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西洋音樂史〈二〉第34講 學號:95210047 姓名:鄭詠文
by 鄭詠文 2011-12-19 19:28:25, 回應(0), 人氣(1252)

我們在課前所聽到的是,Beethoven他的Pathétique?奏鳴曲的第一樂章前面慢板導奏的部份, Beethoven在西洋音樂是中是最被遵從同時也是最受爭議的一位作曲家,毫無疑問的我們今天所被認知的所謂的西洋古典音樂,他的樣貌以及價值觀,其實是集中在Beethoven所建立的音樂世界之中,那也因為如此Beethoven所建立的價值觀到底是不是音樂的真實,有時候常常會受到挑戰,Beethoven時代到Beethoven過世後不斷有後代人有所疑慮跟挑戰,甚至到20世紀初期的時候,可以看到很多反Beethoven主義,當然這樣的現象無疑是Beethoven被過度的中心化乃至於有過度被神化的一個現象,這是我們在研究Beethoven的時候,有時候要比較持中的去看他的歷史性以及音樂的內涵, Beethoven所杵在的時代及生命時期以及他所擁抱的一個重要的中心思想,是所謂的法國大革命所要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他是一個同情法國大革命的一個作曲家,我們在他的做曲內容也常常看到擁抱著法國大革命的時髦的現象,法國大革命以現在歷史來看他有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789-92)尋求改革專制政府

第二階段(1792-94)奧國普魯士攻打法國,造成極端,暴民專制,處決國王貴族與同情者Marat,Robespierre

第三階段(1794-99)較溫和中庸的憲法產生,但經濟為艱;此時崛起了一位人物他就是Napoleon Bonaparte,拿破崙的堀起跟整個19世紀的歐洲社會經濟及人文有一個絕大的影響,在拿破崙戰爭之後整個歐洲,再也不是18世紀時的樣貌,雖然最後拿破崙是一個失敗者,歐洲的整個舊政權也嘗試的在維也納合會之後完全的復辟.曾經滄海難為水, 自由.平等.博愛在拿破崙戰爭之後深植在人民心中,而過去舊政權現象完全被打破,這樣的打破也大大的改變音樂家或是藝術家所處在的一個環境,音樂是要為誰而做?藝術是要為誰而發生?這種現象在19世紀末期法國大革命時期後拿破崙的時代其實歷經了很大的轉變,Beethoven無疑就是在這個時代轉變的時期的一個重要人物,他自己或多或少受到這樣一個強烈的影響,以他個人的命運來講甚至我們可以認為他是一個受害者,但是在整個音樂史上我們看到Beethoven因此成為這個世界改變一個重要的造音者,所以Beethoven還在世的時候,自己就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的英雄,在過去的時代來講很少會加註在一個音樂家身上Beethoven改變了音樂的價值及音樂的功能的觀點,做去加和這個社會之間的關係也有了重要的改變,當然這絕不是Beethoven一個人的功勞,但無疑的Beethoven是在這整個變換的時代中扮演著一個關鍵性的人物

  我們再過來看一下Napoleon這一位和Beethoven一生是完全吻合的一位Beethoven心目中的英雄

他在1799年崛起他是當時的一位戰爭英雄,然後成為第一政府的共和第一執政官

他隨著戰事越來越輝煌1804年時自立為皇帝,在過去歐洲的傳統需要教皇的加冕才可成為國王,但是拿破崙把教皇或是主教放在一邊,自己為自己加冕,對舊政權即為輕蔑的一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拿破崙有所謂新的一面,他隨著法國大革命對於舊有的政權有著輕蔑的態度對於自己走上皇帝走上集權的行為又對原來的共和觀念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他靠著政治的力量拓展版圖到整個歐洲,除了蘇俄之外

Napoleon也進行政治改革只法國政府效率提高

Napoleon統治的時間並不長,經過四次的歐洲大聯軍,最後在1814年的時候終於徹底的潰敗與遜位,在遜位之後透過維也納合會的機制大致重劃了歐洲在拿破崙戰爭之後的政權,原來的就政權大致上都復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為保守嚴格,經濟蕭條的一個時代,在這些事件都看到了他對Beethoven的影響

除了政治上的戰爭,還有一個19世紀開始也看到另外一個影響更深遠的革命:

工業革命:

透過技術改良,使歐洲經濟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

革命開始於英國的紡織工業

其他的工業也繼續跟進也包含樂器製造

男人,女人及小孩在煤礦場工作往往是處於非常辛苦的環境,音位這樣的情形使得中產階級崛起(只具有產業的一群人處於貴族跟無產之間),貴族沒落,新貧窮階級更加辛苦

Beethoven是生長在這一個歐洲及大變化的的時代,他自己的家庭也好不到哪裡,它酸然出生於音樂家庭但是是一個問題家庭有酗酒的祖母還有酗酒家有虐待狂的父親,和憂鬱的母親

