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2012-02-29) 現代音樂 第02-5講
by 嚴瑞祥 2012-02-29 13:30:05, 回應(0), 人氣(2002)

Modern Music現代音樂 0205   學號:99111268

3.音樂聆賞: Mahler: Symphony No. 2, IV

4. 改變的傳統

課前所聽到由交響樂伴奏帶有人聲,可說是歌曲的樂曲,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奧系統的音樂家、作曲家及指揮家-Gustav Mahler所寫的Symphony No. 2, IV,這樂章原先是以歌曲集方式來出版,Mahler在他之後的第二號交響曲中沿用作為他第四樂章的慢板樂章;畫面中的畫作是二十世紀初維也納最重要分離派大師-Gustav Klimt克林姆(18621918)所畫以音樂為名的畫作-Music1895),畫中有很古老的希臘樂器-Lyre琴,但不要被這古老的主題所矇騙,因我們可以在這畫中看到極為前衛的手法,Klimt於此中集合不同時期的風格並讓人看到世紀末維也納重要藝術家的思維。

在傳統現代音樂的講述時大致仍然是以歐洲中心(尤其是中歐)-也就是傳統以日爾曼為觀點來講述,但在二十一世紀的新音樂學這樣的講述常會受到挑戰。

換言之究竟有沒有非日爾曼、德奧的傳統,不是BeethovenMozartHaydnBach這樣一脈相傳的價值觀,這顯然是有的;例如:法國人、東歐人的傳統,他們是否要被認定,這在傳統的現代音樂講述時是付之闕如的,這點我們會在課程中加強;另外還有非學院的傳統,隨著二十世紀的進程,看到更多的階級解放及對音樂的參與,影響著主流與學院派的音樂,這是必須被重視的,也就是-通俗音樂,包括:電影音樂、酒吧音樂、流行音樂、民俗音樂,他們加入了主流音樂的現象;當然還有非白人、非歐洲的傳統,我們談論的西方音樂還包含美洲,當美洲的傳統加入時,更代表非白人,尤其是非裔美人(尤其是美國黑人)的影響;而到後半期拉丁美洲、美洲原住民的影響;還有傳統上考慮音樂時,幾乎以往音樂家都是男人,這種以男人為主的音樂觀是否符合現在來觀察音樂-非男人的傳統、女性傳統及同性戀者的音樂觀是否從過去的隱晦方式來做出更清楚的表達,以上都是新音樂學討論音樂史需特別注意的;這也是傳統中要講音樂史,通常說到十九世紀後就結束了,二十世紀大概約略提一提日爾曼傳統,甚至覺得二十世紀的音樂光怪陸離難以理解接受,但畢竟我們生長在二十世紀,怎麼可能對自己身處時代的音樂難以接受與理解,這是因為在傳統講解時有所偏頗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要花更多時間來講述現代音樂,因為他是我們的音樂,而且他的確很有趣,這點我們在這個課程中作修正。

所以第一個章節我們要考慮的是改變的傳統,但傳統是什麼?我們從現代觀或新音樂的觀點中看這個傳統從十九世紀末期起就有很明顯的改變,我們必須要去認識他,但我們還是要講述傳統上延續下來的重要發展。Gustav Mahler明顯就是在這傳統下的重要音樂家。

5. fin de siecle

現代音樂從風格與美學的觀點來看,很難找到一個確切的分隔點,從西洋音樂史的開始到二十世紀,我們不難追溯音樂的思維與實踐連續演變的脈絡。雖然我們常常以世紀作為時代劃分的座標,以往現代音樂過去都等於二十世紀音樂,當然這樣的劃分也適用於本課程,但現代音樂嚴格來說並非發軔於二十世紀,合理的風格源頭應是十九世紀最後的二-三十年,更確切來說是最後十五年開始。這時的歐洲政治相對來說是較為和平穩定,因為在1870年有普法戰爭,其結果是普魯士戰勝而法國戰敗,戰爭的結果使得德奧系統真正主導時代來臨了,但卻因此歐洲勢力無法得到恐怖平衡最終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十九世紀最後三十年政治上雖然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但充斥世紀末(fin de siècle)的預言,聖經啟示錄中末世的恐慌,這樣的觀念影響藝術的走向。

到了二十世紀初有如預言應驗般的社會動盪和國際緊張局勢日甚一日,終於導致因恐怖平衡被破壞而產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跟過去不同的是以前的戰爭死傷較小,但由於二十世紀科學革命的發展,武器的提升也使得戰爭造成大量人員的死傷。而在音樂領域中類似的動盪和緊張表現在各種各樣的激進試驗,這樣的顯現結束了古典、浪漫時期,也造成主導歐洲音樂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心目中調性規範,調性音樂的結束。

