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位置: 高義展 > 未分類
潛艦國造的保防觀點 法務部調查局 楊宗鑫
by 高義展 2017-09-12 00:46:06, 回應(0), 人氣(1158)

〈本文轉載自清流雙月刊1063月號〉

潛艦國造的保防觀點

法務部調查局 楊宗鑫

 

新政府上任後確立了潛艦國造計畫,但政策若無法長期貫徹,將造成人才出走、技術外流等問題,適度提升產量,能有效避免前述疑慮。

 

一、自主造艦時代來臨

    由國防部發包之「潛艦國造委託規劃設計」採購案,於1051226日,在13位評選委員(包含6位水力工程、造船相關領域學者、5位前任潛艦艦長、國防部海發中心主任、中正理工學院院長)以最有利標評選的方式下,由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新臺幣259172萬元得標,宣告自主造艦的時代來臨。

    在我國尖端武器史上,這將是自1980年代發展經國號戰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自主研發計劃。相較於當年在冷戰格局下美國樂於提供技術支援,本次造艦計畫在遍尋不到國際協助下,預料將由我國團隊一手包辦 ,在臺船為首之下,高雄地區的造船廠商都將成為計畫的成員。在產能持續時,造艦可望提昇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一旦產能陷入停滯,則可能發生人才出走、技術外流等問題。站在保防的觀點上,這些隱藏的危機,應該是在計劃開始前事先預防的。

 

二、造艦產能的持續性

    歷史上,以軍需帶動經濟成長,是許多國家慣用的方式。推動潛艦國造的經濟目標,不外乎是促進相關廠商技術升級、提升就業機會、活絡市場交易、為港都高雄的繁華再創高峰。這些目標在造艦初期,將可迅速見效,然而當需求量降低時,生產會陷入停滯,對經濟的打擊將尤其沉重。

    需求量要維持,必須得有市場,市場的來源包括外銷及內需兩區塊。就外銷市場而言,我國屬於潛艦後進國,爭取買主不易,且相較於中共或北韓的大量造艦,生產成本已很難再壓低,更別說即使他國有意願,在外交壓力下,他國是很難向我國採購,因此只能倚重內需市場。

    依政府目前的規劃,共要生產8艘潛艦,每艘的使用年限則尚未公布。以經常被各國軍事學者評論為世界最佳潛艦的美國「俄亥俄級」為例,設計時估算使用壽命為30年,實測後發現可達42年;而以鄰近的日本來說,目前海上自衛隊的潛艦規模為16艘,未來將逐步調整為22艘,每艘以20年為年限,往後每年生產、汰除各1艘。初次生產潛艦的我國,若以最保守的20年估算,要持續維持產能,必須每2.5年分別生產及汰除1艘,始能支撐起龐大的產業鏈。

 

三、產能停滯後的保防問題

    一旦前述週期因政策調整、預算不足、立法院杯葛等因素沒有銜接上,生產將陷入停滯,相關廠商在沒有訂單下,可能進行縮編、減薪,屆時恐造成基層勞工的失業潮、高階人力的出走潮,甚至關鍵技術也將隨之外流,經國號戰機的案例殷鑑不遠。

    經國號戰機當年在美國技術支援、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漢翔航空工業公司設計生產下,1994年正式服役,成為我國首代自製戰鬥機。但好景不長,隨著政府政策調整,自製戰機計畫暫告中止,取而代之的是對外採購,規劃向美國購買F-16C/D型戰鬥機。

    儘管當時美國礙於各種考量並未同意出售,但生產經國號戰機的漢翔公司,在外有訂單不足、內有民營化聲浪的雙重壓力下,於2002年解散改組,大批人才遭調職、減薪、裁員。與此同時,沒有造機經驗、極欲自主研發戰機的南韓,竟挾重金大舉延攬漢翔員工,估計逾百人轉赴「韓國航太工業公司」任職,並將關鍵的「風洞測試」技術帶往,最後在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okheed Martin)支援下,外型酷似經國號的「金鷹式教練機」在2005年正式亮相,並外銷給印尼等國家,甚至我國也一度有意引進。

    由此可知,諸如國際體系因素、國內政治因素、決策者個人喜好等,都可能影響政策延續性。造艦計畫若無法連貫,在產量不如預期下,可能造成高階人力出走,連帶發生技術外流等隱憂。如果連曾是國營企業的漢翔公司都可能發生人才出走潮,則本次預期納入高雄在地諸如螺旋槳、壓力容器、艦艇液態系統等零組件廠商共同生產的造艦計畫,參與廠商數量較過去更多、來源更複雜,管制的困難度只會更勝以往。尤有甚者,當年南韓延聘我國人才時,尚且能在人均GDP落後我國的情況下開出更優渥的條件,如今我國經濟成長走疲,政府勢必得展現更大決心才能留住人才。

 

四、可能的預防方式

    為避免政策遭改弦易轍,一項可能的方法,是藉由調整戰術以提高需求量,在大量造艦下,確保人才永續扎根。

    在此,可參考二戰時期德國的作法。一次大戰後,德國受凡爾賽條約限制,禁止生產當時被視為各國公認為海軍主力的「戰列艦」(battleship),為了與海上強權英國一較高下,不得不另闢途徑,最後在海軍將領鄧尼茨的建議下,改以潛艦作為主力,發展成令同盟國聞風喪膽的「狼群戰術」。

    鄧尼茨在一次大戰時曾任潛艦艦長,在單艦深入下遭敵方艦隊包圍擒獲,擔任德國海軍最高統帥後,乃大力提倡此套從實戰中領悟出的戰術,其基本的立論是:潛艦在執行任務時,須像狼群般一擁而上,才能發揮造成敵方艦隊混亂、多枚魚雷同時擊發以提高狙擊率的效果。這種觀點,相較於電影中常見由單一潛艦執行任務的當代戰術有很大區別,但有能力獨立出勤者,普遍能搭載巡弋飛彈、彈道飛彈,且多以核能為動力,航速及續航力都大為提升,並不適用於僅能搭載魚雷或反潛飛彈的傳統柴油潛艦。

    我國目前規劃的造艦方案,屬於傳統柴油潛艦,若戰術能夠調整,提升潛艦在海軍整體戰略布局中的運用,造艦量就能提升,進而讓產業鏈形成「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效應,確保任何內、外在因素都不致影響政策的延續,一旦有未經慎思熟慮的輕易改變,勢必付出慘痛代價。

    為確保人才長期扎根、技術有效保護,政策必須有延續性。適度提高潛艦產量,在戰術上,除能打擊敵方艦隊,更能以尾隨敵方及非交戰國商船的方式爭取談判籌碼;在產業發展上,亦可確保產能持久、研發人員長期投入,避免可能引發的保防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