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MS知識社群ePortfolioeeClass學習平台空大首頁登入
位置: 李語珍 > share
環境保護概論
by 李語珍 2015-07-07 10:13:19, 回應(0), 人氣(2625)


全球面臨共同性自然保育問題有哪些?自然保育之原則有哪些?請說明。


環境保護以往注意污染防治的工作,現在則注重避免污染的發生。世界上的工業先進國家已深深體會到自然資源的破壞,有的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恢復,有的甚至於永遠無法恢復,除了一般的污染問題外,更進一步注重全球自然資源的保護及生態平衡等威脅人類生存的全球性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已不是某一地區的問題,而應該是全人類的活動。當某地區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時,其最後的影響可能是整個地球,環境的問題已是跨國界,全球的問題,目前全球所關切的環境保護問題有:


一、臭氧層的破壞 


由於南極圈臭氧層日漸稀薄,已引起科學家的憂心,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屆時紫外線輻射將大量增加,導致人類死於皮膚癌的病患急速增加,控制氟氯碳化合物的使用,已是全球的問題。


二、 溫室效應


能源消耗快速成長,致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遽增,而熱帶雨林的減少,更無法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地球不斷的加溫,將引起南北極的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


三、酸雨 


由於製造工業與交通運輸所排放之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將造成土壤酸化、植物病害。此項問題已不單是一個地區的問題,如美國工廠排放廢氣導致酸雨,飄降到加拿大,影響加拿大自然生態及環保的問題。


四、全球森林的減少


基於經濟誘因及開發建設,全球森林以驚人的速度逐漸減少,尤其是南美洲與東南亞的熱帶雨林的濫伐,此舉不僅造成生態平衡的問題,導致全球性氣候的改變,並加深了溫室效應。


五、海洋污染 


為減輕內陸的污染問題,因此把一些廢物排放於海洋,由於一些國家未嚴格管制,更威脅海洋生態的平衡。


六、土壤沙漠化 


由於土地過度或不當的使用,導致土壤養分及地表植物流失,最後乾涸而成沙漠,全球的土地正逐漸沙漠化,而形成另一種生態危機。


七、開發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問題


由於經濟落後、技術不足,加以工業先進國家把污染性的工業外移,使開發中國家環保工作推展,成效不彰,成為全球性環保的死角。


  這些全球性的環保問題,使全球的野生生物日漸減少,生態失調問題日趨嚴重,並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生存與健康,為了挽救全球環境,國際上先後訂定華盛頓公約及蒙特婁公約,期望全球一致保護環境,共同珍惜唯一的地球。


自然保育之原則有哪些?


台灣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山巒綿亙,溪谷縱橫,垂直高差大,58%以上面積為森林所覆蓋,生態環境多變化,因而孕育出豐富之動植物資源,不僅物種多且具高比例的特有種,其珍貴稀有程度舉世聞名,在學術研究或資源保育上均深具重要性,更為台灣發展永續生態奠定雄厚的基礎,值得我們珍惜及保護。


台灣自然保育業務概況 :


  前應行政院農委會組織條例修正,原由該會林業處掌理的全國森林資源經營與生態保育業務,93年度起全面納入林務局執掌範疇。林務局保育工作領域從國內跨越到國際、從高山延伸到海洋,法規職掌更由森林法,延伸至野生動物保育法,拓展至文化資產保存法,對以往只熟悉國有林區域範圍的林務局保育工作同仁而言,是全新的挑戰,更是重大的責任。


  在順應國際環境保護之共同趨勢、兼顧自然資源永續與公眾公益,基於整體性及全面向生態保育思維考量,三大保育政策目標 及工作:


一、確實執行自然保育相關法規,落實物種保存,維護本土生物多樣性。


二、加強對各類保護區域之管理經營,維持本土各類生態系統之平衡,確保自然資源永續。


三、健全自然資源合理之管理制度,並推動以社區為主之各項生態永續利用模式。


隨著環境保育觀念的提升,提供一個豐富、多樣生物物種、科學研究價值及具生態教育功能的場所,是政府單位應當主動並積極推動的目標。為落實其目標及擴展生態教育全方位效果,加強生態教育宣導工作,保育專業人員之培訓及國家森林志工之招募,是當前積極辦理之工作業務之一。


 


就你所知環境中空氣污染物有哪些?對健康有何危害?若PSI值達150時對人體健康影響為何?