6. Tonality

所謂的調性規範,指的是大小調的系統(例如:C大調、A小調),在此系統下音階的每個音具有其特殊的屬性(主音、屬音、導音),乃至於主音具有地心吸引力般的中心地位,我們用十九世紀初的吉他曲-STUDY5來看他的調性規範,這是首簡單的C大調樂曲(聆聽曲子說明)-重點是在曲子中製造最大的張力,其目的為的是要回到調性中心。

調性的忠實性為何重要?這是西方人二-三百年根深蒂固的調性觀念,是很自然形成且符合對音響的期盼。當音樂是以調性規範為主,對任何和諧與不和諧音規範的很清楚;但從十九世紀末Wagner(華格納)開始,音樂和弦的堆疊,從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不斷的堆疊,對不和諧音的定義開始模糊了,我們原來的調性規範其實也有所改變。以上是一個簡單的一、兩分鐘的樂曲,儘管他有反覆,就算反覆三分鐘的樂曲,有所謂的調性規範,當這樣的規範擴大到三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的時候,他的強烈吸引力會有所轉變,但西洋人的寫作方式,一直希望把這樣的觀念擴展到最大方向,不論是對戲劇的張力來表現音樂的方式或加上其他元素,這在十九世紀浪漫時期已將他發展的淋漓盡致。

當然這樣的規範,還隱含著對節奏、形式的關連性,音樂的進行掌控在清楚調性和聲的機能之下,調性的建立及轉調、張力的造成、調性的重返,這樣的狀況自然形成有意義的結構。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西方音樂形式,如奏鳴曲式、三段歌曲形式、輪旋曲式也都是在調性規範之下發展出來的;而這樣的規範在十八世紀末HaydnMozartBeethoven(此三人都是講德文的日爾曼人)的作曲中達到巔峰幾乎成為通用的音樂語言,一直維持到十九世紀末。

這個傳統及其改變使我們看到所謂現代主義的的濫觴,當然我們在講述音樂史時或多或少會從這個傳統延續,甚至到二十世紀的描述也是如此,就這點我個人認為是應該修正的。

但也就是從十九世紀末期開始,這樣的調性系統逐漸走向瓦解的命運,以下為其中幾個重要的導因:

1)浪漫主義所強調的個人主義:浪漫主義強調的是個人的思維、創新與突破,   當然會製造出更多挑戰前人的想法。

2)調性中心的糢糊化由陳述改為暗示性:從浪漫晚期Wagner作品中過多的半音、從頭到尾沒有清楚的終止式及終止式回歸到主音的觀念,造成調性中心愈來愈模糊,只能說在樂曲進行中有暗示這樣的調性中心。

3)標題音樂的盛行:音樂需要加諸音樂之外的故事或現象,這些故事有時光怪陸離完全違反自然的聲音邏輯,這樣的破壞就更大膽,對原來的調性系統,抽象、純音響學的邏輯,因標題音樂的盛行更受到挑戰。

4)國民樂派民族主義的興起:非西方音樂(中歐、德奧)的傳統,使的西班牙、南歐的其他非調性音樂元素加入其中,加速調性音樂的崩解。

5)音樂由傳統的社會文化功能中解放:如果音樂以往的功能是為了教會典儀、彰顯君主的榮美等等原先象徵和諧、和平及人類對完美的追求,到了二十世紀開始與其他藝術相同的從傳統功能中被解放。音樂或其他藝術開始表達更多的variety 更多屬於人的情感及對週遭事物的發展有更劇烈的改變,所以對調性的超越與突破在此環境中也就自然的形成。    

7. 根源

基本音樂規範統轄西方音樂近兩百年之後,這個偉大傳統似乎在二十世紀初期面臨了臨界點需要作徹底的變革。需特別注意的是這樣的調性規範的被解放或超越,並非代表音樂馬上進入無調性音樂或不可理解的音樂,而是原來的調性規範變成一個可選擇或可違反、規避的事件,有更多更新的手法可處理是合乎邏輯的選擇。許多非西方的音樂從來不是以調性規範為他主要思維時,完全沒必要,不要認為超越調性規範的音樂不可理解,只是我們在思維上常有此盲點,這樣的改變在傳統音樂的演進觀念下,有些德、奧的作曲家認為他需要更激進、更徹底的改變進而產生了現代主義的觀念。

  十九世紀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這樣的調性超越可說是諸多二十世紀音樂潮流中最鮮明的表徵,這樣的表徵發生在我們的傳統之中,也就是西洋音樂德奧系統一脈相傳的觀念,我們之後會更清楚的介紹;但這樣的觀點並不是唯一的,我們可以從三個源頭方向來討論,從浪漫主義之後的調性超越及一些過渡性的作曲家基本上承襲了浪漫時期的音樂語言,並勇敢的跨下下一步,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可說他們結束了浪漫主義,開創了現代音樂語言基石和二十世紀音樂的根源:

