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第15講作業
by 賴美君 2012-04-01 23:14:21, 回應(0), 人氣(1726)

15作業                          87111317  賴美君

 

   接下來在1912Schoenberg 寫了一首在戰前最重要的作品Pierrot  lunaire

Pierrot是傳統歐洲鬧劇之中的男性丑角,通常穿著白色的袍子這樣的丑角人物,至於lunaire月圓病小丑發月圓病,通常小丑都有一些情感上的問題,他的老婆通常都會有不忠的情形,在舞台上Pierrot都得裝瘋賣傻,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常常會面臨到他的老婆不忠,乃至於他自己看到月亮要發瘋這樣的現象。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翻成月迷小丑日或者月迷Pierrot, 任何其他的翻譯都不適合的。

   而這首曲子Schoenberg再次利用21首根據比利時Albert Girauds 象徵主義的詩,來寫一連串的連篇歌曲集。不一樣的是他利用管弦樂,整個樂曲是為了八種不同的樂器和女生所寫的樂曲,八種不同的樂器只須五個演奏者來演奏。他最多的時候是一個五重奏這樣的一個情形,那麼21首詩每一首詩都是一個13行的詩,有一個很固定的結構。Schoenberg利用這樣的結構把他的歌曲音樂套用在這個結構之中,既然有內涵的結構所以也蘊含著各種不同的反覆的現象。與之前的無調音樂不同的地方,在這首曲子之中,我們看到Schoenberg利用各種不同傳統的形式手法,好比 甚至卡農這樣的形式應用在各個不同的歌曲之中,把傳統形式帶到他的樂曲之中。

   在獨唱者來講,Schoenberg用一種我們也許熟悉的手法有點相說唱的方式,其實在京戲裡面像這樣說唱的方式,也就是我們在講話時把音高帶出來,這類型的說唱方式把音高帶出來,這種方式對西洋人來講是比較特殊的表達方式。西洋人的語言方式並沒有音高的問題,所以Schoenberg特別使用這樣的手法sprechstimme 中文翻成說唱方式,表達的時候在音符上面用個xx,平時我們豆芽菜那個頭的地方,它是一個xx方式,表示演唱的方式是個大約的表達方式。每一首曲子它的樂器組合都不一樣,他只需要五個器樂的演奏者,但演奏不同的八個器樂。怎樣的情形可以這樣子,我們知道長笛短笛,會吹長笛的人也一定會吹短笛,只是不同的音高而已。豎笛就會吹低音豎笛,而小提琴就可以直接改拉中提琴,只要這三個樂器可以演奏兩個樂器,以及大提琴加上鋼琴這樣的一個組合,五個人這樣躍躍欲試,每一首曲子根據它的樂曲的不同有不同配器方式,當整個樂曲是一個無調性的音樂,再一次Schoenberg如何在這樣的無調音樂製造它前後的一致性,以及整個樂曲或是某種歌曲的一致性發展變奏的原則。所以基本上每一個樂曲是根據很核心的元素,而這個核心的元素不論是把它變成旋律或這和弦,都是根據這樣的基本元素。開始的樂念成為之後發展變奏的素材。這些歌曲使用過去我們很熟悉的形式也好,樂種也好使用這樣的技巧。再來我們來欣賞Pierrot  lunaire裡面的重要歌曲,第一首叫Nacht也就是夜的意思,歌曲的內容中Pierrot故事中的男主角,他看到這個夜好像是一個很巨大的黑色的飛蛾,把整個世界把整個天空都遮蓋了這樣的情形。基本的動機是以一個上行的小三度加上一的下行的大三度,讓你感覺到音型很像一個飛蛾的翅膀振動的情形,Schoenberg把這樣的樂曲稱為一個passacaglia,也就是一個固定不斷反覆基底的變奏曲,在這裡就是我們所說的飛蛾動機一個上行下行,上行小三度下行大三度,這樣三個音的音型,不斷被反覆這樣的狀況。這整個樂曲製造出來基本動機之後他如何繼續來發展…我們來看這首Pierrot  lunaire裡面的Nacht 夜。

   以上就是Pierrot  lunaire裡面的第八首,我們看到這樣影片的版本,等於說是把當時詩詞的情境把它移到20世紀末期的紐約大都會這樣的場景。很有趣的是經過一百年這樣的詮釋仍然是十分的鮮活,當然這是現代的版本。接下來我們看Pierrot  lunaire的第十三首,這第十三首是Pierrot 想像自己要月光所斬首,月光又大又圓就像土耳其人的圓月彎刀一樣,所以一開始的器樂前奏,幾乎是以全音音階的效果,我們看到好像是描述好像彎刀要斬下來的,月光像土耳其人的圓月彎刀斬下,斬下時Pierrot很慌張得躲避月光的效果。一開始的音樂動機就在整個樂曲之中做發展變奏,特別到17小節,我們看到Pierrot因為恐懼顫慄的膝蓋這樣的效果,一些真和弦製造的效果。整個樂曲相當的短暫,到樂曲結束我們還看到一個純器樂的尾聲,有點像整個樂曲的第七首的這樣效果。我們一起來看到Christine Schafer 所詮釋的Pierrot  lunaire13首斬首。