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包含很多,它們的型態可能是固體狀的粒子,也可能是被滴或是氣體,或是這些型態的混合存在。


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及相關規定所定義,空氣污染物可分為四大項目,分別為氣狀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氯氣、氣化氫、氟化物、氯化烴等)、粒狀污染物(包括懸浮微粒、金局煤煙、黑煙、酸霧、落塵等)、二次污染物 (指污染物在空氣中再經光化學反應而產生之污染,包括光化學霧、光化學性高氧化物等)及惡臭物質(包括氯氣、硫化氫、硫化甲基、硫醇類、甲基胺類) 等。比較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 碳氫化合物等,大多是由人為因素而產生。在我國法令中對於人為因素(如煙囪排放、交通工具排放等)而產生之空氣污染物,大多訂有「排放標準」來規範它們的排放。


各種空氣污染物皆有各別的環境品質標準,且影響人體健康的濃度基準亦皆不同,即使知道當時各種空氣汙染物的濃度,我們亦無法知悉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何?因此,有必要將各汙染物的濃度依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轉換成簡單的指標,這就是一般所謂的空氣污染指標(Pollutant Standard Indes,簡稱PSI),如此一來我們只要知道PSI值,就可對空氣品質狀況瞭如指掌。依據美國環保署及環境品質評議會的定義,將懸浮微粒(24小時平均)、二氧化硫(24小時平均)、二氧化氮(1小時平均)、一氧化碳(8小時平均)及臭氧(1小時平均)等空氣污染物的濃度,分別換算為0500之間的指標值,再選取其中最大值作為該測站當日之空氣污染指標值。指標值在100以下者,表示該測站當日空氣品質符合美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24小時或更短之平均值)對健康沒有不良影響;PSI值介於100200之間,表示當日空氣品質對人體有不良之影響,民眾宜加注意;指標值大於200時,表示空氣品質已出現「紅燈」訊號,宜避免外出,尤其是老年人及患有心臟或肺部疾病者。環保單位並應適時採取緊急應變措施以減輕空氣污染,保障民眾健康。


請說明全球性環境問題中酸雨之成因及影響?及保護臭氧層之方式?


酸雨之成因:


  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來源大致可分為兩類: 其一為自然物質,其二為人為物質。前者如:火山爆發噴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懸浮固體物,自然水域表面釋放之硫化氫,動植物分解產生有機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釋放之硫化氫、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都會使雨水之pH值降至5.0左右;後者則為工業化後,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燒過程中產生CO HCSO2NOXNOX及懸浮固體物,排放至大氣環境中,經光化學反應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使得雨水之pH值降低,形成酸雨。  


  雨水沖刷污染物之機構,包括雨除作用(Rainout)及雨沖作用 (Washout) ,前者為高空雲層內之現象,污染物在雨滴形成之初期即被吸收(如:凝核作用等),降雨時直接伴隨雨滴下降;後者為雨滴在降落過程中﹐將下層大氣中之污染物沖刷至地面之現象。


酸雨對人類的影響,我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會〝禿頭〞,但是否真正會導致禿頭,科學家們仍再努力研究,但大家還是少淋雨為妙。


  酸污染對人類最嚴重的副作用就是呼吸方面的問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射出物會引起呼吸方面的問題,例如哮喘、乾咳、頭痛、和眼睛、鼻子、喉嚨的過敏。對人類而言,酸雨的一個間接影響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有毒金屬被水果,菜蔬和動物的組織吸收。雖然這些有毒金屬不直接影響這些動物,但是吃下這些動物卻對人類的產生嚴重影響。例如,累積在動物器官和組織中的汞與腦損傷和神經混亂有關聯的。同樣地,在動物器官中的另一種金屬,鋁,與腎臟的問題有關,近來也被懷疑與老年癡呆症的疾病有關。


建築物和雕像 :