1)以德奧日爾曼作曲家Wagner為主浪漫主義的延續:受到Wagner影響甚深

     MahlerRichard Georg Strauss(理查 史特勞斯,他們是傳統中的作曲   

     家如何延續音樂演進的代表。

2)法國音樂的新潮流:

3)民族主義、東歐地區、俄羅斯、捷克、匈牙利新的作曲家在現代音樂的種種貢獻都是現代音樂的重要源頭。

這些都是學院音樂的傳統,但不能忽視的是非學院部份,像美國的Jazz進入歐洲及通俗音樂日囂塵上,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另外新的元素的進入,現代科技的發明,如:照相、錄影術、錄音術、機械運作的鋼琴、唱片興起與電影發展都嚴重影響了傳統上對娛樂、對音樂的使用,這些對現代音樂有絕對的影響,以往對這方面的討論明顯不夠但我們會在本課程中扭轉偏見並將這些元素加入。

8. 多樣性

要解釋現代音樂的激進發展原因,需把視野拉到整個音樂演奏的環境,在十九世紀以前大部分的音樂都是演奏當時作曲家的新作,這現象在十九世紀後逐漸的改變,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我們看到一些「經典作品」的形成,也就是聽眾會期待在音樂會聽到基本古典曲目現象的形成。在十九世紀後半新音樂學的形成,本來音樂家創作新的音樂來演奏或娛樂、教化聽眾,但在十九世紀後半期尤其是以德奧系統為主的區域開始形成所謂的音樂學,我們今天要研究的音樂史也是從十九世紀後半期德奧區域的音樂學者開始的,他們定義了我們要研究的對象、作品及何謂音樂,這就是德奧系統價值觀形成了。我們要研究過往的作品,這時BachHandelMozartBeethovenSchubertChopin等人的作品以全集的方式出版,可徹底研究這些前人的作品及價值的存在,清楚了解以他們的作品做為音樂價值的試金石考量,這現象也是在十九世紀末期形成,音樂家從來不像過去以演奏自己的音樂而是有很清楚的歷史觀或包袱知道前人有多少偉大的作品,作為作曲家寫作時須考量到現行的有多少的經典被演奏,現今要寫作新曲必然在價值上對演奏之前的經典能等量齊觀甚至要有所突破才能使作品流傳於世,這種進化的觀念在西洋音樂中形成但卻在其他文化中不見得存在,所以我們以此觀點來理解當時德奧系統作曲家如何面對過往的發展且要在其中有所突破的心態。

9. 新潮流

在這個傳統之外,我們看到更多、更重要的新潮流出現來改變這個傳統,我們看到日耳曼的Beethoven傳統;此外新潮流正在十九世紀末期起甚而甚囂塵上,美國的興起成為夢想與機會的國度,這現象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強權更為明顯。但在這之前美國已經成為歐洲人找到新機會的應許之地及美國流行文化,尤其是黑人音樂影響著歐洲,大家很難想像在世紀交替時,歐洲流行的美國風(尤其是娛樂界),美國的黑人團體在歐洲所形成的風潮及他們帶來的音樂風格、形式與曲目。例如美國的Ragtime 是以黑人鋼琴手Scott Joplin (1868 - 1917)為主的演奏曲目,通常是代表很多切分音的效果,還有後續影響更大的Jazz演奏流行音樂或標準曲目風格影響著歐洲;這現象雖然是在流行音樂界及娛樂界風行,但不可否認的他對於學院音樂的作曲家也有很大的影響。

至於在傳統的作曲家希望能把過往的經典觀念和新的創新點子得到平衡及延續。

前面說到調性規範到了十九世紀有被超越的現象,但不表示所有的作曲家都是如此,有些作曲家繼續使用調性,也有些作曲家在傳統的演變之下,尤其是德奧系統作曲家開始寫作一些超越調性的曲子,我們用更適切的名稱可稱為posttonal music後調性的音樂,不要用無調音樂來形容他,因為即便像Arnold Schoenberg(荀白克)(18741951這樣的作曲家對這稱呼也並不喜悅。

到了二十世紀初更有許多作曲家以前衛avantgarde的觀點,以創新、搞怪、更激進、更不同於傳統來改變音樂的思維做努力。當時代的改變,電子音樂及錄音的出現對於音樂演奏的方式有更多革命性的嘗試,我們無以名之往往是用avantgarde 前衛的語詞來形容。

