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智慧製造關鍵非僅技術而己 需要企業內營運支持
by 吳俊逸 2018-02-15 04:04:22, 回應(0), 人氣(927)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t=o&id=0000524171_zdx2kh2g69qsfe2firz54

先進製造技術供應商的競爭,不斷推動品質的改善並降低成本。大多數新技術雖能符合買方規格,但多數卻未能實現買方原本投資時期望帶來的效果。更何況很難評估效果延遲的成本,因此大多數企業領導者只是對績效差距感到沮喪,卻不知從何下手做出調整。

據Automation World報導,企業領袖很少關心其投資的技術。他們衡量成功的底線,想投入資本來提升獲利,而希望這些財務收益能在支持企業財務目標的時限內完成。

而投資無法完全實現財務目標時,原因通常與所安裝的技術相鄰的因素有關,而非技術本身。設修自動化可能需要整個企業內的緊密整合。能以更低成本生產性能更高的產品的高精度製程,需要企業內廣泛的營運和支持活動,否則反而會帶來更多問題。

例如,原本能由熟練作業員依傳入材料的變化做調整的手動製程,在自動化時會變得更敏感。若無對材料特性、尺寸和表面狀態進行更嚴格控制的採購規範,可能導致更高的返工率或報廢率。

先進製造技術的承諾是消除高技能工人,由自動化管理艱鉅任務,用低成本、低技能的勞動力取而代之。但實際情況並非總是如此。高科技設備可能需要增加維護和操作人員來處理控制故障、設置工具或校準感測器。大多數企業面臨自動化問題的第一本能就是增加高技能的技術人員,因此勞動力儲蓄反而可能迅速消失。

改變工作流程的努力和成本將讓獲利延後實現,且需昂貴、事先未規劃的IT專案。而先進系統中收集的數據量可能會影響網路配置,儲存選項∕大小和網路安全程序。而直到新系統安裝完並開始運行後,才會發現這些額外成本。

這些例子均為雙重性問題。首先,它們解決一般不在採購規格中的問題;再者,先進技術供應商往往是技術方面的專家,而非製造營運方面的專家。因此,這些問題在投資服務之前不會出現。

為使部署先進技術的效果與財務目標更一致,工程師、營運領導者、採購專業人員和設備供應商需更像投資者一樣思考。專業投資者除非對目標有充分投資理由並已進行盡職調查,否則不會貿然投入資金。

投資理由可推算出預期收益及值得承擔多少風險。若要將這點應用於設備上,則可能是業務需求的表述,如需要增加50%的吞吐量,好在來年可接受新的發動機訂單。

盡職調查則是了解某項投資的潛在價值的程序。投資者會關注企業營運、財務績效、法律∕稅務合規、客戶合約、智慧產權、資產和企業情況。若將此原則應用於投資製造技術,則需回答的盡職調查問題可能包括:

預計有多少吞吐量?首次合格(first pass)和最終產出需要哪些條件?操作系統需要多少人力,需要哪種水準的技能?技術如何影響庫存水準及預計會有多少周轉資金?透過新功能可實現什麼樣的產品性能提升?未來企業可能生產哪些新產品?

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技術設計有著深遠影響。吞吐量與正常運行時間假設相關聯。正常運行時間假設影響零組件的選擇。品質和產品性能目標可能影響感測器的選擇和定位、材料選擇和人機介面。事實上,這些問題很少納入採購規格,導致設計不穩定,乃至於全部投資回報的延遲。

這一切都顯示,行業需改變與技術供應商的互動方式,才能讓製造業務獲益。與供應商保持一定距離,雖能在採購時降低成本、加速交貨,但代價則是無法快速和全面實現財務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