        酸性粒子也會沈積在建築物和雕像上,造成侵蝕。例如,建在渥太華的美國國會大廈一直被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硫瓦解。石灰岩和大理石跟酸接觸後會轉變為一種粉碎物質,稱為石膏。此外,橋樑以更快的速度被腐蝕,鐵路工業和飛機工業同樣的必須花費更多的錢來修補由酸雨造成的損害。酸雨不僅造成了經濟負擔上的問題,而且也對一般大眾的安全產生危險。


  另外,酸雨也造成暴露在外的雕像受到侵蝕,這造成文化資產的破壞,令許多人擔憂。


農作物 :


        酸雨會影響農作物稻子的葉子,同時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礦物質大量流失,植物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將枯萎、死亡。但土壤中因酸雨釋出的金屬也可能為植物吸收造成影響,這問題極其複雜,譬如,酸雨中某些金屬( 如,鐵 )的釋出反而有助於植物的生長。因此,酸雨對植物、農作物、森林的確實影響仍不清楚。


樹木和土壤 :


  酸雨造成最嚴重的影響之一是在森林和土壤。硫酸隨著降雨落到地球而造成嚴重損害,土壤中的養分也會流失,因此樹木會因為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鈣和鎂的流失而枯死。並非所有的二氧化硫都會轉變成硫酸,事實上有一相當的量會漂浮在大氣中,當最後沈降到地表時,會阻礙葉子的氣孔進行光合作用。研究顯示當紅雲杉的幼苗被酸鹼值 2.5 4.5 的硫酸和硝酸的組合噴灑後,觀察得知這些幼苗會產生棕色損傷。最後,針葉會減少,同時也發現在酸性高度集中區域的針葉,生長速度較緩慢,因為在此區針葉凋零的速率大於再生的速率,光合作用也大受影響。


  此外,劇烈的霜也可能使這個情況進一步惡化,隨著二氧化硫、空氣中現存的氨和臭氧的增加,會減少樹的耐霜性。從硫化銨產生的氧化氨和二氧化硫,這些產物會在樹的表面上形成。當銨硫酸鹽到達這些土壤時, 它會起反應形成含硫和含氮的酸性物質,這樣的條件會刺激真菌和有害動物例如甲蟲的成長。


  林業在加拿大是一個一年價值一千萬元的工業,大約有百分之十的加拿大人仰賴樹木的收穫和加工處理維生。若森林處於危險時,這些職業也會跟著消失。


如何保護臭氧層?


   避免購買仍舊使用氟氯碳化合物的產品,例如:不買利用CFCs為發泡劑所製成的塑膠和紙的產品;不買以CFCs為動力的噴霧罐和其他含有CFCs非必需的 產品;考慮暫緩購買新的空氣調節器和冰箱,等到目前已在發展和試驗階段之新的化學物品和科技替代品上市。另外為保護個人健康,應避免過度在太陽底下曝曬, 以及使用防曬油保護皮膚,避免受紫外線照射。


如何尋求氟氯碳化合物及海龍之替代品?


    目前科學界及工業界趨向由「發展可替代之化學品」、「製造新產品」及「改善技術」三方面尋求CFCs及氟溴烷(Halon)之替代品。


1. 發展可替代之化學品:大多數人主張以CFC-123代替CFC-11及以CFC-134a代替CFC-12、作為冷凍劑、發泡劑及液化氣體推進劑,因為 CFC-123CFC-134a對臭氧破壞力較小,但是發展成一個既經濟且商業化的製造程序仍有些技術性的問題待解決。


2.製造新產品:例如丙烷,目前常被遊樂場所用來當作冷凍劑,許多液化氣體產品則被碳氫化合物所取代。


3.改善技術:儘可能重新設計生產步驟和工作流程以便將CFCs再循環利用及減少其釋放到大氣層,例如大部份的除臭劑都已以固體棒取代噴霧式,電子製造工業的水溶液清潔技術正取代以CFC為主的清潔技術。


回收CFCs冷媒:


