種不同的採訪理念

傳統的採訪理念要求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應把握主動權,這是肯定的。但這種主導地位應該是建立在雙方能良好溝通的基礎上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過分地強調記者在採訪中的提問者角色而忽視對被採訪者提出問題的回答,那麼採訪中的信息流動將是單向的,在一些情況下,這會影響溝通的有效性。

  被採訪者是信息的提供者,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是主要的信息尋求者,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有尋求信息平衡的心理需要。如果隻強調記者獲取信息的目的和被採訪者提供信息的功能,會導致採訪過程中的信息失衡,有些情況下,這種失衡是被採訪者所不能接受的。事實上,如果忽視記者是信息收集者的角色,在新聞採訪中就會陷入被動,從而受採訪對象的有意引導,成為他們的傳聲筒﹔而如果過分強調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的挖線索套新聞、引導採訪對象的主導作用,又會導致採訪的失效和新聞失實。

  這是兩種不同的主體偏向,是以記者為中心還是以採訪對象為中心。一個中心的問題就是能否實現雙方的有效溝通。而從這一點來看,記者留心觀察並分析如何回答被採訪者提出的問題並實現有效溝通便成為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這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採訪理念。

參考資料

[1]藍鴻文:《新聞採訪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

[2]熊高:《新聞採訪》,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3]何志武:《新聞採訪》(第二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薛可、余明陽:《人際傳播學》,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5]杜江:《新聞發言人理論與實務》,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6]楊正泉:《新聞發言人理念與實踐》,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7]趙鴻燕:《政府記者招待會——歷史、功能與問答策略》,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