現代音樂最核心的時代可能是在1898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段期間可說是Modern Times現代主義的核心時期;這時期在藝文界最能自我感受到,這是伴隨世界的種種改變,包含科技的發展:電燈、汽車的大量生產、飛機的製造、機械來操作鋼琴的出現、作曲家可以用錄製打動帶的方式來演奏鋼琴同時也發明了唱片,甚至到後來機械鋼琴的被取代。

更重要的還有電影的發明,原先是還沒搭上錄音技術的無聲電影,無聲電影的盛行在一開始劇院都需現場的音樂伴奏,這也發展新的音樂娛樂方式。而在經濟上二十世紀初期經濟發展非常龐大,大量的人離開農村來到城市,過度城市化的結果造成人們渴望自然的心態到現今還是如此。

階級真正的形成、工人組織的形成,希望在階級壓迫下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更激進的共產主義的興起更不在話下。

在這環境下看到歐洲強權更激烈的爭取主導權,以往的恐怖平衡逐漸被破壞,愈來愈強大的張力終於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其結果因新科技也造成更大的傷亡。

美國在戰後由歐洲夢想及滔金國度正式成為世界強權。這時看到更多的歐洲人湧向美國,而美國的黑人經過黑奴解放運動後從原先居住的南邊移向北邊,形成新的黑人文化。

在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我們看到了一些影響人類的改變,包含:在歐洲大大陸以維也納為中心的藝文思維也影響著二十世紀初期:如心理學家Sigmund Freud(佛洛依德)(18561939)和俄羅斯生理學家Ivan Pavlov(巴甫洛夫)(18491936),他們對於過往的思維有新的規範,Freud的心理學及Pavlov對古典規範的挑戰,改變過去浪漫主義對個人自覺觀念有些新的想法。

在藝術界有新的改變,過往的藝術表達需要觀眾或聽眾賞識;但十九世紀末期我們看到一些藝術的流派並不見得需要大眾的賞識,許多的藝術家嘗試尋找新的、特殊、不尋常的內容與技巧,作為表達藝術出口。例如:在文學界-象徵主義希望能使用更隱晦、更豐富的想像力來表達他們的詩,更細緻、瑣碎的表達小事物,以小做大表達人的種種思維,以前我們不認為可以表達在詩中的事物象徵主義的詩人開始有了精采的表達。

至於在繪畫界-我們看到印象主義,這是我們未來會再次強調的,法國畫家Monet1872年的作品-「日出印象」,雖然他是描述日出,但太陽或海上漂流的船隻,似乎非主要的描寫對象,他的筆觸極為潦草,所描述的是感覺印象;還有法國同期的畫家Paul  Cézanne塞尚)(18391906)採更激進的手法,雖是風景畫但注意他的線條幾乎都可歸納出幾何圖形,這並非是在自然界可看到的,他的幾何圖形也影響了日後的西班牙畫家- Pablo Ruiz  Picasso畢卡索(1881-1973)及立體主義的表達。

10. 通俗音樂傳統

以上是十九世紀末期起到二十世紀初期諸多改變的傳統,對音樂影響不可忽略的是所有音樂中我們討論的是以學院音樂、藝術音樂、嚴肅音樂為主。在這裡十九世紀末期起到二十世紀初期起通俗音樂的影響或我們將他稱為通俗音樂的傳統,包含流行音樂的形成是以美國紐約為主,他們的Tin Pan Alley(錫盤街)在十九世紀末期起到二十世紀初期是最風起雲湧的時期,在不同的區域流行歌曲到處演奏,在市場上大量的樂譜被印製及演出。

舞台音樂上,從紐約、巴黎、倫敦以演出這樣的流行音樂為主的舞台音樂或夜總會音樂、歌廳音樂也逐漸形成,這種通俗音樂在今天來說十分熟悉,但他形成的時間就是現代音樂的濫觴時期。和這種歌廳音樂不同的是原生於古典傳統的Operetta輕歌劇,這是比較通俗的歌劇,歌曲內容及演唱方式比較大眾化也在十九世紀末期起到二十世紀初期十分的盛行,像Franz lehar(雷哈爾)(18701948)他寫了The Merry Widow風流寡婦(1905) 這在維也納十分流行或Johann Strauss約翰史特勞斯家族屬於舞台的音樂作品也十分的重要;此外結合輕歌劇傳統加上口白的表達與現代因素及流行樂團音樂元素的Musical Comedies (音樂劇)也在二十世紀初期逐漸形成,此劇種在之後也有他自己的經典,好比說:真善美、貓等都是今天我們十分熟悉的流行或通俗音樂傳統,這些或多或少影響我們對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的認知。

