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日本茶道的流派
by 李語珍 2015-04-14 16:48:53, 回應(1), 人氣(4575)

日本茶道的流派


  現今日本比較著名的茶道流派大多和千利休有著深厚的關係,其中以裡千家最為有名,勢力也最大。自千利休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自殺之後,千家流派便趨於消沉。直到千利休之孫千宗旦時期才再度興旺起來,因此千宗旦被稱為“千家中興之祖”。到了千宗旦的晚年,他隱居之後,千家流派便開始分裂,最終分裂成三大流派,這就是“三千家”的由來。下面簡單的介紹幾個流派:
  表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嶺宗左。其總堂茶室就是“不審庵”。表千家為貴族階級服務,他們繼承了千利休傳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統閒寂茶的風格。
  裡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小兒子仙叟宗室。裡千家實行平民化,他們繼承了千宗旦的隱居所“今日庵”。由於今日庵位於不審庵的內側,所以不審庵被稱為表千家,而今日庵則稱為裡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二兒子一翁宗守。其總堂茶室號稱“官休庵”,該流派是“三千家”中最小的一派,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而命名。
  藪內流派:始祖為藪內儉仲。當年藪內儉仲曾和千利休一道師事于武野紹鷗。該流派的座右銘為“正直清淨”、“禮和質樸”。擅長於書院茶和小茶室茶。

遠州流派:始祖為小堀遠州,主要擅長書院茶。

三千家流派的不同其實都很細微

過表千家跟裡千家
例如走路的步數,一疊褟褟米要有幾步都不同(表千家走六步,裡千家走四步)左右腳的先後順序也有不同(表千家是右進左出,裡千家是左近右出),帛紗(掛在腰間擦茶棗茶匙等茶道具的一條巾)的操作法就不同,擦茶早跟茶持的方式也略有不同,過茶筅的次數手勢都有些不同,表千家動作往往比較華麗,大概是之前是貴族圈的.裡千家比較貼近平民,甚至近代家元還有研究出較不繁複的"盆略點前)泡法.
不過每家流派大部分動作都是差不多的,只有細微的不同.重點是茶道的精神都是一樣的,是一種體貼以及幫別人著想將心比心的那顆心.像轉茶碗就是要把正面最美的地方對著對方給對方欣賞也以示尊重之意,喝茶的時候也要將碗轉45度避開正面也讓下一位客人能藉此欣賞碗的正面,冬天風爐的位置會稍微靠近客人,感覺更溫暖,夏天的時候會稍微遠離客人,感覺較清涼,整場茶會不論流派都有一樣的規定,就是盡量保持寂靜,因為人生難得在這麼安靜的時空之下喝一碗茶啊,就算交談除了輕聲細語以外,話題一定要跟此場茶會有關,不得議論家務事,他人的壞話,更不能提到政治,一切以茶跟心為最高前提.一期一會的精神也是相同的,也就是今天我們能這樣聚在這裡參加這個茶會喝這碗茶,下次也不知道何時才有這個機會,泡茶的亭主喝茶的客人都將此次茶會當成是一生的最後一次來珍惜.

唐朝的喝法跟日本的喝法不同
唐朝喝茶是將茶研成細碎狀加上聰將算之類的香料煮來喝
日本茶道是宋朝中國的喝法
在中國宋朝那時候流行一種喝茶方式叫鬬茶,也就是把茶葉磨成粉,在茶碗裡尤其是黑色的茶碗(黑天目茶碗,黑色的茶碗裡泡沫會看起來更白更漂亮)裡面打成泡沫,誰泡沫持久漂亮誰就算贏當時日本的遣唐使跟來華的禪師將這一套方式學回了日本,慢慢的演變成一種禮儀的儀式,甚至跟禪學做結合,基本上已經是自成一派,跟中國宋朝純粹是拿來比賽鬬著玩的心態完全不同,已經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修練,茶的泡沫打得漂不漂亮早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而中國到了明朝朱元璋費了團茶改喝散茶就演變成小壺泡了,也就沒有什麼人拿茶碗來泡了,漸漸的就演變成以茶壺茶杯為中心的泡法了,但是中國大陸各地方喝茶方式並不相同,以大茶杯直接喝或適用蓋碗喝的地方不少,像整套小壺泡法是再台灣二三十年前有許多熱中茶藝的先進根據汕頭的傳統小壺泡法去蕪存菁研究歸納出來的,漸漸的在台灣百家爭鳴,泡法也各有不同,漸漸的造成一股喝茶養壺的風潮,在大陸近年經濟跟生活環境進步以後,由台灣在傳到大陸,大陸各地又以當地的民風不同,研究出更多不同的泡法跟儀式.

回應(1)
(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