Beethoven在世的年份1770-1827剛好很平均的跨越在18.19世紀之間,在他的人生之中基本上有三次藝術生命的重生,有時後習慣的把Beethoven的創作分為三個時期有外在的影響跟內在相對應改變的現象

第一次是1789Beethoven受到Haydn的推薦到維也納跟Haydn學習,從此之後他以鋼琴巧計大師跟作曲家身分在維也納幾乎取代了過去十年在維也納的Mozart,不久之後Mozart就過世了,他跟著後Mozart的足跡所位古典化的寫作方式,古典化並不是古典,是被Mozart形式化的一種方式

第二次藝術重生初期時Beethoven建立了他的風格,有很多大大公貴族為了想把Beethoven留在維也納, Beethoven有多次經濟原因想離開維也納找比較安穩的宮廷樂師的職份,當時維也納的一些貴族是Beethoven的好友深知他的重要性,所以他們聯合起來提供一個豐富的年金讓Beethoven不需要做什麼事情,只為了讓它可以很優渥的留在維也納,因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機會,他不需要為誰而寫作已自己為中心而寫作,這種為自己而寫作不用考慮到聽眾想法的的觀念是Beethoven一個很重要的特質,這也形碩了時代的改變,我們為什麼要聽音樂?聽音樂的目的何在?在過去Mozart, Haydn的時代來講音樂是能夠妝點貴族的婚禮,妝點儀式的進行音樂是陪襯性的一個優雅的裝飾品,Beethoven開始音樂變成了作曲家world view的呈現,像是一個哲學家或演說家想要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這樣的情感不用在乎聽眾的接受度或喜愛程度,這種聽音樂的態度就是在Beethoven時代產生了改變,因為他有優渥的年金使得出版社呵時要出版都要看他的寫作進度及臉色來決定,此時Beethoven的耳疾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他進入了一個絕望甚至想自殺的地步,此時他進入了一個被迫與外界隔絕的情形被迫沒辦法社交,被迫以自己為中心而寫作的情形隨著大時代改變, Beethoven寫下一系列大型強調英雄主義強調戰爭的苦是價值的歌頌時期,以它主要的器樂曲為主從1803-141814年拿破崙戰敗以後,整個歐洲進入到保守且經濟退縮的時代,更重要的是Beethoven原來是強調同情法國大革命的共和自由平等的觀念,在戰後變成比較敏感甚至受到監視的觀念, Beethoven戰後的經濟也不容許大型音樂會的舉行, Beethoven進入了一個從聲望最高潮退縮到沒有寫作的時期一直到1819年晚年的時候他開始寫以弦樂四重奏為主加上幾首晚期的大型作品,以上是Beethoven三個主要的藝術時期及背後所代表的一些歷史原因

以音樂來說的三個時期:

A.1802年之前-古典化(Mozart,Classicize)

B.1803-1814英雄時期,交響曲時期(回到古典)

C.1818-1826晚期(out of fashion,撐破古典)此時Beethoven又將創作帶入另一個高潮,使用的素材比之前更自由更大膽更突破傳統可以稱為撐破古典時期

回來說到Beethoven的第一個時期他跟Haydn的學習並不是流暢而順利的, HaydnBeethoven只到還留在傳統的對位法的觀念,當時的Beethoven自認為是一個很成熟的作曲家認為應該有自由寫作的機會卻被Haydn限制的比較嚴格,與其說他跟Haydn學習不如說Haydn的作品是他創作的泉源,終其一生Beethoven受到HaydnMozart深刻的影響;此時期比較重要的作品的是鋼琴作品與Mozart相似的是喜歡用很強烈及鮮明的對比,當時的作品Beethoven喜歡使用c小調,Beethoven而言是一個很特殊的調性代表著悲劇英雄位人民而受苦的特質,1799年所寫的作品第13號鋼琴奏鳴曲,還有一個有趣的副標題 Pathétique”(悲愴)

整個奏鳴曲是第一時期一個重要的代表作品,終其一生Beethovenc小調就有了特別的關係,一遇到c小調我們就可看到Beethoven放下更多個人的強烈的激情的

整個樂曲分為典型的三個樂章,第一月張有一個慢板的導奏,這在鋼琴獨奏的奏鳴曲裡並不多見,而且此慢板導奏在之後樂曲進行中還會再回來兩次,有種戲劇化主題再現的觀念;樂曲中間樂章為降A大調;到了最後一個樂章世代有暴風雨強量的氣氛的輪旋曲式,跟第一樂章有著類似的氣氛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