此外整個娛樂界或大眾媒體界有一個重要發明的出現-電影。他原先是默片時代 ,動畫的電影是在1890年代由 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所發明;到了世紀末大眾的電影娛樂從巴黎傳出,直到1920年代為止所謂的電影都是默片,默片作為大眾娛樂需要音樂作陪襯,當時現場音樂家的演奏形塑新的曲目,這時的音樂對於影片中重要事物起了提綱契領的功能。

11. 影片欣賞:Cakewalk

12. 默片

這些默片在當時都使用現場音樂,大部分用鋼琴,大一點的劇院可以用樂團能有指揮來整理需要的音樂;在鋼琴音樂方面與酒吧音樂十分類似,隨著電影事業大量在歐美流行可看到默片音樂的形式。這時的鋼琴音樂流行的是-Ragtime(散拍)的音樂,這與黑人的鋼琴家-Scott Joplin18671917)有直接的關聯性。默片的時代在早期很重要,最重要的默片導演-Charlie Chaplin(卓別林)(18891977) ,以下是Chaplin的默片雖是經過重新剪接製作但仍捕捉了原先的精神,就是現場有音樂在伴奏,為何需要這樣的伴奏?我們知道當時默片的音樂是可以把放映機的大雜音遮蓋住,還能製造影片的連續性以及需要的情緒以及戲劇化效果,所以當時音樂之於影片是相當重要。

13. 影片欣賞:Charlie Chaplin - A Beautiful Sunday Morning

14. 重要作曲家

除了以鋼琴及小型樂團的插入樂,在電影音樂來說很早就引進藝術音樂,有名的音樂家陸續加入電影的行列,早在1908年法國有名的作曲家-Saint Saens聖桑 (1835-1921) 就已經因應劇情為L'assassinat du duc GuiseGuise大公的謀殺案)這部電影寫了長達十八分鐘的音樂,這是由傳統音樂家來寫作的電影配樂;不可忽略的是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有配樂,配樂是二十世紀以降音樂家很重要而且是他謀生的出口與器皿。

15.影片欣賞:Guise大公的謀殺

16. 管樂隊

通俗音樂的發展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形式-管樂隊,他長久以來跟軍樂隊連在一起到了二十世紀更看到他跟學校的運動場合有其深切結合,所以也產生相應的曲目,絕大多數的曲目都來自現代的作曲家,只有極少數管樂作品來自古典或浪漫時期所以他必然需要新作,這些樂曲仍然是現代的曲目;尤其在美國南方的軍樂還是由黑人來操持,將來黑人相應發展出的樂種也會使用這些管樂隊,如Jazz或將來的  Big Band (大樂隊及後來搖滾樂所需要的樂器也因應而生。

17. Ragtime

之前談到的默片是以鋼琴獨奏方式來伴隨默片演出,最經典的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所流行的-「Ragtime」,『rag』是衣服破爛的意思,Ragtime就是破爛的節奏,我們將他稱為「散拍」,指的是什麼呢?-基本上左手是規則的八分音符,右手變成切分音的節奏,尤其是流行在當時,美國黑人在酒吧演奏的方式,這樣的節奏就稱為Ragtime;這與黑人演藝、雜耍團體使用的舞步也有關係,這舞步稱為-「Cakewalk」,若搭配鋼琴來演奏的樂曲我們稱為Ragtime,而用這樣的音樂來跳舞就稱為-CakewalkCakewalk的動作配合節奏非常有趣。

大家不難想像早期默片為何合適這樣的音樂?因為早期的默片播放並沒有那麼平順,因為每秒能拍的片數是有限的,所以人錄起來像機器人般,與Ragtime有極類似的效果,追本溯源Ragtime所發展的舞步就是Cakewalk,我們來看早期Cakewalk搭配Ragtime音樂的影片,這可能是早期唯一留下來原生於美國的黑人雜耍團體minstrel,在二十世紀隨著美國的聲譽流行到歐洲。

Ragtime主要的作曲家Scott Joplin(斯科特·喬普林)(18671917),他有名的曲子 The Entertainer (藝人), 他在世最有名的作品是Maple Leaf Rag1899)楓葉,基本上因Joplin的父親是位黑奴,是極為低下的階層,所以他可能不會讀書寫字,此曲的風格是他憑著對音樂的本能,並模仿取材歐美曲子像Chopin mazurkaswaltzes,在2/4拍子的節奏下製造 Ragtime的效果。此曲之所以留傳,主要是當時記錄音樂的方式,除了唱片已經發明外,更重要的是當時有piano roll鋼琴紙卷 (Music Box Piano Versionroll是代表一捲一捲,這樣機械的機制,演奏者在演奏時用紙帶來play造成挖洞後到演奏時再反向操作,用紙帶來操作鋼琴,所以演奏者的演奏就被清楚的記錄下來,包括他演奏音的長短;這個的好處是早期的錄音技術及音響效果很差容易失真,與其用唱片錄,倒不如有實際的鋼琴來紀錄演奏者的實質音響,所以有相當時間Piano roll的生意相當好甚至超過唱片,當時許多重要作曲家不一定有唱片錄音流傳下來,可是卻有piano roll流傳下來。我們將來要介紹的作曲家Mahler就曾經為piano roll錄製,使得我們今天才有機會聽到Mahler的鋼琴演奏,雖然跟Mahler真正的演奏還是有差別,但可用現今鋼琴去使用Mahler所錄製的紙卷把他演奏出來。

