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新加坡32億新元力推智慧製造
by 吳俊逸 2017-05-06 12:12:28, 回應(0), 人氣(1001)

一般人可能以為新加坡僅靠著貿易中轉來賺錢,但其實製造業佔新加坡經濟比重不小。新加坡政府正積極結合物聯網(IoT)和自動化技術,期許境內所有工廠的競爭力、效率和生產力能領先全球。

根據The Business Times報導,這個看似遠大的目標正緊鑼密鼓籌備中,新加坡製造業第4次工業革命蓄勢待發。

智慧精密製造融合了新自動化技術和物聯網,前者例如機器人、積層製造和無人車載具(AGV),後者舉凡雲端運算、擴增實境(AR)和機器學習。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助理董事總經理Lim Kok Kiang指出,一旦轉型成功,新加坡所有工廠,尤其是大型廠房的競爭力將獨步全球,試想新加坡工廠都朝著這個目標邁進,製造業將持續為新加坡貢獻20%的經濟成長。

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CFE)亦將精密製造視為新加坡的關鍵成長動能。在「研究、創新與企業2020計畫」(RIE 2020)支持下,新加坡政府提撥32億新元,投注於精密製造工程。

新加坡是各種產業的製造基地,舉凡半導體、汽車、飛機引擎、石化產品。Lim Kok Kiang指出,新加坡本來就有良好的製造業基礎,製造業一直設法精進製造營運,企業當然也可以遷廠至大陸,但現在光是降低人力成本已經不夠了,唯有擁抱新技術才能夠提升新加坡工廠的生產力、效率和競爭力,同時解決新加坡勞動力缺乏和土地不足的問題,為了維持製造業的競爭力,必須透過技術革新,試著以更少的資源完成更多的事情。

新技術結合數位化,讓工廠變得更聰明。智慧感測器在每一個生產環節,進行資料收集和分析,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維護、品管和能源效率監測。以預防性維護為例,感測器可偵測哪些用品存量不足,自動下訂單補貨,或者偵測哪些機具有潛在故障跡象,提醒工廠人員多加注意。說到商品品質管理,影像感測器也比肉眼更能夠挑出瑕疵。

不過,Lim Kok Kiang認為並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案,每個企業只能採用各自適合的技術,新技術可為自動化增添智慧,進而開啟新的可能性,例如精密製造所強調的客製化,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智慧轉型。

新加坡企業PBA Group便是一例,該公司位於新加坡的智慧工廠,每單位生產成本竟然比大陸的廠房還要低;Meiban Group也預計投注約1,000萬~1,200萬新元於機器人、自動化和智慧工廠軟體,以提高生產力20~30%。

Lim Kok Kiang表示,以前新加坡是從國外引進新技術,如今新加坡主動投入技術研發和改良,未來有機會成為技術輸出國。雖然精密製造會淘汰勞力密集性工作,卻也帶來新的工作機會,例如資料科學家,所以這不是技術取代人類的問題,而是人類該如何跟科技相輔相成,無論是哪一種技術皆有賴工人和工程師的協助。

http://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t=o&id=0000499583_IWO6L6V27NL7NJ4A54D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