        回收再利用有二種方法,一種是用冷媒回收機將冷媒回收後送交冷媒純化公司或自行再精製,另一種是用冷媒回用機將冷媒回收純化成為回用冷 媒。除了積極保護臭氧層外,由於CFCs也屬於溫室氣體的一種(例如CFC-11之溫暖化潛勢GWP值為5000CFC-12GWP值為8500), 將其回收再利用不但可降低其使用量的增加,進而減少其排放到大氣中的量,對於溫室效應氣體減量,也具有極大的助益。


1.回收的定義是只將冷媒從設備或系統抽出來,未進行任何其他動作。


2.回用的定義是使用冷媒回用機將冷媒抽出後簡單純化(即回用機本身即具備回收及簡單純化的功能)。回用冷媒因只經簡單純化,純度沒有原生冷媒(沒有用過的冷媒)那麼好,最好限制用回原來的設備,但在執行上有困難,所以只要用在同型的設備應都可接受。


3.再精製的定義是使用較高級的程序將回收冷媒純化,所以純度會比回用機純化的冷媒高。通常再精製的設備比較貴,所以一般有回收冷媒的公司都是將回收冷媒送到有再精製設備的地方。而再精製冷媒因純度高,和原生冷媒差不多,所以可用在任何設備。


請說明全球暖化所造成之影響有哪些?及有何因應方式


全球暖化問題造成的影響


如果全世界大多數的 科學家是正確的,人類只有十年的時間避免一場大災難,足以讓地球的氣候系統一片大亂,造成嚴重的氣候遽變,包括極端的氣候變化、水災、旱災、流行性傳染病 大量散播以及致命熱浪,災情之嚴重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而且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全球暖化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化與變遷,都與全球暖化息息相關,目前大氣科學家們只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但是對於水蒸氣同樣也會造成全球暖化,卻所知甚少。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維持一定的,大約是二百八十PPM(一PPM為一百萬分之一),如此地球才能維持恆溫狀態。要維持二氧化碳濃度的穩定,就是靠著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的生態鏈。


1.由於大氣溫度升高導致熱帶傳染病向高緯擴散目前已有熱帶傳染病擴散的跡象。


2.由於大氣溫度升高,導致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擴大的危險。


3.雖然由於溫度升高,有部分動植物會加快繁殖,但整個生物多樣化會


受到威脅,許多物種會加速滅絕的步伐。


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是由於人們過度使用化石燃料,例如煤和石油,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總含量比對工業革命前高出30%。罪魁禍首之一是發電廠不停地以燃煤發電,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更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成份。


 


 


2005年全球暖化影響


1.二氧化碳含量比過去65萬年都來得高


2.氣溫最高的10年都是在1990年之後發生


3.2005年夏天,數百個美國城市都締造史上最高溫的記錄


4.過去50年,全球平均氣溫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持續上升


5.2003年,熱浪在歐洲造成3萬人喪生,並在印度造成1,500人喪命


6.1978至今,北極冰圈以每109%的速度縮小


7.海鷗於2000年首度現蹤北極圈


8.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雪,可能在2020年完全融化


9.海洋的溫度急速上升,形成更多威力更強大的熱帶暴風和颶風


10.降雨模式的改變使得水災和旱災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11.昇高的氣溫則也成全球傳染性疾病的爆發


12.氣溫的改變也讓地球許多野生動物面臨絕種的危機,包括北極熊


「全球暖化已過了臨界點,但尚未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我們仍可及時力挽狂瀾,但是要立即採取行動,趕緊回頭」(美國太空總署首席氣候學家詹姆士韓森博士呼籲),因此,近年來採取行動與遏止極地冰層融化確實是拯救地球首要之急,北極冰層可以反射80 %的太陽輻射與穩定海洋溫度,但是這情況也可能消失不復返。


雖然「全球暖化」已經成為全世界所熟悉的名詞,但是他的急迫性、嚴重性和造成的後果卻尚未大家廣泛的瞭解。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2007 年即開始呼籲世人重視這個緊急情況,2008 年元月十五日巴黎,該小組的主席與諾貝爾和平獎帕卓理博士


Dr. Rajendra Pachauri)在一個記著會上宣布這個問題的急迫程度與減緩方法,他表示不吃肉、騎單車與節約購物,就能幫助遏阻全球暖化。


由於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完全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因此人類社會的每個人與政府都有責任立即採取措施,例如:制定節能減碳之經濟對策與法規、全國宣導抗暖化措施與改變飲食習慣。


