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連「次殖民地」都不如
by 潘政治 2012-03-29 12:43:46, 回應(0), 人氣(1277)
 

一九二四年,中國革命家孫逸仙在廣州等地演講三民主義時,曾經數度指出:中國雖然表面上獨立,但受到列強政治、經濟以及人口三種壓迫,喪失獨立自主的權利,事實上已成為列強的殖民地。他甚至認為,只做一國的奴隸,比做各國的奴隸,地位與利益都大得多,以中國這種做為各國奴隸的情況,應該叫做「次殖民地」。依照孫文的標準,台灣當前在許多政府施政作為上所呈現的心態與能力,恐怕連「次殖民地」都不如。

如果中國在清朝統治下比殖民地還不如,所以叫做「次殖民地」,何以台灣在馬政府統治下竟連「次殖民地」也不如,或可叫做「次次殖民地」呢?近九十年前的中國,船堅砲利兵臨城下,滿清被迫割地賠款,尚知是恥辱,民間有志之士如孫中山者亦知自覺,鼓吹革命;然而今日的台灣,面對各種涉外事務,馬英九竟以國家元首身分公開呼籲國人「需要一點犧牲」,社會上又有多少人認知這種國家治理是比當年的清國還不如,因此必須站出來反對?

台灣是個世界島,必須成為國際的一部分,本來就是台灣的國家發展戰略,早在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我們早就經歷過開放的衝擊與調適,因此台灣人不怕開放;但是優秀的台灣人會問主政者:開放的目標、策略、步驟是什麼?如果一個政府對於因應貿易自由化的準備,根本就禁不起檢視,只會拿納稅錢去補貼受害產業與廠商,或者任令弱勢產業凋零、受害民眾自生自滅,這種政府應該自我了斷,憑什麼叫人民頭家犧牲?

政府接受人民委任,代為管理國家,其目的在為人民服務,馬政府不思服務,反過來要人民犧牲,這是惡奴欺主,更惡質的是,這個惡奴還以不實的資訊嚇主。近日,國家所屬的通訊社居然從台北施放了一則來源不明的WTO消息,宣稱「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PS)措施委員會」定二十七至二十九日舉行委員會議,議程草案的「特別貿易關切」,第二項就是美國所提台灣禁止牛肉與豬肉含萊克多巴胺案,因此「預期台灣將再度面對來自美國等會員國的壓力」。這種新聞操作方式,手法十分熟悉,但由於背離專業太遠,因此不攻自破,而其背後的目的,則令人有十足「次次殖民地」奴隸心態的感慨。

國家媒體出現此一動機錯亂的訊息,這在過去發生的機率很低,但自馬政府執政後則屢見不鮮。在WTO,會員國之間若出現貿易爭端與經濟摩擦,唯一且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來處理,例如瘦肉精事件,美國若認為台灣的禁止進口傷害其正當權益,可以向爭端解決機構(DSB)申訴並要求協商,若台灣不加理會,美國可以直接要求成立專家小組進行審理,小組報告一經通過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具有相當約束力,當事國不服可以提出上訴,否則即應接受。這套成熟且文明的化解紛爭程序,早在烏拉圭回合就通過了,行之多年且公平合理,但美國並未採取。

至於最近召開所謂的SPS委員會議,只是例行交換意見的場域,WTO類似的委員會眾多且稀鬆平常,即使美國代表再次提起,亦無強制性,「國際壓力」從何而來?這套WTO運作的ABC,馬政府官員不可能不懂,卻透過媒體偽造知識、挾洋自重,這種作為已經不是政府,而是政治買辦。

買辦是清朝出現在通商口岸受雇於外商並協助其在中國進行貿易活動的中間人,其行事完全聽命外國東道要求,在孫逸仙批評中國淪為「次殖民地」的時代,這個特殊的行業尤其盛行。過去,馬政府在與中國洽簽ECFA時,告訴大家不簽台灣就會邊緣化,現在要大家吃瘦肉精,理由繼續是不談TIFA台灣會邊緣化,卻永遠談不出台灣靠著自有努力所創造的對外利基在哪裡,在這樣的買辦政府治理下,怎會不落得連「次殖民地」都不如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