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節林國10號公園
第二節五甲公園、六龜新開紀念公困
第三節永久纜木銀行、城市花田
http://pwbgis.kcg.gov.tw/construction/construction.aspx?id=4088
高雄市政府工務建設導覽 |
|||||||||
|
|||||||||
塑造開闊、自然且優美的公共活動空間,對於都市環境品質與居民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維繫著居民之人際關係與鄰里、社區意識,更進而有美化都市景觀,保持區內生態平衡及教育民眾等功能。 公園是都市的人為環境中尚能保有自然特質的場所。公園綠地可以提供不同面向的重要功能,為都市發展設施中具極關鍵性的設施之一,其中生態、藝術、文化、歷史等教育意義之重要性不容置疑。能夠使其發揮應有的功能,營運良好環境教育的場所,為今日都會區居民理想的生活環境概念。 為了增加林園區的綠地空間,市府向中油爭取地方回饋金9,480萬,並自籌3,500萬元,於沿海路二段與林園南路口興建林園區10號公園,面積約1.2公頃,地處林園區核心地帶,交通便捷。 縣市合併前,林園區都市計畫內公園開闢率不到7%,如今在市府努力下,公園開闢率已達到30%,市府克服種種困難完成公10的興建。 縣市合併後高雄市政府積極改造現有休憩公設,期望提昇市民生活環境品質;對於林園區的發展,市府團隊相繼投入經費,辦理各項設施之改善,尤其本次林園公10公園的開闢,除養工處辦理公園開闢外,尚有新工處辦理鄰近道路拓寬或開闢工程,養工處更是積極辦理林園地區多處公園闢建工程(如公12、公兒15-5及公11等),期能打造亮眼之林園地區。 林園區10號公園已於102年7月24日舉辦啟用典禮,不但為林園添了一處綠草如茵的休憩空間,更提供民眾良好的藝文展示與運動場所。 本次興建的文化場所提供展示廳及集會廳兩部分,展示廳可運用面積達257坪,集會廳則可提供408個觀眾席,形成林園地區文化活動推展的重要資產設施。而體育館的興建則提供約190坪的室內運動場地,可作為羽球、排球、桌球、籃球等各項球類運動場地,配合國家打造全民運動島政策,推廣在地的體育活動,強健國民運動體能,提升國民健康增強國力;此外,更運用兼具水保功能的生態工法,進而營造自然風、生態感的綠意空間,打造屬於當地地標性的形象,帶來地方的新氣象與新魅力。 |
|||||||||
更多圖片(目前相關圖片共有5 張) |
|||||||||
http://pwbgis.kcg.gov.tw/wujia/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30420/34964237/
高雄南區的農16(五甲公園75期重劃區有捷運、輕軌、大公園)<<附圖
· 私訊
· 連結
高雄市六龜區是南台灣地區頗富盛名的風景區,荖農溪縱谷沿岸及寶來地區山峰層疊,景色美不勝收。98年莫拉克颱風夾帶大量的雨勢來襲,對六龜新開部落造成嚴重的災害,為了緬懷在莫拉克風災失去生命的親人,在中央與地方攜手努力下催生了「新開部落罹難者紀念公園」。
新開部落罹難者紀念公園占地面積約一公頃,由舊新發國小新開分校原址興建而成,開闢工程於100年1月開工、100年7月竣工,並於8月7日舉行啟用典禮。紀念公園是一座兼具了追思、生態、防災功能的複合型公園,內部設有追思廣場、教育廊道,其設計理念,主要是以在地人文特色與生態保育意涵,希望藉由莫拉克風災經驗中記取教訓,讓悲劇不會再重演。
紀念公園在規劃設計之初舉辦了多次的社區說明會,在地的居民一致表示希望此紀念公園能夠傳承罹難親友生前的積極樂觀態度,以「紀念於無形」為設計主軸,故園內並無一般常見的碑文或雕像,取而代之的是由藝術家創作的藝術鋼雕──「蛻變中的蝴蝶」,意味著新開部落居民在歷經天災之後將以更積極的人生觀面對明天期能破繭新生;此外還有可讓遊客沈澱心靈的追思木作廊道、瞭解在地文史的解說教育草坡、災時可供直昇機停降的彩色瀝青廣場與數十種色彩繽紛的鄉土植物,多項元素交織與壯闊山河渾然交融。
紀念公園的『蛻變.新開』紀念碑由藝術家許亦成設置,全高5公尺,是一件以「蛻變中的蝴蝶」為意象的鋼雕作品,以蝴蝶破繭新生來象徵強韌的生命力,蝴蝶兩旁美麗的翅膀特別以不退色的窯燒玻璃來作裝飾,蛹中特別安置了新開部落原來的部份建物和兩尊佛像,希望重建破損的家園,也鼓舞災區民眾的心靈,無懼艱難重新站起來。
「新開部落罹難者紀念公園」的興建具有文化傳承及教育意義,讓存活的親人擁有一個追思場所,在心靈上能獲得慰藉及舒緩,將懷念親友的心聲傳遞出去,並讓後人記取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期望莫拉克風災的悲劇不再發生。
- 本網頁圖片由文化局提供 -
更多圖片(目前相關圖片共有10 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