18. 影片欣賞:Maple Leaf Rag Comp Pl By Scott Joplin

19. Jazz

Maple Leaf Rag的風格形式,我們原則上看到的是一個二段體各段反覆加上Trio(中段)(CCDD) 實際演奏上比較複雜,我們看到AABB後回到A再到他的Trio,調性上的安排比較有趣的是只有C段在下屬調,其他都在主調;黑人的民俗音樂家靠的是直覺來表達,他不可能像歐洲的音樂家那麼複雜,像Chopin他們對調性敏銳的安排,這是他們直覺的表達,產生了天真的效果。

Cakewalk或 Ragtime充滿了生命力的節奏及直接形式的表達。或多或少對二十世紀的音樂家都有所影響。尤其在無聲電影(默片)之中無所不在的狀況使他真實生命比他原有的生命更長,今天我們只要聽任何默片都適合配這樣的音樂。

接下來要談對整個二十世紀音樂都有重要影響的另一種通俗音樂形式-「Jazz」這是美國黑人所形塑的樂種,與其說他是一種樂種,不如說他是一種演奏風格,因為他的重點並非是演奏什麼音樂,而是在於他如何演奏;這類型音樂在1910年代左右先從美國南方的的New Orleans開始,原來是這個城市的黑人從事管樂隊的隊員平常休閒演奏的音樂後來逐漸形塑成的音樂演奏風格。

Jazz一開始是將樂隊的進行曲、酒吧的Ragtime以及Blues藍調風格的綜合。這是通俗音樂,是民俗的表達故不需學院的理論,而是憑著直覺,黑人傳統的音樂表達方式形塑強而有力的生命力,從美國很快的傳到歐洲形成流行音樂重要的流派。Jazz演奏的樂曲,大多是撿現有的樂曲來演奏,但演奏的風格確規劃成Jazz,他最重要的特質就是Improvisation即興演奏),把既有的樂曲或歌曲,本身或許很簡單只有三十二小節且有重複的三十二小節,大概四八等於三十二,AABA這樣的流行歌曲,素材基本上只有十六小節的簡單歌曲但透過現場演奏加上即興裝飾,因樂曲很快就可以唱完,就可再唱第二遍、第三遍,這就類似變奏曲的觀念但卻充滿黑人節奏與和聲的特質。

我們用之前 Joplin 演奏的RagtimeMaple Leaf Rag 作為例子,如果用Jazz來演奏則他的風格會與原先Ragtime相當的不同,所以Ragtime並不等同JazzRagtimeg是一種樂種,而Jazz卻是一種演奏風格或方式。

我們來聽可算是Jazz的始祖的Jelly Roll Morton(摩頓)他演奏JoplinMaple Leaf Rag,我們來感受一下。

20. 樂曲聆賞:Jazz風的Maple Leaf Rag

Jazz對整個二十世紀音樂有有決定性的影響,他的影響不是只在流行音樂,古典、嚴肅音樂的音樂家都受到影響,因為隨著美國強權的興起,他的特有文化也就影響全世界。

21. 古典傳統

以上是我們對二十世紀風格源頭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和過去不同的是特別加入了非歐洲傳統及非傳統音樂的傳統在其中。

接下來我們回到古典傳統-德奧傳統,從十九世紀末開始音樂的古典傳統也是在逐步改變中,在十八世紀Mozart的時代,觀眾聽的大都是音樂的首演,也就是以往不曾聽過的新樂曲,百分之九十以上到音樂會場合,聽到的音樂都是新樂曲。但到了十九世紀末,聽眾到音樂廳欣賞的往往是『Classics』,這代表的不僅是古典更是經典的曲目,這些音樂是過去大師被神聖化的作品,這時到音樂廳已經有點像到博物館的心情,是去欣賞過往的音樂藝術作品,與以往有很大的轉變,這現象在十九世紀末期已然形成,直到今天或多或少還是如此。