    Pierrot  lunaire大致上給Schoenberg一個相當的國際的名聲,甚至連維也納人也誤會Schoenberg,所以Schoenberg1913年得把他在1900年所做的就是我們課前所聽的古兒之歌在維也納首演。事實上其實是極受歡迎成功,但是這時候Schoenberg作曲風格已經完全改變了,只是他等於是前無調時期的作品,他對這樣的成功一點都不覺得快樂,他接下來的在維也納的首演受到貓叫、受到喧噪受到鬼臉、尖叫所打斷。有時候,在這過程之中少數的學生捍衛著、甚至激起了和其他的聽眾相互打架的現象。甚至有時候須叫警察來把喧噪的人給趕走,在這樣的情形下,也不可能再聽到任何音樂的內容了。當然與聽眾之間的隔閡是相互的,Schoenberg越來越不願意公開他的新作,甚至成立一個私密的音樂組織。要求演奏這些新作的時候,聽眾不可以鼓掌不可以談論,出去之後也不要自作聰明討論這些作品是什麼是什麼,這樣個很有趣的組織。

     接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們看到Schoenberg開始發展一個有系統的寫作無調音樂的方式。他把它稱為Twelve –tone  method 指得是一個八度有12個半音,既然在無調音樂中這12個半音的地位是完全相同的,當我們要製作一個新的樂曲的時候,我們要嘗試製造一些規則,這些規則在調性音樂規則之下,是所謂的大音階小音階,要是離開調性音樂以後,無調音樂仍然是需要他們一些基本調式或者是音階模式,而這些音階模式的創作,就是在一個樂曲創作之前先要做的決定。這點等於是二次創作的一種觀念。在西洋的傳統音樂之中或其他任何形式的音樂之中,所謂的調式是不用作曲家來創作的,大調音階是自古就有的,當然它也是符合物理的基本原則,但是12音列所謂的無調音樂,是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全新的音樂創作空間。所以作曲家在創作之始,還要考慮他要怎樣用一個調式,而這調式是完整全新的、自創的調式,所以在一開始要先決定音列,而這音列要確保它是無調音列,必須把12個半音公平的使用。所以如羅列的鋼琴組曲所決定的使用的音列,當這個音列所可以根據不同的方式來變形、轉調移位;如mi這一條開始的音列如果把它轉高6個半音以降b開始,而它也可逆行倒過來算等等,或者還有轉位這些手法,都是傳統音樂中有的方式,但今天我們是使用在新創的調式,根據這樣的調式讓寫作又再有無限的可能。它幾乎等於有一個大調的調式,也是二次創作的觀念,在Schoenberg12音列中來展現,Schoenberg甚至揚言終於發展出一套系統可以使得日耳曼音樂再繼續主導100年的創舉。這樣的說法當然有其正確與不正確的地方,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現實是12音列的音樂仍然是屬於極為小眾,並沒有因為時間的延續而變成大家都了解的方式,但它絕對是包含無限的可能,無限作曲的可能,可供作曲家創作新鮮的作品,這點是無庸置疑的。接下來就不再讓同學聽這些理論的東西,直接來聽 Schoenberg12音列方式所寫作的鋼琴組曲à前奏曲。

  做為一個所謂的鋼琴組曲同學可以想像  Schoenberg其實是用嘗試著運用傳統的形式,當然這樣的組曲也包含了一些所謂的 布洛克時期的一些組曲應有的樂章,好比說小步舞曲等等,在形式上他認為其實當您有了一個全新的音樂源的時候你仍然可以用傳統的技巧來創作,接下來我們來聽同樣是這首鋼琴組曲中的間奏曲的樂段,由加拿大有名的鋼琴家哥林固的所演奏的版本現場演奏的錄影。

  最後我們要特別講到在Schoenberg晚年的時候事實上他的音樂也不排斥使用調性音樂,晚期的一些作品開始又繼續擁抱調性音樂的情形,甚至他重新編製18世紀的一些殘稿、遺稿,好比說 大提琴協奏曲,原本只剩下一些殘稿,經過他重新組裝起來,變成了由 加上Schoenberg的大提琴協奏曲,我們也可以從paly list 中來聽到 Schoenberg所改寫的18世紀的作品。

最後我們要談到做為一個現代主義者Schoenberg他對於面對傳統與現代的選舉其實型塑了20世紀音樂一個很重要的趨向,他的音樂從創作起就毫無疑問的成為現代音樂傳統的中心,但是如我們所想到的極不被大多數的聽眾接受,在他的音樂之下我們也到達了專家、愛好者和聽眾之間最大的鴻溝,專家極為珍視的價值的作品往往多是一般聽眾無法理解的,而Schoenberg跟他兩位重要的學生Berg Webern都是維也納人,所以我們把現代音樂以Schoenberg為首的樂派稱為第二維也納樂派,我們知道第一維也納樂派是指由海頓莫札特貝多芬所代表的傳統樂派,所以由SchoenbergBerg Webern則成為第二維也納樂派,接下來幾節我們要繼續介紹Schoenberg的學生Berg Webern的作品。

第一位我們要談到1885年所出生的Alban Berg 他在1904年開始跟Schoenberg來學習,終其一生都奉Schoenberg為他最重要的導師,等於說當Schoenberg使用無調音樂的時候他採用無調音樂,當Schoenberg採用12音列法時他也採用,但是和Schoenberg不一樣的地方是Alban Berg事實上得到很成功生涯與成功,主要的是他把傳統的像Mahler Strauss的音域語法帶到他的音樂之中,所以在無調音樂之下他不會排斥加入一些傳統的音樂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