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位置: 黃健倉 > 未分類
憂鬱症你認識嗎?
by 黃健倉 2011-10-21 18:30:08, 回應(0), 人氣(1324)

無形的生命殺手

在充滿焦慮與緊繃的現代社會,現代人處於高失業.高物價.高工時….等等多重壓力下,憂鬱症一詞已成為眾所皆知的文明病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警訊:憂鬱症. 愛滋病.癌症已被列為本世紀三大疾病,具保守估計全球大約有一億兩千一百萬人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在台灣盛行率約3%~7%保守估計至少70-160萬以上患有此病,若加上隱性人口至少超過200萬甚至更多
 

大家都知道憂鬱症但真正知道罹患此病對患者本身及社會的威脅有多大,大多數的民眾甚至患者本身至今仍缺乏對憂鬱症正確認知。

所謂憂鬱症是屬於情感性的精神病症,是屬於精神官能症裡的其中一種,其它像躁鬱症.恐慌症.焦慮症也都包括在其之中。
 
  

憂鬱症的診斷標準(DSM-IV):以下九個症狀至少四個症狀以上,持續超過兩週,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就要小心可能是得了憂鬱症。這些症狀包括:

  • 憂鬱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 興趣與喜樂減少:提不起興趣
  • 體重下降(或增加) ; 食慾下降 (或增加)
  • 失眠(或嗜睡):難入睡或整天想睡
  • 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
  • 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體力變差
  •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 無法專注、無法決斷:腦筋變鈍、矛盾猶豫、無法專心
  • 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劃
 

憂鬱症患者最常發生於因為工作壓力、家庭問題、感情因素、學業競爭….等這些族群,因長期累積下來的壓力或衝擊超出內心所能抑制的範圍而爆發出來的疾病。而罹患憂鬱症的人會依病情輕重而在生理與心理上有著不同程度的症狀,最常見的心理症狀有:自卑感、徬徨與恐懼、對未來感到不安或絕望。在生理表現上則有:失眠、全身無力、記憶力與行為能力衰退等症狀。然而憂鬱症患者對於社會與家庭最大的威脅則是「厭世」最終走向自殺一途

 

很多人認為只有抗壓性低或低EQ的人才會得憂鬱症,甚至把憂鬱症跟精神病畫上等號的標籤,這其實是很錯誤的觀念,也因此許多初期的憂鬱者病患擔心被周遭的人投以異樣眼光所以不敢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去哪裡求診,造成經常自以為的到非正確的診科看診而導致社會醫療資源的浪費,且等到病情嚴重到患者喪失工作能力及自主能力時都為時已晚,此時的患者對社會對家庭已開始造成嚴重負擔,據統計光是在台灣每年因憂鬱症及相關治療一年所造成社會資源損失已經超過350億元且逐年上升中。
 

而以WHO調查顯示全世界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之苦,預估到了2030年憂鬱症將成為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一名,另憂鬱症所造成的自殺人數也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署統計:2010年就有3889件自殺案例通報,死亡率高達16.8。而在自殺生亡者中約78%-80%生前具有憂鬱症狀,由此可見憂鬱症與自殺有很密切的關係。

且憂鬱症不像感冒或愛滋病那樣須經過病毒媒介傳染,而是發自患者自身,所以任何人只要對憂鬱症錯誤認知甚至排斥就醫所帶來的後果是難以彌補的
根據凱旋醫院的宣導海報,畫家畢卡索.美國總統林肯.科學家牛頓以及以自殺身亡的明星張國榮.倪敏然等等曾是飽受憂鬱症折磨的人們,更何況我們一般老百姓呢?
 
 
憂鬱症不是絕症更不是傳染病,它只是心理與大腦生病了,只要有正確的藥物以及心理治療,它是可以被治癒和預防的。政府應責無旁貸的去積極宣導與推動有關憂鬱症的正確認知,讓社會大眾不再以偏差的眼光去看待這群人,並且要強化憂鬱症患者的工作權及醫療照顧,設置更多能讓這些患者能夠復健的康復之家之類的輔導機構與學習工作技能的庇護性工廠,讓他們減輕對社會的負擔並能獲得重新站起來的力量,他們所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社會大眾的關懷與協助。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憂鬱症的症狀請一定要到精神科尋求協助,伸出你的雙手幫助這些活在藍色監牢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