這現象對當代作曲家有何影響 ?Mozart時代,作曲家只要考慮要做何種樂曲,不見得要偉大只要聽眾接受,到了十九世紀末期作曲家要考慮的是整個曲目中有多少是舊時大師而他卻得與其競爭,這樣的心情當然會影響作曲家的創作。就德奧傳統的作曲家而言,他們永遠無法擺脫Mozart  Beethoven,作曲家除了延續舊有大師的傳統外還要有新的作品,如何平衡是當時作曲家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不同作曲家對於那些需保留與改變會有所不同,有些作曲家就完全放棄調性規範,更多作曲家從新規範、定義或選擇尋找民族傳統、風格這些自外於以往的西洋古典傳統的元素加入在他的音樂中。

22. Mahler

而在這樣經典傳統的重要作曲家就是奧地利的Gustav Mahler18601911),

Mahler是德奧系統中在BrahmsBruckner之後最重要的管絃樂及聲樂作曲家, 他是一位音樂家也是指揮家,更是第一位最有名的指揮家。

可明顯看到Mahler在日耳曼的世界中,作為猶太人對於他的指揮在當時也出現了一些諷刺畫來形容他的演奏姿態及方式,在畫中他充滿各種動作來形容猶太人較為姣詰、奸商及過於聰慧的印象;而身為猶太人卻能在日耳曼的世界中,得到音樂上的重要職份成為奧匈帝國在維也納歌劇院的指揮,這在過去來說可能無法想像,會在日爾曼的世界中有猶太裔的人來指揮,Mahler並非是正信的猶太人,他可說是被解放的猶太人,甚至為了要得到這樣的職份Mahler改信了天主教。

Mahler主要的作品是大型交響樂,他一共寫了九首完整交響樂,第十首並沒完成,以及另一首是他並不承認是交響樂但風格形式與交響樂相同的作品-大地之歌;另外與交響樂息息相關且不可忽略的是他寫了五齣以交響樂團伴奏的歌曲集,這些歌曲某些程度上是為了要應和他交響樂準備的作用。

23. 交響曲Maximalism

Mahler的交響曲有以下特質:

1)與其他同期的作曲家相比 Mahler的作品是個人內心世界的反射,Mahler是一個懂得人生與生命的人,他的交響曲反應的世界觀充滿了二元性及對立性的矛盾且多重性格的感覺;一方面是孤獨且疏離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充滿了愛情與溫暖;一方面具光怪陸離的現象,一方面是崇高的人性。Mahler的名言『交響曲就像是世界,他應該包容一切』,這一點時刻印證在他交響曲的寫作中。從他的第一號交響曲寫的是一個英雄,第二號交響曲寫的是這個英雄的過世與葬禮及對他的推崇,本身看到Mahler的交響曲尤其是第二號、第四號,某種程度上已經把音樂當作宗教的典儀,是極為religious極為精神性的表達。

2Mahler企望把所有的一切都鎔鑄在他的交響曲中,由此可見到結構的擴充,這樣的擴充整個顯現西洋音樂在Wagner之後要求一切極大化的現象,當你想把交響曲無論是形式、編制、內容要弄到最大,但這樣的努力還是無效的,畢竟想要包含整個世界是很困難的,但在Mahler手下卻有了編制的龐大、配器的精妙以及標題性的突破。

3Mahler的作品顯現出第一代的「表現主義」這種二十世紀初重要的藝術流  派,視內心的感覺為唯一的真實表達。

4)作品呈現二元對立的愛憎交集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獨具現代感的特質。

5)特別是在和聲與調性關係上,擺脫了傳統調性而進入多調性或浮動性的調性領域,直接影響到德奧現代音樂的宗師Schoenberg

Mahler寫了不下十首的交響曲以及五齣歌曲集,這些歌曲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他交響曲的準備,他的歌曲與他的交響曲息息相關。

比如說他使用了Songs of a Wayfarer(旅人之歌)的旋律主題直接應用在他的第一號交響曲;第二、三、四號交響曲都使用了他的另一齣歌曲集Des Knaben WunderhornThe Boy's Magic Horn少年魔號)裡面的主題甚至有整首沿用的現象。

此外,延續Beethoven第九號交響曲使用的人聲傳統, Mahler也嘗試想要把整個世界都包含在他的交響曲中,所以自然不會少用這素材;Beethoven希望用人聲來反映他的世界觀,Mahler接續這樣的觀念,想用人聲來對複雜世界做表達,利用人聲可以是獨唱、二重唱、大型混聲合唱團、兒童合唱團都引用在他的交響曲中。

