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現代音樂-第五講
by 林靜儷 2012-02-28 11:38:03, 回應(0), 人氣(1212)

第五講

一、古典傳統

接下來的課程我們回到了所謂的古典傳統-德奧傳統,在十九世紀末期開始發展,在這裡要再次提醒,在音樂的古典傳統之中,本身也是一直在改變,在十八世紀末期莫札特時代,聽眾每次在聽音樂的時候,聽到的往往是這個音樂的首演,也就是他聽到的是過去不曾聽到的新的音樂,到音樂會的會場百分之九十以上聽到的是新的音樂,但是這樣的現象,到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聽眾到音樂廳去聽音樂,聽的音樂往往是所謂的classicclassic在這裡指的不只是古典而已,是所謂的經典的意思。這些音樂是過去的大師的作品,被神聖化成為經典。

音樂廳在這個時候又有點像我們去看博物館的心情,是去欣賞古老的、過往的音樂大師的音樂藝術作品。就像我們去博物館去欣賞古老的藝術作品,同樣的心情到音樂廳去聽古老的音樂藝術作品。這個轉變很大,在十九世紀時就已經形塑了這樣的情形。一直到今天或多或少一直都是如此,而這個現象對於當代的作曲家會有甚麼影響呢?以前在Mazort時代,只要考慮到現在要做甚麼樂曲、覺得什麼樂曲最偉大,就做甚麼樣的樂曲,更重要的是,樂曲不見的要偉大,而是聽眾能接受甚麼樣的樂曲,那就做什麼樣的樂曲就對了。

十九世紀末期,當時在世的作曲家,他們要考慮的是什麼,不只要跟當時的作曲家來競爭,更要考慮到的是這整個曲目中有多少是所謂的舊時大師之作,而與他們競爭。這樣的壓力與想法,會造成當時德奧的作曲家在寫作品時,對德奧作曲家而言,永遠擺脫不掉BeethovenMazort,作曲家在創作管弦樂時不可能不去想到這些前代的經典大師或稱古典大師。所以作曲家一方面要考慮延續著這偉大的傳統,但是一方面又要給聽眾一些新的東西,如何去平衡這兩件事情,是一個作曲家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當然不同的作曲家對於什麼東西要保留什麼東西要改變,差別是很大的。這時有些作曲家就完全放棄了所謂的調性(tonality)規範,但也有其他的作曲家將調性重新規範,不是放棄而是重新定義何謂調性。當然也有許多作曲家在這個時候,選擇去尋找更多的民族傳統、民族風格,比較置外於傳統西洋古典傳統的元素,加入在他的樂曲之中。

Gustav Mahler  (1860-1911)

在這樣的古典傳統、經典傳統之下,最重要的人物,是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的人物,首先要談到的是奧地利作曲家Gustav MahlerGustav Mahler可說是在德奧系統中在Brahms Bruckner 之後,最重要的管弦樂與聲樂作曲家。Gustav Mahler身為一個音樂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揮家,事實上,Gustav Mahler可以說是第一位最有名的猶太籍指揮家。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對於他的指揮方式,也有一些以諷刺畫的方式來形塑Gustav Mahler是如何來演奏,各種不同的姿態、指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看出Gustav Mahler在當時德奧日耳曼人的世界中,對於猶太人印象的描述,是充滿動作、狡獪、奸商,過於聰慧。

身為猶太人,Gustav Mahler能得到當時德奧日耳曼人世界中,最重要的音樂職分,在當時奧匈帝國統治之下的維也納歌劇院擔任指揮,在過去這是完全無法想像的,在日耳曼世界中由猶太裔的人物來擔任指揮。Gustav Mahler身為一個猶太人,他並不是一個所謂的正信的猶太人,而是比較像被解放的猶太人。Gustav Mahler只是在族群上是屬於猶太人,而非真正的在實行猶太教。事實上,Gustav Mahler為了要得到維也納歌劇院指揮職分,Gustav Mahler甚至有改信天主教的情形。

Gustav Mahler的主要作品有大型的交響樂,他一共寫了九首完整的交響樂曲,以及第十首並未完成的交響樂曲,另外還有一首Gustav Mahler拒絕將它稱為交響樂,但在樂曲的風格形式上,和其他交響曲無異的大地之歌。和Gustav Mahler交響樂息息相關,也不可忽略的是Gustav Mahler寫了五齣以交響樂團伴奏的歌曲集,這些樂曲在某種程度上,是為Gustav Mahler的交響樂相應和的一個準備作用。

二、 交響曲Maximalism

Gustav Mahler的交響曲有一些特質:

1.      與同期其他作曲家相比,Gustav Mahler的作品是他個人內心世界的反射,Gustav Mahler是一個懂得人生、懂得生命的人,所以Gustav Mahler的交響曲反映出的世界觀,更讓我們感覺到二元性、對立性的矛盾、多重性格的感覺。一方面是孤獨且疏離,但是另一方面也充滿了愛情與溫暖。充滿了光怪陸離的現象,但也充滿了最崇高的人性。Gustav Mahler有一個重要的名言「交響曲是世界,它應該包容一切」這一點時時刻刻印証在Gustav Mahler自己的交響曲寫作上。從Gustav Mahler的第一號交響曲,寫的是一個英雄,第二號交響曲寫的是這位英雄的過世、葬禮,以及對他的推崇。我們可以看到Gustav Mahler的交響曲,尤其是第二號、第四號,某種程度上已經把音樂視為一種宗教的典儀,極為精神性的一種表達。

2.      Gustav Mahler期望把一切都熔鑄在交響曲之中,由此可以看見Gustav Mahler交響曲結構的擴充,這樣的擴充,整個顯現在所謂的西洋音樂,在Wagner之後的要求,一切都是極大化的現象。但是,我們必須說當你盡情地想要把交響曲,無論編制也好、內容也好形式也好,把它盡量做到最大,但這樣的努力,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效的。為什麼?因為當你想要包含整個世界,但是真的可以嗎?整個世界各種不同的變異、複雜,人類花再多的精神,究竟能包含多少?這是最爭議的地方。在Gustav Mahler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交響曲編制的龐大、配器的精妙、以及各種不同標題性的突破。

3.      Gustav Mahler的作品表現在某種程度上,可算是第一代「表現主義」,「表現主義」是二十世紀初很重要的藝術流派,是內心的感覺為唯一的真實表達。

4.      Gustav Mahler的作品一直呈現一種二元對立的現象,愛憎交集,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等等,是獨具有現代感的特質。

5.      Gustav Mahler的作品,特別是在和聲與調性的關係上,真正的擺脫了傳統調性而進入了多調性或是稱為浮調性、游動性的調性領域,這樣的觀念直接影響了我們傳統上認為,所謂現代音樂很重要的德奧宗師Schoenberg的手上。

我們之前講過Gustav Mahler寫了不下十首的交響曲,以及五齣所謂的歌曲集。Mahler的歌曲集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為Mahler的交響曲做準備,這些歌曲集和Mahler的交響曲息息相關,譬如:第一號交響曲使用了旅人之歌(Songs of a Wayfarer)主題旋律,而在第二、三、四號交響曲,都使用了另外一齣歌曲集牧童魔號(The Boy’s Magic Horn)裡的主題或整首旋律的引用。此外,延續這Beethoven的傳統(Beethoven第九號交響曲使用了人聲),而Mahler嘗試著要把整個世界都包含在自己的交響曲裡,自然不會少用這些素材,Beethoven希望用人聲來反映他的世界觀,Mahler接續著這樣的一個觀念,來表達出更複雜的世界的情形。Mahler利用了人聲,人聲可以是獨唱,可以是二重唱,甚至是大型的混聲合唱團和兒童合唱團,都曾經引用在Mahler的交響曲之中。

在前面我們有談到,對Mahler而言寫作一首交響曲,就像是創造了一個世界,所以跟極簡化相反的那種極大化的特質,在Mahler的作品可以看出,編制極大冗長,包含了各種不同的元素在裡面,在Mahler第二號交響曲裡,有一個標題叫做復活我們可從中看到這樣的特質。整首曲子分成五大樂章,而每個樂章都極為龐大,最後一個樂章輕鬆地就可以演奏大概二十多分鐘。整個管弦樂團的編制,可以很輕易地就達到130人左右,還要再加上兩位獨唱者和混聲合唱團,這樣龐大的編制,彰顯出Mahler這種極大化的特質。此外,Mahler第八號交響曲,一直被稱為千人交響曲”Symphony of a Thousand”由此可以看見更大的效果。當然,這麼多人的演出並不代表Mahler的作品都是很吵鬧的,其實大部分的時間,只是某些部分的人在演出,所以不同的排列組合,是Mahler希望能得到的效果。

Mahler的作品,大多數帶有著他自己對世界的反應,甚至有些自傳性的表述,但是,Mahler不只一次表示如果要把它的標題故事內容寫出來,會影響到聽者的想像力,造成更多的誤解,更侷限了音樂本身在表達上的可能性。所以Mahler只希望大家有個提醒、提示,但卻不希望大家把他所有的標題,樂曲內容本身要用逐字的方式來理解,而是要音樂本身所能營造出來的想像力來表達。