聽說有一個最快速阻止暖化 80%之最快方法是使用無動物成分的產品。這點可以由(IPCC)該小組的主席與諾貝爾和平獎帕卓理博士(Dr. Rajendra Pachauri)之減緩暖化消息印證。


英國暖化消息:「吃素一週,可減少全英國一半戶口溫室氣體量,吃素六天,省下排碳量多於路上2900 萬輛車。吃素五天,省下排碳量多於全英用戶總電量。吃素四天,省下全英汽機車排碳量七成」。由此數據顯示我們的飲食習慣的確需要重新評估與改


變,因為吃素(吃不含肉類之蔬食產品)就可以達成環保與抗暖化之具體效果。


即使是個人的少吃肉,也深具力行環保意義。例如:養活一個飲食不含動物成分的素食者,僅需六分之一英畝的農地;相較之下,一個葷食者則需要三英畝以上。就溫室氣體而言,一個人只要少吃20%的肉類,所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等於將駕駛Camry全球抗暖化與如何保育汽車換成Prius 混合動力車所減少的量;而個人一整年都力行實踐不含動物成分的素食飲食,則可減少一噸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我們也不難接受另一項環保排碳事實:以美國地區為例,每一個肉食者每年比素食者多產生1.5 噸的二氧化碳。


所有人類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我們的生活方式會影響我國及遠方國家人民的福祉,反之亦然。無肉飲食人人可行,是幫助遏止糧食危機和全球暖化的最有效及快速方法,例如:印度有無肉日,這也是一個可以納入全國性節能減碳的全民宣導措施之一。


(三)抗暖化保育七大措施


使用再生及永續能源、減少溫室氣體、及環保素食的生活方式,確實是遏止地球暖


化、拯救這個美麗星球的最有效且又能立竿見影的方法,這一點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下列七項保育措施:


1)省水節能與減碳。


2)選車用車更環保。


3)食用無動物產品。


4)永續能源及再生。


5SOS 暖化訊息及接收。


6)疼惜動物有愛心。


7)素食環保救地球。


請您查出所居住地方之環保單位所提供之空氣品質資料說明該空氣品質情形為何?


高雄市人口數由民國90年之273萬,增加至民國99277萬,人口數呈現上升之趨勢,與民國90年相比,99年約增加0.075%。至民國99年止,各鄉鎮區中以三民區人口數最多,佔全市人口數之12.76%;其次為鳳山區佔全市人口數之12.29%,於民國90年至99年均呈現正成長,成長比例為5.72%。。 各鄉鎮中人口增加比例最高為仁武區,自民國90年至99年增加超過32.31%,其次為鼓山區之22.37%;人口減少比例以甲仙區最多,達19.73%,其次為田寮區之15.45%。車輛數:


高雄市各類車輛自民國90年至99年車輛數統計如下表,全市車輛數自民國90年之245萬輛,持續成長至99年之305萬輛,增加比率約為24.28%。 各類車輛中,機器腳踏車數量佔所有車輛數最多,佔全市車輛比例為74.03%,歷年車輛數均呈現上升趨勢,其次為小客車之佔25.06%,除97~98年外亦逐年成長。而車輛數增加比例最高者為機器腳踏車,自民國90年至民國99年增加達27.04%,而大客貨車成長趨勢最低,僅1.48%。三、工廠家數高雄市工商業發達,為促進廠商設廠,設置有工業策進會,專責輔導設廠,自提高良好之投資環境以來,工業成長率逐年直線上升,使經濟結構上以工商業為重心,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至98年度之資料顯示,高雄市營運中之工廠登記數為6,499家,截至98年底止,高雄市登記工廠數共5,065家,自94年後多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四、高雄市空氣品質分析截至100626日止,高雄市共八個測站之PSI>100站日數總和為52站日,懸浮微粒不良共31站日、臭氧不良共21站日,空品不良率約3.67%,與99年相較呈改善趨勢,其中大寮測站與楠梓測站之PSI>100站日數最多,分別為12站日與13站日。