之前說到對Mahler而言,寫作交響曲就等同創造世界這跟極簡化剛好相反,

Mahler作品的編制極大冗長,包含不同的元素,在他的第二號交響曲有一個標題-『復活』,可以明顯看出這個特質,這首曲子一共分為五個大樂章,每個樂章都極為龐大,他的最後樂章輕鬆的可以演奏到二十多分鐘,整個管絃樂團的編制可以輕鬆的達到130人左右,還要加上二位獨唱者和混聲合唱團,我們可看到這樣龐大的編制彰顯Mahler極大化的特質;此外他的第八號交響曲被稱為千人交響曲-Symphony of a Thousand, 由名稱就可看到更大的效果。這麼多人的演出,並不代表Mahler的作品都是很吵鬧的,大部分的時候都只是一部分的人演出,不同的排列組合是他希望的得到的效果。

Mahler的作品都希望有世界的反應,並有些自傳性的表述。Mahler不只一次的表示,如果要將標題的故事內容寫出來,這會影響聽者的想像力,造成更多的誤解並侷限音樂本身表達的可能性,他往往只希望大家有一個提示,但不希望大家把標題樂曲的內容逐字理解,而是要從音樂本身所能營造的想像力來表達。

以上是對Mahler的粗淺介紹,接下來欣賞Mahler較為迷你的作品(但也有四十多分鐘)-第四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擁有類似古典的風格,但這古典是種假象,

裡面也包含不同光怪陸離的處理方式,讓人感受像Freud在夢中的解析那樣的把現在的生活和過去融合在一起,這與二十世紀初期維也納分離派畫家Gustav Klimt’s 的畫作-Music有非常類似的效果。

24.樂曲聆賞: Symphony No. 4, I

25. 歌曲集

以上是MahlerSymphony No. 4, I;某種程度上他雖符合了古典的奏鳴曲式有呈式、發展與再現的觀念,但再現時他配器的改變,這樣的鮮活的對比造成辛辣的感覺,樂曲的配器讓人有牧歌的感覺及對自然的渴望現象,在近乎田園般的氣氛開始,此曲有一個副標題-「極樂世界」。

接下來我們來看屬於Mahler作品中的另一個大宗-Song cycles歌曲集 。

他的歌曲集不是像Schubert(舒伯特)那樣的用鋼琴伴奏,Mahler使用在編制上不亞於交響曲的大型管絃樂團,之前說到他的早期交響曲受到他的旅人之歌以及少年魔號的影響,需注意少年魔號取材自十九世紀初的民謠詩集,追求回到最原始自然民粹的思維,也是二十世紀音樂中重要的素材來源,與之前日爾曼浪漫主義不同之處,像Schubert他採取的來自於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歌德(17491832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席勒)(17591805 的詩集,雖然在情趣上是民謠,但都經過古典詩人加以精緻化、古典化;而到了十九世紀末Mahler的手裡,作曲家是追求更原始的素材,這種原始主義也是二十世紀音樂的重要源頭。

此外,到了Mahler後期190104年,他寫了一連串根據Friedrich Ruckert呂克特)( 17881866)詩集所寫的Kindertotenlieder Song on the Death of Children)悼亡兒之歌,有著自傳式的描述,Mahler寫這曲子時似乎也在預言自己小孩的死亡,之後他女兒也因猩紅熱而過世,這是Mahler人生的悲劇,也看到預言性的人生觀在他身上應驗。Mahler與維也納的名人 FreudKlimt 都有很重要的結識,他們之間的藝術與思潮相互影響。

Mahler一生有二次重要的會面,一次是與Brahms談到藝術與音樂的未來,另一次是與Freud談到生命的難關。Mahler娶的一位比他小約二十歲的Alma  Mahler18791964為妻,Alma 十分年輕美麗且具活力自然也吸引著維也納著名的藝文人物,其中有名的畫家Oskar Kokoschka寇袧須卡)(18861980更是瘋狂愛著他的妻子,當然這對Mahler或多或少也造成了困擾。

Mahler到了晚年愈來愈有離世的心情,他追求東方哲學根據中國的詩作寫下了Das Lied von der ErdeThe Song of the Earth,1908)-大地之歌。

這首曲子基本上跟他的交響曲沒有太大差別,總共六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採取一首唐詩,但經過二度或是三度翻譯後,往往與原來中國的詩有很大的差別,但他捕捉了無論在配器或哲理上的東方感,這是我們看到二十世紀音樂走向時,當西方在思維上走到窮途末路時,開始尋找一些東方異國的情趣來完成他們在藝術上想要創新的元素。

最後我們來聽一下,Mahler的歌曲集KindertotenliederSong on the Death of Children)悼亡兒之歌裡面的一首曲子,他描述夜裡一個小孩死亡以後,痛苦的親人看到第二天太陽仍然照常的升起,而太陽升起的溫暖與失去親人的痛苦,兩者鮮活悖離的感覺在Mahler作品中表現出詞與音樂意思分離中苦澀的效果。

26. 音樂聆賞:Non will die Sonn' so hell aufgehen不久之後太陽將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