現在我們對於Mahler有一個粗淺的了解和介紹,我們不妨就來聽聽Mahler的第四號交響曲,算是比較迷你的Mahler交響曲,雖然迷你但也有將近四十分鐘的時間。我們現在就來聽第一樂章,讓我們感受到一種類似古典的風格,但是古典是一種假象,樂章裡包含著各種不同光怪陸離的處理方式,讓人感受到像Freud在夢中的解析。這樣的一種把現代生活和過去融合在一起,有點像二十世紀初期,在維也納分離派畫家Gustav Klimt’s它的Music 這幅畫中,也就是課前一開始看到的畫中,得到非常類似的效果,我們不妨一方面來欣賞第四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一方面也來欣賞Gustav Klimt’s的畫作。

三、 Symphony No. 4, I(聆聽音樂)

四、 歌曲集

Mahler第四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仍然符合古典的奏鳴曲式,我們會注意到有呈示部、發展部再現的觀念,但是在再現的時候注意到它配器的改變,這樣鮮活的對比,往往製造了一種強烈辛辣的感覺。樂曲的配器也讓我們常常感受到一種牧歌的感覺,對於自然渴望的現象,在近乎像田園般的氣氛之下開始,這首曲子有一個副標題叫做極樂世界

接下來我們要來看屬於Mahler的作品中另外一個大宗song cycle歌曲集,Mahler的歌曲集不是像Franz Schubert 那種用鋼琴伴奏,而是大型的管弦樂團,在編制上不亞於Mahler的交響曲。之前我們有談到Mahler早期的交響曲,主要受到旅人之歌(Songs of a Wayfarer)和牧童魔號(The Boy’s Magic Horn)的影響,要注意的是牧童魔號(The Boy’s Magic Horn)是取材於十九世紀初期的民謠詩集,這種民歌、這種追求回到最原始自然的民粹的思維,也是二十世紀音樂中很重要的素材來源。

與之前日耳曼浪漫主義不一樣的地方,像Schubert他採取來自於像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詩集,雖然在情趣上是屬於民俗、民謠,但也都經過這些古典詩人的精緻化、古典化。到了十九世紀末期,到了Mahler的手裡,我們看到作曲家或藝術家所追求的是更原始的素材,原始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是二十世紀音樂很重要的一種源頭。

到了Mahler的後期我們可以看到,譬如說1901-1904Mahler寫了一連串根據Friedrich Ruckert 詩集所寫的Kindertotenlieder(Song on the Death of Children)悼亡兒之歌,有著類似自傳式的描述,Mahler在寫這些曲子的時候,心裡似乎在預言著自己小孩的死亡,就在Mahler寫作過程中,她的女兒救得了猩紅熱而過世了。這是Mahler人生的悲劇,也看到了Mahler這種喻示、警示的人生觀,在Mahler的自身來應驗。而我們也知道,Mahler和當時維也納重要的名人包括FreudKlimt結識,他們之間的藝術或是思潮的相互影響,也可以看到Mahler一生有很重要的兩次會面,一個是和Brahms談到藝術或音樂的未來,以及跟Freud談到他自己生命中的難關。

Mahler娶了一位如模特兒般的美女(Alma Schindler)AlmaMahler小了將近二十歲,這樣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女孩子,Alma Mahler夫人也吸引了當時維也納地區的藝文人物,有名的畫家Oskar Kokoschka更是瘋狂地愛著Alma Mahler夫人,這種情形對Mahler或多或少也造成了一些困擾。

Mahler到了晚年,越來越有一種離世的心情,Mahler追求東方的哲學,寫下了根據中國詩所翻譯的大地之歌,基本上跟Mahler交響曲沒有太大的差別,在樂章上共有六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採取一首唐詩,當這樣的唐詩經過了二度的翻譯、三度翻譯以後,往往和原本中國詩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某種程度上,捕捉了那些在配器上或是哲理上的東方感,這是我們看到二十世紀音樂的走向時,突然想到當西方開始覺得在思維上窮途末路時,去尋找一些東方的、異國的一種情趣,來達到作曲家想要創新的掙扎與努力。

接下來我們就來聽這首. Mahler的悼亡兒之歌(Song on the Death of Children)裡面的一首,這首曲子是描述在夜裡一個小孩死了以後,他痛苦的親人在看到第二天的太陽即將要升起時的那種感覺,一方面看著太陽依然東昇西落,太陽升起的溫暖跟失去親人、失去摯愛的那種痛苦,那種鮮活的悖離、辛辣的感覺。在Mahler的作品裡處處顯現出來,這樣一個詞與音樂意思分離的辛辣、艱澀苦澀的效果。現在就來欣賞Mahler的歌曲集悼亡兒之歌(Song on the Death of Children) 不久之後太陽將升起。

五、. 現在耀眼太陽升起

”Nun will die somm’so hell aufgehen”(聆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